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病,就是幫助一個人回覆平常。

“平常”,就是生命本來的樣子。中醫治病,就是幫助一個人回覆平常。

什麼病自己會好?什麼樣的病不會惡化?先把醫院裏中醫、西醫嚇人的診斷放一放,按這個思路來判斷:

1.神是定的,而且是舒緩的;

2.元氣不是太虛的,或者說下焦氣不是太虛的;

3.中氣、消化能力,飲食、排泄是相對正常的;

4.睡眠正常;

5.幾個通道:出汗、小便、大便、月經是正常的。

這樣的病人,不管西醫診斷是什麼問題,只要找到對的醫生,甚至,如果沒有即刻的生命危險,不一定找醫生,只要把工作停下來,或者減少,換個合適的地方生活,自己調整飲食、運動,精神穩定,很多疾病有機會不治而愈。

另一種病人,雖然只是一個感冒,病人自己也不當回事,卻說:“大夫,我感冒了,有點難受,您給開點藥,明天我還得飛澳大利亞。”雖然診斷只是感冒,可是如果他中下焦很虛,虛到不能穩定供應肺氣,說話已經氣短了,也不能穩定供應心氣,嘴脣已經發紫了。其實他三焦的能量不足很久了,渠道也不通暢了。如果病人自己意識不到自己真實的情況,醫生再沒有細心判斷氣機格局,只按感冒治,就可能出意外,變成醫療事故。

因爲不同感冒的施治方向是不同的。正常的感冒屬於上焦病,需要開。而這類虛性感冒,雖然有感冒症狀,但這個症狀只是標。本是虛的,應該闔。如果把需要闔的虛證感冒誤開了,大方向錯了就容易有危險。

所以要忘掉所有的病名,先如實觀察這個活生生的人,看他的氣機格局,不能被症狀和診斷牽着鼻子走,否則會被誤導。包括到藥店買藥,不要說“我感冒了,我要買點感冒藥”,任憑店員推薦,其實感冒藥也是要分清虛、實、寒、熱的。

不管是什麼病,先看下焦和中焦。爲什麼一直要講下焦、中焦,很少講上焦呢?因爲上焦氣的源頭來自中焦和下焦,與我們的生存環境的清氣交換。清氣,是自然的、天地的能量,跟社會經濟環境一樣,是共享的。沒有太多可以調控的餘地,除非換個環境,所以這部分我們先不多講。

爲什麼中醫非常重視脾胃、重視消化?因爲這是最重要的能量來源,相當於每天的現金流,也是容易調控的一個環節。下焦呢,不太好調控。對於現代人,損傷下焦最重要的因素是睡覺太晚、神氣過用、用意太過、用眼過度,手機、電腦不間斷使用……《黃帝內經》說,眼睛是神氣出入之所,也是五臟六腑的精氣上注之處。

當你深入思考一樣東西,想未來的一棟房子,或者用力想你特別喜歡或不喜歡的人,這時你就變成了一個發射塔,精、氣、神都發射出去了。

學中醫,要在生活中去體會。

比如我們看自己,看別人,看一幅畫,聽一首歌,能不能感覺到背後細微的東西是坦然平靜的,還是冰冷隔絕的?是表面熱烈,內在卻空虛不安的,還是表裏如一的?如果這些都能感受到,開方子時自然就知道,這個人看起來很鬱,但不能大開,因爲裏面很單薄;得開一點點就收回來。在選藥上,也要考慮氣味、性能都柔和一些的藥物。

這有點像在畫畫或創作音樂。我們要體會的是這個東西。“勢”與“機”,是要每個人自己去體會的。

中國傳統文化最講究的就是“中”。

在中醫眼中,“勢”代表已經或正在發生的一個很大的運行力量與方向。“機”是就某個病人而言,在此勢中,因時因地因人而有的一個合適的切入點,來幫助病人的氣機神機回到“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比如你是敲鼓的,和大家一起合奏,你不能想敲的時候就來一下,你需要跟着曲子本來的節奏,到一定的時候,來它一下。這是機。

“勢”就是特定時空格局內人、事、物發展的方向。天地有它的“勢”,每個人、每件事都有它背後的“勢”,病也一樣。找到合適的“機”,當下切入,心知肚明,不假思索,切入之後你就融在其中了。一切都是自然發生,無須思考的。如果你一直在思考,體會不到勢和機,就容易反覆顛倒,心中懊惱。這鼓用多大的力量敲?敲幾下?什麼時候該停?就會“失度”。

順勢、得機、合度,這就是傳統文化講的“中”。

病呢,只要把它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不要讓它破壞整體的節奏就可以了。只要生命整體的韻律在相對中和的頻道上,生命的節律自然會把病帶好。這種調整很平緩、很安全,不會拆毀整座大廈。

爲什麼要講這個呢?因爲現在有一個很大的誤區:有病就要根治,不停地治,一直治下去。因此,病人甚至整個家庭會完全忘卻正常的生活,沒有運動,沒有生活,沒有娛樂,沒有戀愛,什麼都沒有,只剩下整天緊張、焦慮地跟病魔作鬥爭。

這是什麼?失常。你生命的節奏在被人爲干擾,甚至停頓!這種情況,即使你有資源,能找到全世界最好的醫生,也是沒用的。一個人要康復,必須進入真實有序的正常生活中,與萬物共沉浮、互交感的狀態裏,才能把病慢慢化掉。所以養生和調理,真正重要的是儘可能地去找讓自己安心和舒服的狀態。健康人也是這樣,要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方,與合適的人,以合適的方式,做合適的事,這個就是養生。

我們要在生活、工作中,覺知到這些對自己身心的影響。選擇對的大方向很重要。喫紅豆、綠豆有什麼好處,這些細節也有用,但這是碎片知識,需要和你自己的身心健康地圖一起看纔會有用。學習中醫,需要學習一個完整的觀念和認知,你理解了,是可以馬上有感受、體會,馬上可以分析、運用的。

一旦對自己身心的運作規律越來越明晰,就知道怎麼來調了。生活中時時刻刻留意觀察自己,就可以時時刻刻調整自己,這是真正的養生。你會覺察到身、心、意如何和這個環境交感、互換,當有形無形的東西進入你的身心,產生何種結果,你對這個過程慢慢熟悉、瞭然於心。

這個時候你再看古書,就會很清晰,因爲古代醫書講的就是這個。但如果你沒有這些自我明晰的過程,你就看不懂。好比一個人不會游泳,不愛下水。你給一本高階的游泳書,看了也不會懂,因爲缺乏對於水的覺受和經驗。

學中醫要這麼去學,不用太迷信書,要多感受自己。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慢慢地對自己有感受之後,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別人和周遭的變化了。

這個在《黃帝內經》裏叫“以我知彼”。

本文節選整理自 李辛《經典中醫啓蒙》有部分刪減調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