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就診羣體

在我從事兒科臨牀工作的這近四十年時間裏,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那就是關於看病的羣體問題,在不同的時期,發生了一些有意思的變化。

像我們這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一般家裏都有好幾個孩子,最少的也有兩個,多的就有七八個。

在我們家裏,我有三個姐姐和兩個妹妹,一共六個孩子,遺憾的是,那時由於家裏貧困,父母將三姐送人了。在我上大學後,才與有着同樣血緣關係的三姐聯繫上,並有了往來。

對於我們這個年代的人,我學校畢業上班後,來找我看病的,都是我們這一代人自己的孩子。

但是,由於那時搞“計劃生育”,我的大多數同齡人,都是一個孩子,兩個孩子的人,不會超過四分之一。

因爲是“一胎政策”,同齡人中的同學、朋友、親戚、熟人等,帶着看病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等到這些孩子長大,很少生病後,我們就很少見面,甚至十多年都沒有見個面。

有時,同齡人還會介紹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孩子,來找我這個熟人看病。

只要是我認識的上述的同齡人,基本上也認識或知道他們的兄弟姐妹,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

等到我們的同齡人的孩子長大成人,結婚生子時,計劃生育政策仍然在實施,有一部分同齡人的孩子,因爲年齡大的原因,在開始放開生育二孩政策時,已經錯失了最佳的生育年齡了。

可是,仍然有一部分的孩子,在三十五歲以後,甚至四十多歲時,還是要冒着生命危險,緊緊抓住“二孩政策”的尾巴,生下了第二個孩子。

這第一個孩子和第二個孩子之間相差十多歲,甚至超過了二十歲,根本就不像是兄弟姐妹,更像是兩代人。

同齡人的孩子小的時候生病,是找我看的,現在他們的孫輩們仍然是來找我看病。

只是,同齡人中的孩子,很少一些人已經四十多歲了,會帶着生育的第二個孩子來找我,我有時候會誤認爲是這些孩子的孩子,甚至鬧出笑話。

也就是說,同齡人的孫輩們中,還有年齡相差超過一個甲子的,如果是在解放前,那應該是重孫輩的人了,這是又一個有趣的現象。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現在三十歲上下的人,幾乎都是兩個孩子,有時看病時,是兩個孩子一起掛號,一起吃藥,甚至一起門診輸液治療。

有些農村的孩子,在二十五歲左右,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母了,來帶孩子看病時,生病孩子的爺爺奶奶纔剛剛五十歲多一點。

這些人正是趕上了國家的好政策,真正享受到了國家“二孩政策”的紅利,是馬寅初老先生人口政策的受益者。

儘管現在國家鼓勵生育“三胎”,有些地方對生育三胎的父母,給予一些政策優惠,比如,給予父母生育假期,給予住房補助,給予孩子上學優待,等等。

但是,我目前還沒有給生育三胎的孩子看過病,這是又一個有趣的現象。估計,我這一生不會遇到這樣的小病人了吧!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政策變化,就會有不同的現象產生,這在人口問題上也是同樣的表現,只是這屬於人爲因素,而非自然現象,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每個人來深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