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传奇之桑黛篇》:如果上苍亦偏私有情

(文|亦浓)

孟婆常想起明帝与她说过,“情深不寿、太上忘情”。

在母亲与丈夫拔刀相向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从高台一纵而下,带着腹中胎儿,从此脱离喧嚣红尘,堕入鸿蒙冥界。

红尘苦,不想再入,于是,冥界又有了一位现任孟婆,美丽清冷,不苟言笑的孟婆桑黛。

01.如果上苍亦偏私有情

某一天,一位新鬼婆婆来到冥界,听到了牛头马面对小鬼们的胡言乱语,信以为真,跟随来到了孟婆面前,想要用魂飞魄散福报散尽与孟婆做个交易,以便能够利用换得的一年寿命去了却憾事。

当然,这仅有的一年寿命,须得孟婆随行协助完成。

钱婆婆所说不过是世间家常,是为了达成寻找被卖女儿并寻求谅解的心愿,孟婆虽然并未闻之情动,但想着既然婆婆宁愿魂归忘川也想了此心愿,不如就满足了她,福报不多纯粹助鬼为乐吧。

孟婆遂面见冥帝,说明原因,预备随婆婆下界还愿。

话不多说,凡此种种。最后,冥帝淡然笑曰:“《道德经》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就是大善无情,你可知何为大善无情?”

孟婆懵懂不言,书中于是就借冥帝讲了一个故事:

陈国太后死后,来到冥界判官府邸,说自己一生吃斋念经不杀生,是善行之人,来世必定会投胎官宦富贵人家。

但是判官看完她的因由薄,却明明写着只能投身小农之家,太后不服,于是两人便争执了起来,冥帝和墨恰好路过,便进去判官府看个究竟。

太后生得倒也慈眉善目,不像那种心肠歹毒之人,冥帝不解,便细细地查其因由薄,想看看她到底有何缘故以至于投胎不靠谱等。

原来这位陈国太后幼年时曾跟随母亲到居住地附近的北山,去探看北山中的麋鹿这种灵性的动物,幼小的太后很是喜欢,但麋鹿经常遭受丛林中的野狼的攻击,母亲后来便不带她去了。

年幼时,因为她的聪慧貌美屡屡遭受哥姐们的嫉妒和打击,而身为姨娘的母亲身份卑微,纵然心疼也无他法,每每代她受过。

后来她因为貌美入宫,继而贤良淑德之秉性深受皇帝宠爱,但家乡的母亲却于某天深夜突发急症猝死,她未曾见到最后一面至此成了过不去的心结。

诞下麟儿之后,她母凭子贵,再后来,儿子得贵人相助被拥立为太子从而最后得以继承皇位,她也苦尽甘来,成为太后。

某次皇宫大庆之时,1000多人食用鹿肉,以补阳气,她看到盘中的鹿肉之时,情不自禁触景伤情,忆起儿时种种,陛下见太后伤感,问明缘由,便命令将士射杀那片森林中所有的野狼。

一年之后山上再无一只野狼,几年之后太后也得以善终,却不知在她死后,山林里发生的惨相。

因太后一念仁慈,杀光了所有野狼,没了天敌,鹿们便安心地成长繁殖,10年间繁殖成了庞大的鹿群。

鹿群吃光了北山上所有可食之植物,其他弱小的草食动物也开始因为粮食不足而大量死亡,到后来鹿儿们也大批大批地饿死,不甘忍受饥饿的鹿群开始下山骚扰百姓、毁坏粮食,导致民怨沸腾。

皇帝得知此消息大骇,听从大臣们的建议,从边境捕获了一批野狼,重新投放北山。

短短三年北山植被重新焕发生机,众多弱小的草食动物也得以留存,甚至连鹿群都重获新生。

陈国太后得知此中缘由,行了个礼便静静地随着牛头马面去了奈何桥,安身投身下一世小农之家。

如若上苍也偏思有情,似那陈国太后般偏爱某一样动物,最后结果却给动物本身和其他动物带来更大的灾难。

所以天地之看似无情,其实却是天地之大善,这才是真正的善。

其实,用现在的眼光来说,这不就是“生态平衡”吗?

陈国太后一念之仁,皇帝心疼母后,却也因为不懂得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为去干预,导致平衡被打破,造成不良后果,幸好听从谏言及时止损,避免了民怨升级国家动荡。

妇人之仁,不过是见识有限导致的目光之短浅吧。时至今日,若陈国皇帝有机会也学点儿生物常识就好了吧。

但其实也不尽然,很多利欲薰心之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还少吗?

不是不懂,是利益趋向,导致了大肆杀戮野生动物,导致很多品种的动物灭绝,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最后被反噬的是人类自己,也可说是因果轮回,苍天饶过谁。

02.佳偶良缘,人生亦难言圆满

再说另外一个小故事,讲的是由报恩而来的良缘。

李姓船工有妻有子夫妻恩爱家庭幸福。某日,行船江中,遇大风,船舷附近抱着孩子的妇女被吹落江中,李船工跳入江中救人,最后只救出了妇人的女儿,而李船工在二次准备救妇人时与妇人一起丧命江中。

得到消息后的船工妻子李氏悲痛欲绝准备自杀殉夫,儿子的啼哭却令她清醒,赶紧抱起儿子哺乳。

后来母子俩相依为命,儿子十岁那年,李氏忽染重病差点撒手人寰,李氏于是夜夜到道观为儿子祈福,希望儿子不要孤苦无依。

道观内一位隐居道爷,感念李氏一家为救人导致的后来种种,于是为李氏施了一个法术,李氏因而身体好转,继续抚育儿子长大成人。

光阴流转,又一个十年,李氏儿子长大成人,饱读诗书,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子。弱冠之年,一位刘员外登门为其女求亲。

细问之下才得知,该刘员外就是当年落水女婴的父亲。

刘员外当年也是一届穷秀才,在乡里教书,夫人生女后想回乡探亲,他因教书脱不开身,就让夫人带女儿肚子回乡,不曾想此一别竟成永诀。

妻子回程途中遭遇水难,幸好李船工救得女儿性命,因为当年太穷无以为报,埋葬夫人后就带着女儿去北方闯荡。

他此后弃文从商,十年之间,家境渐渐富裕,衣锦还乡之时,打听到了恩人的情况,就带着女儿和丰厚嫁妆风尘仆仆赶来欲结秦晋之好。

李氏也自觉自己命不久矣,就催促儿子尽快完婚。

后来,李氏的儿子也高中榜眼,一家人和和美美幸福安康。

但其实其中也发生了一些曲折的插曲。

李氏在儿子十岁那年命悬一线,道观里的隐道为她施法就痊愈了?

两家缔结婚姻之后,李氏怎就知道自己即将寿终正寝?

儿子又做了什么举动延续母亲寿命?后来发生了什么?

这些在《孟婆传奇之桑黛篇》将为爱听故事的我们娓娓道来。

正如书中所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世人总想着诸事完美,花好月圆,却不知“慧极必夭,情深不寿,过刚易折”的道理,一意逆行倒施,易遭反噬。

“曾醒惊眠闻雨过,不知迷途为谁开,人活一世,掌握小满的尺度,才能活出人生的大圆满”。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情定三生,亦难求人生圆满。接受缺憾之美,残缺的人生也未必就不美好。

03.情天恨海之孟婆桑黛

珠玉缀环流光溢彩,但璀璨的依然是孟婆桑黛的前世今生之传奇爱情。

桑黛之母是落败帝国之长公主,国破之时,君王自刎,长公主不忍国民遭受荼毒,不得已率举国投诚,委身于胜利国之股肱之臣,后生下一女取名桑黛。

但国仇家恨长公主却一刻也未敢忘,时刻牢记养精蓄锐忍辱负重静待时机一雪国耻,却不曾想女儿桑黛爱上了国王成染,也就是当年率军破城的叛军之首……

游离于国仇家恨的爱恨情仇,如何能够善始善终?

主干的爱情故事一如既往地千回百转、曲折动人,令读者手不释卷不忍卒读恨不能一睹为快一饱眼福,趣味性、可读性强。

孟婆桑黛为了陪钱婆婆还愿在人世中经历的种种,期间接触到的一情一景,皆能够引出一段故事或典故或一个知识,一步一精彩,一曲一通幽,穿插着一些似乎耳熟能详的知识点,颇有收获满满之感,作者知识之广博亦由此可见一斑。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一世为人,谁也摆脱不了一个“情”字。

然,情之一字,最是伤人,情事各异,结局大同小异,被伤害的往往处于情天恨海、万劫不复之境遇,红尘阡陌,往事随风,情分却不能亦不想忘怀,熬忘情水之孟婆亦然。

“往事纠葛,亘古无息”。彼岸花开有谁在,三生石旁奈何桥。孟婆熬汤,忘却一世情。桥畔阴风习习,蔓珠莎华热烈奔放,谁可抚我忧伤?

慧极必夭,情深不寿。人生之美恰恰是缺憾之美。细想想,所有的情爱不过是人生幻境,要充实地努力地度过一生,但不可过于强求,珍惜拥有的,放弃无用的。

书中故事不胜枚举,喜欢的可入手本书,定不负所望。

04.作者简介

作者李莎,希达工作室创办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播研究学者。

曾出版著作:《直觉力:让人生经验转化为选择的能力》、《焦虑心理学》、《在难熬的岁月里,做内心强大的自己》。

从所出书目可见,作者不仅文笔优美,对于心理描写也是其独特风格之一。

听故事、说心理,好书值得品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