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知红楼(一)

(一)七律·浮生着甚苦奔忙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这首诗仅见于甲戌本第一回之前《凡例》的末尾。是红楼诸多诗词中我最为挚爱的一首。这首诗把《红楼梦》的苍凉悲喜说得淋漓尽致。

首联: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一问一答,道尽了人生。对于“浮生”二个字,一直非常喜爱,这两个字写出了人生的漂泊无定,如一叶浮萍,在世间飘荡,整日忙忙碌碌,不得轻闲,到底是为什么?一句“浮生着甚苦奔忙”,读来直透心底。“盛席华筵终散场”,无论多么恢弘壮阔的一生,最终都是曲终人散,任你多么盛大的筵席,最终也是“肴核既尽,杯盘狼藉”,人生如一梦,红楼一梦乎?

颔联: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如果说首联是对人生整体的概括,这一联就是对人生中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人生的诸般况味,无外乎“悲喜”二字。短短几十年的悲悲喜喜,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但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又是那么相似,都如梦幻一般渺茫而荒唐。

颈联: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第三联是对《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概括。“红袖”当指《红楼梦》中的那些“女儿”们,她们为情而落泪,可谓多矣。但若同那一位“情痴”相比,这“泪痕”却不如那“痴恨”绵远悠长。这“情痴”当是指贾宝玉了。这句的大意可表述为:不要说大观园中的女儿们为情而泪湿襟袖,那个“呆子”贾宝玉为情而发的“痴恨”更是如天地一样悠长绵远。

尾联: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最后一联可以看作是曹雪芹的“夫子自道”,写出了自己为这《红楼梦》而付出的心血。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呢?这十年辛苦都倾注在那一个一个文字之上,十年过后,再回看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这些,真是觉得那每一个字都是自己的心血凝成。

每每诵读这首诗,都觉得这首是是对人生、对红楼、对曹雪芹一生最简练而传神的概括。任何的阅读,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生的阅读,一部百万言的《红楼梦》也是在述说着人生,一首56个字的律诗也同样在述说着人生。细细读它,你会从中读出人生的种种况味。

(二)七绝·石上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偈,佛教语,梵语音译词“偈陀(Gatha)”的简称。是指佛经中的唱词。泛指与佛教有关或带有佛教色彩的诗作。

在《红楼梦》的第一回,有一个空空道人(请读者注意这个名字),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看到一块大石上字迹分明,记述的就是那块顽石幻形入世,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在这段故事的最后有一首“偈”,就是上面所说的七绝。

既然说是“偈”,就染上了深厚的佛教色彩。有趣的时,这个“偈”字却是从空空道人的眼中看到口中说出的。道人者,信“道”之人也。既是信道之人,眼中口中却满是“佛”字。这佛道的迷离不分正是《红楼梦》一书的一个特点。因为这书中所说本就是“荒唐”之言,所叙本就是“幻渺”之事,若一切都界限清楚,历历分明,那就不是“梦”了。

在甲戌本中,脂砚斋在这首偈的第一句和第二句边上都有“行间批语”。在第一句边上有这样四个字的朱笔红批:书之本旨;第二句边上有这样八个字的朱笔红批:惭愧之言呜咽如闻。

“无材可去补苍天”,脂砚斋说这一句是“书之本旨”,意思就是这句诗是《红楼梦》一书的中心思想。我们生而为人,从积极的一面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间,都有着自己的使命。但可悲的是,很多人一辈子也搞不明白自己的使命所在,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这“天命”二字或可理解人上天赋予我们的使命。

而《红楼梦》中的那一块顽石,被女娲氏弃在青埂峰下,注定是于天无补了,这是这顽石的宿命,也是贾宝玉的宿命。带着这样一种宿命而“枉入红尘若许年”,“枉”字是“白白的”的意思,意为自己白白地来人世走了一回,却与世无补,脂砚斋的批语“惭愧之言呜咽如闻”,写出了这顽石(贾宝玉)的惭愧。

进一步想,贾宝玉对于这个世界有惭愧吗?如果有,他有哪些惭愧呢?这其实就是《红楼梦》所要告诉我们的,我们每一个人在读《红楼梦》的时候,都会读出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套用这句话,读《红楼梦》,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贾宝玉,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有一千个薛宝钗……。

诗的后两句“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语意浅显。大概这顽石回顾自己枉入红尘这些年的经历,对于其中的是是非非,也是一头雾水,只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自己是付出了“真情”的,至于后世如何评价,那就由不得自己,只能是“是非由人说”了。

写到这里,想起了一首歌,每次听这首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和哀伤。也许和这首诗所表达并不完全一样,但既想了,就把它放在这,毕竟,这不是什么正式的文章,只是自己的一点感想罢了。这首歌是是电视剧《大汉天子》的片尾曲,黄格选唱的,歌名是《忘了我》,歌词如下:

不是我不懂风花雪月
不是我不识倾城倾国
不是我不知花能解语
不是我看不懂天香国色
不是我心中古井无波
不是我眼里红尘看破
不是我只会画烽烟长河,
不是我只爱唱铁马金戈。
忘了我 忘了我
一只闲云中的野鹤
身在草泽 胸怀家国
人生能有几回搏
忘了我忘了我
一只短笛里的牧歌
生命几何 江山几何
原谅我今生的选择
忘了我,忘了我,
一支短笛里的牧歌。
生命几何?江山几何?
原谅我今生的选择。

(三)自题·满纸荒唐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首五言绝句读《红楼梦》的人最熟悉的一首诗,出自第一回,是以作者自己的身份来写的唯一的一首诗。诗的来历如下:

话说那空空道人把那块大石头上的故事抄写一遍,拿到世间,问世传奇。这道人也“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于是把自己原来“空空道人”的名字改成了“情僧”,把抄写的这一段故事就命名为《情僧录》,这是继《石头记》之后,这小说的又一个名字。于是这段故事就以《情僧录》的名字留传世间了。

后来流传到一个叫作吴玉峰的人手里的时候,被改名为《红楼梦》;山东的一个叫作孔梅溪的又把《红楼梦》改为《风月宝鉴》;最后这书传到了一个叫做曹雪芹的人手里,曹雪芹在他的书房“悼红轩”中把这段故事读了十年(披阅十载),来来回回修改了五次(增删五次),并编辑了目录,分出了章回,最后给这段故事定名为《金陵十二钗》,然后在书前自己写了一首绝句,就是这首五绝。

(由此可见,《红楼梦》一书共有五个名字,其余四个分别是: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这首五言绝句,可以说是曹雪芹对于自己这部小说的一个最简单概括的读后感(写后感)。第一句“满纸荒唐言”,是对小说内容的一个概括,以“荒唐言”三字来概括这部书里的事,正代表了曹雪芹经历人生的诸般磨难后的一个态度,这“荒唐”二字也可以说是曹雪芹是站在世人的立场上说的。虽是荒唐之言,但字字句句中都浸润着作者的“辛酸之泪”,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二句是曹雪芹的感叹,感叹人世间的“知音难觅”,所谓“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是也。

曹雪芹在写完这部书之后,心中大概也很明白,真正能读懂这本书的,在这红尘的芸芸众生之中,恐怕不会很多。一般的读了之后,大概都会嘲笑作者的“痴”,但这“痴”之中的“真情”,能读出来的就不多了。

“情痴”或“痴情”,总是会惹人笑谈的。但读《红楼梦》者,若没有一点“痴”,那是读不进去的。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送给瞿秋白的这句话之所以感动了很多人,就是因为人生在世,知音难求吧!钟子期俞伯牙的故事流转千年,依然动人心魄,也正是这个原因。

那么,曹雪芹应该知足了。现在,《红楼梦》拥有那么多的读者,这其中,能解“其中味”的也应该不乏其人的。

(四)民谣·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歌是跛足道人唱的,唱给谁听的呢?往大里说,是给红尘中的饮食男女听的;往小里说,就是 唱给甄士隐听的。

自从那一年的元宵节,甄士隐接连遭遇不幸,女儿英莲丢失、家中房屋财产又被大火烧去大半、投奔的老岳父又是个见利忘义的无情之人……一两年之间,把个读书人甄士隐直是逼得无路可走了。

这一日,甄士隐拄了拐杖来到街前散心,就看那跛足道人从不远处走了,边走边哼,也听不甚清楚,只听到了好多个“好”和“了”,就问那道人唱得是什么,满嘴“好”啊“了”啊的。那道人说:

“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歌儿,便名《好了歌》。
甄士隐闻听此言,如醍醐灌顶,立即心下大悟,就随着道人飘然而去了。

这《好了歌》是一民谣,用最通俗最浅显的语言唱出,意思一听即懂。红尘世界,芸芸众生,为什么奔波忙碌?这首歌用了四个词概括:功名、金银、姣妻、儿孙。为了这四样东西,世人心甘情愿的劳碌奔波。想那两年前的甄士隐,怀里抱着“粉妆玉琢,乖觉可喜”女儿,住在华屋之下,姣妻相伴,怎样一个幸福快乐?可是转眼之间,一切都烟消云散化为乌有了。

这《好了歌》用最通俗的语言,唱出了人生的“空”。这个“空”字,是佛教的一个中心思想,却由一个“道人”的口中唱出。正应了“满纸荒唐言”中的“荒唐”二字。《红楼梦》中,处处体现着这两个字,但这些“荒唐”之处,却又能给人以某种警醒,可见这“荒唐”并不是真的“荒唐”,而只是作者曹雪芹的一个写作方法,有点像《百年孤独》的那种魔幻现实主义。

甄士隐的遭遇,即是贾家从中兴到没落的一个缩影。甄士隐在随跛足道人出家之前,用一段文字对《好了歌》作了解注。这个解注所用的语言和《好了歌》中所用的语言恰好相反,《好了歌》通俗易懂,都是用的最简单的字,最通俗的词,而这解注却用了很多书面的词句,是正儿八经的“古文”。

用正儿八经的“古文”来解注一道通俗易懂的民谣,这是不是很荒唐?对,确实荒唐,但这正是曹雪芹所要达到的效果。请想想那几句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说得何其准确啊,你读这《好了歌》,在一笑之余,是不是心底里会涌出一丝辛酸,这辛酸会随着你的成长而越来越多,越来越重……

(五)《好了歌》解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个解注,是一篇精彩的“韵文”。句式长短交替,押ang韵,音调圆润锵锵,极富节奏感,传达出一种强烈的人生悲苦感和经历了繁华衰败之后的彻悟意识。运用对比手法,跨越时空,打通了过去、现在、未来,将富贵(金满箱,银满箱)和贫穷(乞丐)、繁华(笏满床、歌舞场)和落败(陋室空堂、衰草枯杨)、红颜(脂正浓粉下香)和白发(两鬓成霜),享乐(红灯帐底卧鸳鸯)与凄凉(黄土陇头送白骨),清晰地展示在世人的眼前,如一幅精彩的讽刺画,让人警醒,催人思考。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这几句是繁华与败落的对比。“当年笏满床”“曾为歌舞场”两句中的“当年”“曾为”揭示了现在是“陋室空堂”“衰草枯杨”的地方,过去是如何的富贵和繁华,这是过去繁华和现在落败的对比。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这一句是过去落败和现在繁华的对比,这种时空的对比、交替,给人一种人生荣枯无定的沧桑幻灭感。

这几句直接对应《好了歌》中的“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这几句是感叹人生短暂,红颜转眼变为白发。“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这一句触目惊心,让人看到了人生的有情和无情,一如电光石火,转瞬幻灭。杜甫在《佳人》一诗中说“只见新人笑,谁闻旧人哭”,黄安在《新鸳鸯蝴蝶梦》中唱道“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爱情两个字,好辛苦”。

这几句直接对应《好了歌》中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这几句感叹富贵无常,人生无常。《好了歌》中所唱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正是这句最好的解注。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这一句说得是天下的“痴心父母”。父母对子女“训有方(教导有方)”,父母为子女“择膏粱(选择了一门好亲事)”,但都不能保证子女的幸福绵长。正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可是天下的“痴心”父母们哪一个不是掏心掏肺地为子女呢,每个人都曾子女,每个人也都会成为父母,就这样一代代的“痴心”下去,不愿醒来。正如《好了歌》中所唱:“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这几句写出人性的“贪得无厌”和“变化无常”,这是人生许多悲剧的根源。因为觉得官不够大,为了向上爬而不择手段,最终把自己送到了铁窗里(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没做官的时候,感叹自己的低微贫贱,当了大官的时候,又觉得诸事缠身,不得清闲(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如此一来,人生就没有了适意的时候。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句写出了世间的倾轧和嘈杂,在一片混乱之中,富贵和贫穷、繁华和没落交替上场,在互相的倾轧之中,我们迷失了自己,忘记了初心,忘记了来处,已记不得自己的故乡在哪里了?这里的“故乡”可以指人生的根本,生而为人,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一定不是“富贵、名利”这些东西。但人生一世中,很多人就活在这“富贵、名利”之中。这就是“反认他乡是故乡”一句的含义。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红楼梦》的一个关键词来了!荒唐,并且是“甚荒唐”,一部《红楼梦》就是“满纸荒唐言”。唐代诗人秦韬玉的《贫女》诗有言“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宋代诗人张俞的《蚕妇》中有言“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荒唐吗?说来是荒唐,但荒唐也许就是人生的真相。

甄士隐的这一段《好了歌》解注,除了进一步深化主题之外,还隐约地揭示了书中主要人物最终的结局,这是所有读《红楼梦》的人和红学家的共识,但具体哪句指哪个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了。这其中原因主要是因为曹雪芹没有完成《红楼梦》全书,或者说曹雪芹《红楼梦》后半部的原稿没有留传下来,所以最终人物的结局我们无从知晓。而这一段解注是用隐晦的语言暗示了主要人物最终的结局的,“标准答案”只掌握在曹雪芹手里,但曹雪芹没有把答案留下,我们所有《红楼梦》的读者都可以去猜想,但也只能猜想了。我想,这也就是《红楼梦》一书的魅力所在了。

(六)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描写林黛玉的这十句话,既不是诗也不是词,但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像诗;长短句结合,又像词。甲戌本《红楼梦》中这几句中间有一句脂砚斋的行间批语是这样说的:此十句定评直抵一赋。意思是说,这十句描写林黛玉的话抵得上一篇赋了。赋是什么?赋乃是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著名的赋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苏轼的《前赤壁赋》和杜牧的《阿房宫赋》了,另外还有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所以,脂砚斋的批语对这十句话的评价非常高。赋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意思就是善于用华丽的词句写人写景写物,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凌波微步”这个成语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凌波微步”是逍遥派的独门轻功。“凌波微步”这个词就是出自曹植的《洛神赋》,这四个字后面还有一句,合起来就是“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是形容女子步履轻盈。被金庸先生拿来当做一种轻功的名称,也是很恰当的。

这十句话分为五联,全是贾宝玉在看到林黛玉是的眼中所见,心中所想。前面八句是眼中所见,后面两句是心中所想。

第一联系: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这两句写林妹妹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描写一个人,如果能把这个人的眼睛写好,就能抓住这个人的神了。罥(读juan第四声),是悬挂、缠绕的意思。罥烟眉,形容眉毛如一缕轻烟。这个“罥”字是个书面语,一般人不认识,用这个字形容眉毛,无形中增加了一种韵味。

含露目,很多版本的《红楼梦》都是“含情目”,只有前苏联列宁格勒藏的《红楼梦》是“含露目”。很多红学专家认为“含情目”有脉脉含情意,和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矛盾,而“含露目”和“罥烟眉”中,“露”和“烟”对仗最为工整,据此,现在新出的一些版本的《红楼梦》都改为“含露目”了。“含露目”,眼眸如晨露一般,何等明亮晶莹,何等多情传神?

再来看“含露目”和“罥烟眉”前面的定语,“似蹙非蹙”语意较为隐晦,让人联想到西子捧心,“似喜非喜”句意浅显,一雅一俗,写出了林黛玉的眉和眼,加上“似”和“非”,让人产生无限的想像。好的描写必须要唤起读者的想像力,打开读者的想像力,读者的想像力被激发之的后,才会产生无限的审美效果。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靠的就是读者的想像力。相信每个人在读了这两句以后,头脑中都会有两弯眉毛和一双眼睛,这些眉毛和眼睛肯定各有不同,但一定都有一个共同点:美丽、有情韵。这是语言描写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所达到的最完全的统一,这是描写的最高境界。

如果一段描写的文字读者读了以后,所唤起的形象都是一样的,毫无差别,这肯定不是成功的描写;同样,如果一段描写的文字,读者读了以后,不知所云,无从去想像,同样也是失败的描写。只有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者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既让人想像力飞驰,又不至于无所依傍,这样才是最好的。我觉得“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把眼睛写“活”写“神”了以后,下面的文字都是在这眼神的“笼罩”之下了。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一个“愁”字一个“病”字,写出了林黛玉的最根本的特点。这两个字似乎只有放在林黛玉身上才是最合适的,换了别的任何一个人,都会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林黛玉的“愁”和“病”不仅仅来自于她的身体,更和她和身世遭遇有关,也更是她的“天性”(各位还记得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那棵绛珠草吗?),这种多愁善感的柔弱之美,可能今天的大多数读者不会喜欢,但却最是入我们宝二爷的“法眼”。

再往下看,“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由第一联的每句九个字,到第二联的每句六个字,到这里再短,变为四个字了,字数由多到少,语意不断加强。各位不防语速稍快一点从第一联读到第三联,仔细感受一下,一位娇弱多病多愁的小姐形象逐渐在你脑海里鲜明起来,读到最后,你是不是已经感觉到林黛玉眼中的泪水了?

前面这三联六句都是直接的描写,写林黛玉给人的直观的感觉。到第四联,用了两个比喻进一步刻画的林黛玉的“病西施”形象。“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姣花照水”写静,“弱柳扶风”写动。什么是“姣花照水”?什么是“弱柳扶风”?其实就是“水映姣花”、“风吹弱柳”,但是把语序颠倒了一下(颠倒之后,似乎于理有点不通,但就是这点不通,让人品味起来,意蕴无穷),再换上两上动词,那感觉、那意境就完全不一样了。一个“扶”字,一个“照”字,让“柳”和“花”像人一样生动起来活泼起来。这样的韵味意境只能用文字来传达,让人在想像中丰富加深。如果把它变为图像或者是影视,估计最多可以表现出文字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最后一联是贾宝玉心中怕想,用典故来写林黛玉的心性。“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用了“比干”和“西施”的典故,写林黛玉的智慧和多情。比干是商纣王的叔父,传说他有颗七窍玲珑的心,智慧无比,比干因劝谏纣王被处死,被尊为圣人。说林黛玉的心和比干相比,还多了一窍,其聪明智慧当是绝顶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我看到这句话第一个反映是,我想问问贾宝玉:你到底有几个妹妹?你到底有几个好妹妹?

(七)西江月二首·批贾宝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西江月词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回,这一回的回目通行本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甲戌本的回目是: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对比之下,个人更喜欢甲戌本的回目。

在这一回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相见,各从自己的眼中察看了对方。这二首词就是在他二个见面之前,作者曹雪芹给出的一个综合评价,这一个综合评价是从当时主流的价值观念出发的,也即是站在了封建卫道者的立场,从性格到才能,都给贾宝玉来了一个完全的差评,画了一个大大的零蛋。

第一首是从贾宝玉的品性方面着手评价的,几乎所有的贬义色彩的词语都用上了。性格是偏僻乖张又任性胡为,整日不务正业,一味地寻愁觅恨。虽然长得一表人才,但是一肚子烂稻草。不懂人情事故,又不喜读书(这里的“文章”指四书五经之类的文章,除了这些文章,贾宝玉还是很喜欢读书的,比如《西厢记》,比如《牡丹亭》)。总之就是一个“混世魔王”。

第二道是从贾宝玉对社会的价值方面着手评价的,极尽夸张之能事,说贾宝玉是“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请仔细品品这两句,还有比这两句更差的评价吗?说贾宝玉“于国于家无望”,就是一个不忠不孝的“逆子”。最后两句谆谆告诫天下的那些富家子弟们,千万不能向这个贾宝玉学习。

这两首词从当时主流的价值观角度,把贾宝玉贬到了最低最差的程度。相应的,如果我们站在另外一个和主流价值观相对的立场,读了这两首词,就能感受到作者曹雪芹对贾宝玉的褒奖有多高多好。这也就是我们在上中学时,读到这两首词时,老师告诉你的一个表现手法:寓褒于贬。

用这种手法来写了,你把人写得有多差,相应的,这个人就有多好。就看你是从哪一方面来看。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语言的力量。

现代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对这两首词是这样评价的:

观此二词嘲贬宝玉至矣尽矣,无以复加矣。然读者可曾念及凡世上作小说者,第一必选一正面人物作全书主角。第二对此主角人物,他必竭力赞赏夸奖之,焉有全相悖反之奇例若此者。故我谓若非作者自嘲自贬,又当何解?

周汝昌先生认为这两首词也是作者曹雪芹的自嘲自贬,这和他的红学观是一致的。贾宝玉身上肯定有曹雪芹的影子,这两首词中也肯定寄寓了曹雪芹的“情志”,曹雪芹借这两首词来浇自己胸中之“块垒”,正和小说开始时那四句诗中的后两句相应: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两首词,来概括贾宝玉,那就只能是这个“痴”字了。

(八)面若中秋之月·贾宝玉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第一次见面,是《红楼梦》中一段非常重要的文字,曹雪芹在这一段文字中倾注了很多的心思。

宝黛初会总的写法是用宝玉之眼写黛玉,用黛玉之眼写宝玉。宝玉看黛玉之时,全部重点都集中在黛玉的容貌之上,没有一笔写黛玉的服饰。而黛玉看宝玉之时,服饰和容貌皆有,且描写服饰的文字多于描写容貌的文字。这一点区别,显示了曹雪芹的文心之细之密。

男生看女生,当然重在容貌,且宝玉是一富贵公子,生长有绮罗丛中,对人的服饰更是不以为意,一双眼睛全部心思都在黛玉的眉眼之上;林黛玉心细如发心深如海,刚刚千里迢迢,从扬州来到了京城,扬州虽也繁华,但和京城相比,还是不如。林家和贾家相比,也是要差了一层的。林黛玉是从小地方来到了大地方,来到了更为富贵的姥姥家。所以,林黛玉看贾宝玉,是“低”看“高”,再加上是一个女孩子,所以从服饰到容貌,看得非常仔细,且更着眼在服饰为多。

贾府是贵族之家,规矩礼仪甚多。林黛玉进贾府时抱定的宗旨是“步步小心,时时在意”。所以,林黛玉看贾宝玉只能是暗暗地偷偷地在观察,不像宝玉看黛玉是近在咫尺。林黛玉观察贾宝玉分两个时段,第一时段是贾宝玉刚刚从外面回来给贾母请安的时候,第二时段是贾母让宝玉去给王夫人请安回来之后。这两个时段,贾宝玉的服饰发生了变化,第一时段的服饰是贾宝玉外出时的穿戴,第二时段的服饰是贾宝玉平时家居时的穿戴。

这一部分文字比较细密繁复,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贾宝玉的首次出场。我们先来看“第一时段”的贾宝玉,这时的贾宝玉穿的是“正装”。

服饰: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 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容貌: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这一段文字中,描写服饰的文字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相信很多初读《红楼梦》的人读到这里的时候略过去了。如果对于服饰没有什么研究,又没有什么兴趣,这几行文字不读也罢,没什么影响。

但我觉得曹雪芹之所以如此用心地描写贾宝玉的服饰,除了写作上需要外,还有一层,就是在写这里文字的时候,他一定是沉浸在自己年少时的“富贵繁华”的生活中的,这里所描写的服饰,曹雪芹在年少时肯定都见过穿过。在写《红楼梦》的时候,他已经穷愁潦倒了,写到贾宝玉的服饰时,他一定想到了年少时的自己,所以,这段文字有着深深的怀念的滋味。

我们重点来看宝玉的“容貌”。这一段描写宝玉“相貌”的文字,几乎用的都是比喻句。面若中秋之月,应该写的是宝玉的脸型-圆脸。而后面的“面如桃瓣”重点应该在“肤色”上,“色如春晓之花”也是写宝玉的“肤色”,这“春晓之花”和“桃瓣”语意差不多。宝玉作为一个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细皮嫩肉,是最突出的特点,这几句其实就是写贾宝玉的“细皮嫩肉”。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目如秋波”几句写贾宝玉的眉目。鬓角的头发很整齐,如刀裁一样,眉毛黑黑的,眼睛如秋水一样明亮。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这两句写贾宝玉给林黛玉的感受,这个富贵公子哥儿给黛玉一种脾气温和婉转多情的印象。请注意,这只是林黛玉心中的印象。请想一下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向林黛玉介绍贾宝玉时的文字:

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 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这一段文字是世人眼中的贾宝玉。诸位请再想一想,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这位宝二爷在林妹妹面前“陪尽小心”的样子,你就会明白黛玉的这种感觉了。这种感觉只出现的林黛玉的眼中心中,贾宝玉也只有在林黛玉面前才会如此的“温柔多情”。

我们再来看“第二时段”的文字,这时的贾宝玉已从“正装”变成“便装”了:

服饰: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绿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
容貌: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这一段描写服饰的文字,仔细看是比较有趣的,重点写了贾宝玉的“发型”,更是突出了贾宝玉的“娇生惯养,受尽宠爱”。

描写“容貌”的文字和前面一段不同,重点突出贾宝玉的“多情”,且这“多情”不是后天的,而是天生的,突出了一个“真”字,这多情是纯真的多情,是先天带来的,和世上那些富贵公子后天形成“滥情”全然不同。请比较一下贾琏的“多情”,请可以知道贾宝玉的“多情”是多么可贵了。

这一句文字读起来韵味十足,让人回味不尽(请注意“风骚”一词的含义):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