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緒一定要共情嗎?

我是一個很能共情的人,我共情周邊人的感受,特別是共情家人的感受、孩子的感受。

共情完就很想體諒,就很想爲他們避免負面情緒。

比如孩子的作業很多,然後他說媽媽,我的手寫字都寫累了。我就忍不住共情說那麼休息一下吧,或者說那麼少寫一些吧。

比如給孩子報名了,游泳課,孩子說媽媽游泳太累了,我不想油了,我就是不想遊了。那我很可能就同意了,不過給他報名了。

久而久之,孩子們也拿住了我的這個弱點。他們很自由,而我很煩惱,一切都失控了。

今天和我哥聊天,我哥說起他,小時候備受父母關注,因此,性格比較軟弱,不能喫苦。而我和我弟因爲受到的關注較少,反而學習成績不錯,都考上了大學。但小時候沒受到的苦,長大後總是要補回來的。經過一連串的家庭風波,婚姻困境等等,終於等到40多歲活得更加通透舒暢了。

哥哥批評了我太過關注孩子的感受。他說有些東西需要孩子自己去經歷自己去承擔。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

我說我知道啊。現在我和我老公正在努力,讓孩子把籃球這個興趣堅持下去。不是努力,是一定。


我家老大參加的這個籃球俱樂部每週訓練兩次,週末的時候不定時會有比賽。從第一次參加比賽的一分未得,到最近一次的得了五分,甚至三步上籃投中了。真的進步很大,當然比賽的壓力也很大,他一直想放棄,但是被我們逼着去比賽了。

但不得不說,比賽之後他的心情其實是很愉悅的。

給自己加油,作爲父母也要做好推手,帶領孩子更好地向前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