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聊天小记

将毅红发的这篇《9个家庭组成“带娃共同体”,岛上租房自己开课》发到共读群,我们在群里聊着想法,都羡慕这样带孩子。我们的孩子现在都是青春期,孩子小时随我们大人一起聚会孩子们会很容易就玩在一起,现在他们大了有各种顾忌与想法。孩童时的无忧无虑,无所顾忌很珍贵。

文中谈到他们7000元租二层楼一起改造做饭什么等,炊烟升起热气腾腾,好暖的日子。

向往总是美好的,想着女儿小学时有次几家妈妈带着孩子每家带一个菜在湘江边一起聚餐画面温馨非常好玩。

跟她们说下次我们也各带一个菜线下来次交流会,可以使用公筷。晖虹说要好好策划,疫情不知啥时销声匿迹。

记忆中浮现有次去涂老师那里上自我价值课程,每个孩子做手工,种植多肉,再升华到个人价值方面,那次收获挺大。

翻到原来写的这篇《提升价值》,还是满满感动与收获,生活随处记录还是很不错的一种方式。那次课最经典的话就是涂老师用的一首小诗作为结束语,当时特别有感触。小诗大约:不论我是生长在乡间的多肉,还是长在田野里的多肉,还是长在阳台上的多肉,我不依赖掌声,不渴望关注,无论有没有人欣赏,我永远向上生长。

那次课是收了费的,不记得是多少,女儿同学雪柳也去了,那次课物有所值。这周准备抄下那首诗再买一盆多肉作为欢迎女儿回家度周末的惊喜。

告诉她们我上周画了一副画还买了一束鲜花做为欢迎女儿回家度周末的一种仪式感。晖虹说:你画的时候,心里一定很宁静。我说:是的,还洋溢着一丝幸福。

国萍发来她家的大菜园与大池塘,说:小菜,鸡蛋,鱼,鸡肉都不要买,就是纯绿色食品。她喜滋滋的说:这是公公的骄傲,也是她们的福利。

说得我们都很羡慕好她们家里有只给自足的物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