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7:從衆問題

人類相對於其他動物來說,其實更容易模仿別人。不過,這並不奇怪,因爲從生理上來說,人類有一種高度專門化的腦細胞,叫鏡像神經元。

我們從嬰兒時期,就會模仿別人,甚至他們在觀察時,也會更多的注意到與自己表情相同的人。

而成年後,我們在與別人溝通時,也會不自覺的模仿對方的非語言行爲和舉止,這也被稱之爲變色龍效應。

其實鏡像系統的存在,是爲了促進我們的社會學習能力。我們是通過觀察來學習的。但是人類還是有一些不一樣的,科學家做了個實驗,讓一些蹣跚學步的孩子,把球放入特定的一個洞裏,就會獲得一顆巧克力,而然後叫來了另一些孩子,他們投入不同的洞裏會得到巧克力。結果其中一些孩子,就會學習對方的規則,把球投入不能讓自己得到巧克力的洞。但同樣的實驗在黑猩猩身上進行試驗時,它們卻不會有這樣的行爲。

爲什麼會這樣呢?

除了來自社會羣體的壓力感之外,我們的從衆會有兩個動機:歸屬和信息獲取。我們通過和別人的相似性和思想上的親近,來確保自己,在羣體中的地位;或者是因爲別人是有價值的信息來源,或者與別人相差太大,會令我們感到不適。

導致這兩個原因的來源也不一樣,歸屬是基於規範,我們會選擇“隨大流”,不顧實際上,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只是選擇了妥協;而信息獲取,則是基於豐富的信息,我們相信了大多數人的意見,覺得自己最開始的想法,是因爲其他原因出現了錯誤。如果從正誤性來對比,可以說一種是被適應和歸屬的慾望驅使,另一種是被尋求正確的需要驅使。

但從衆也是分水平的,我們按照對人的影響程度從小到大,可以分爲三個水平,分別是:依從、認同和內化。

第一層是依從,這是最不持久,對個人影響最小的。依從,說白了就是,一個人爲了得到好處,或者避免懲罰所做的行爲。一旦獎勵或懲罰消失,這種依從的行爲自然也不存在了。

第二層是認同。認同和依從一樣的地方,是這個行爲,也並不是自己覺得滿意,才採取的行爲,只是因爲這種行爲,可以使我們與其他人建立起滿意的關係,或者他們的觀點,對我們產生了價值。但認同與依從不同的是,我們確信自己所採納的觀點和價值,儘管這些意見和價值的信任度沒那麼強烈。認同不需要持續的獎勵或懲罰。

比如邁克爾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邀請了一些高中生參加在線聊天室,然後與他們討論,如果在同學聚會上,有人提供了大麻,大家會怎麼選擇。然後他們選擇了兩個在這裏最受歡迎和尊敬的學生,來先回答這個問題,然後再依次詢問其他人。

最後他們發現,如果這兩個學生選擇接受,其他人也是更多的傾向於接受,如果這兩個學生明確表示拒絕,其他人也會做出同樣的反應。這樣的影響不僅於此,當實驗者私下再詢問其他人對大麻的看法時,那兩名同學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

第三層是內化,這是基於價值和信念的,是最持久的從衆。我們渴望自己是正確的,所以將某種信念內化。一旦我們把某種信念內化,那它就成了自身價值體系的一部分,與它原來的來源沒了任何關係,所以非常難以改變。

比如,我們都覺得不用刀子傷害其他人,是正確的,所以這是一個合乎理智的行爲,而我們不拿刀子傷害別人的理由就是內化。

那麼,我們該怎麼控制自己的從衆呢?

想要明白怎麼控制,那我們就要知道是哪些因素影響我們從衆的心理。

首先是榜樣的聲望和受歡迎的程度。比如你再一個乾淨整潔的公園裏散步,此時地上扔着幾個礦泉水瓶子,如果一個衣着整潔、穿搭講究的人過去撿起瓶子扔進垃圾桶,那麼你效仿的可能性就會更大。因爲當我們不清楚在一些狀況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的時候,我們就會像可以提供可靠信息的人保持一致。

其次,是一致同意。如果一個羣體的絕大部分人都有相同的意見,那麼其他人從衆的概率將大大增加,無論這個羣體是7個人,還是700個人。

第三點是表態。如果你之前已經對某件事表達了自己的態度,那麼之後哪怕面對羣體的壓力,可能也不會表示順從。

第四點是擔責。比如我們熟悉的旁觀者效應,就是責任分攤。一旦你參加了一個解決問題的事件,而你的決策是會對時間產生影響的,那麼這份責任會讓你更有可能從衆。

第五點是自尊與安全。自尊能力較低的人,會比自尊能力較高的人,更容易屈服於羣體壓力。同樣的,如果自己在所在的羣體裏,安全感很低,那麼從衆的概率就會更高。

第六點是年齡,低年齡段的孩子,會更容易本能的順應同齡人的行爲,就像我們前面舉得孩子獲得巧克力的例子。

第七點是羣體性質,如果我們的參照羣體有以下三種特性,則會讓其他人更容易順從,第一個是被認爲是專家組成,第二個是其成員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第三個是其成員在年齡、職業、收入、種族等重要方面相似。

總而言之,如果一個人所在的羣體,格外受到他的重視或認同時,會更容易讓人受到暗示,或讓人感到不適。

我們想要減少從衆的現象產生,就可以從這些情況出發,反思自己或者分析現實情況,看看是不是得到的觀點真的正確,還是盲目的信任或爲了歸屬感妥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