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本章對古希臘著名三哲,亦爲師徒三代——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進行探討。三人的教育思想以其哲學觀、政治觀爲基礎,彼此有傳承之處,亦有各自獨特之處。他們都重視教育的政治功能與作用,重視德育,追求廣博的知識。此外蘇格拉底的產婆術(問答法)、智慧及德行(知識即道德)的命題,柏拉圖的以培養哲學王爲最終目的的教育體系、四藝的課程論,亞里士多德的“靈魂論”“白板說”,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本章思考題:

1.評蘇格拉底問答法。

蘇格拉底方法也稱爲問答法,這是蘇格拉底探討倫理哲學的研究方法,也是他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優點是不將現成的結論硬性灌輸或加強與對方,而是與對方共同討論,通過不斷提問誘導對方認識並承認自己的錯誤,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正確的結論。這種方法遵循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從已知到未知的規則,爲後世的教學法所吸取。後世許多名著都是以問答題的形式出現。但是這種原始的教學方法是在當時沒有成熟的教材和沒有正規課堂教學制度的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它不是萬能的教學方法,只能在一定的條件和適度範圍內做參考。

2.比較蘇格拉底和亞里士多德關於美德的見解。

蘇格拉底認爲,道德不是天生的正確的行爲,基於正確的判斷,做壞事的人按照錯誤的判斷形式,沒有人會明知故犯,所以教育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別是非善惡,正確的行事,智慧就是道德。

而亞里士多德認爲。人們必須先進行有關德行的現實活動,才能獲得德行,只知道德行是不夠的,還要力求在實踐中應用,或者以某種辦法變得善良。對於獲的德行來說,知識的作用是非常微弱的,其他的條件比知識的作用更重要,因爲公正和節制的德行是公正和節制的行爲,多次重複後產生的,這是在這個意義上他批評蘇格拉底“智慧即美德”的觀點不完善。

3.比較柏拉圖的“知識即回憶”和亞里士多德的“白板說”。

柏拉圖認爲人在出生以前就已經獲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識,當靈魂依附於肉體降生後,這些已有的知識被遺忘了,通過接觸感性事物才重新回憶起已被遺忘的知識。認識就是回憶,學習並不是從外部獲得什麼東西,它只是回憶靈魂中已有的知識。

而亞里士多德認爲理智沒有什麼東西不是先以在感覺中的,他認爲感覺只是採納被感覺的東西的形式,而不要它的質料,正如蠟塊只把帶硬的金戒指印記接納到自己身上,不取黃金本身,而只是純粹取其形式。他認爲人的靈魂正如什麼也沒有寫上的一張白紙或一塊白板,他能接受對象的知識。這種觀點確認知識是從外面經過感覺進入意識的,與柏拉圖知識即回憶的,理論相對立,這是古希臘在認識論上的一個成就。

4.綜述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關於理性與慾望的關係的思想。

蘇格拉底:他要求人們以明智的認識約束自己的行爲,抑制自己的慾望。他認爲自制是“一切德行的基礎”,對於一個人來說口才的流利,辦事的能力,心思的精巧都是次要的,首先必須的是自制。他諄諄教人把自治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不能自治就使智慧和人遠離,使人對快樂流連忘返,使本來能分辨好壞的人喪失辨別能力,蘇格拉底要求將情慾控制在最必要的範圍內,他本人即是自制的典範。

柏拉圖:我們用以思考推理的是靈魂的理性部分,人們用以感覺愛、餓、渴等物慾之騷動的是靈魂的無理性部分或慾望部分,激情部分是理智的同盟者或輔助者,通過教育和培養使理智在人的靈魂中起領導作用,激情起輔助作用,慾望接受領導,被控制在簡單有分寸的範圍之內,三者之間友好和諧而沒有紛爭,各安其分。以理性指導慾望。

亞里士多德:人也是動物,人的身上也有動物性的東西,且與生俱來,採取不承認主義或者企圖消滅它,違反了人的本性也是做不到的人,具有理性人不同於動物,高於動物,能否用理性領導慾望、慾望服從於理性是人與動物區分的標誌,任憑慾望肆虐,不聽從理性的領導,人就降低成爲動物,用理性引導限制指導慾望,人就上升成爲人。發展人的理性,使人超越動物的水平,上升爲真正的人,這就是教育,特別是德育的任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