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顏悅色薪資內亂,你們要“共情”?


12月17日。

茶顏悅色因薪資內亂空降知乎、微博雙榜熱搜。



既然它“誠心誠意”的上了熱搜。

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臺前幕後。


茶顏悅色薪資內亂?

12月17日。

網友@八醬日常 整理了整件事情的經過。


根據爆料。

12月15日。

茶顏悅色工資發下來之後,許多基層員工在工作羣裏羣情激昂,表示工資與以往相比差距巨大一兩千塊的工資養不活自己。


隨後。

又因爲疑似茶顏悅色高層@張學潘 公然回懟:

爲什麼不夠,那是因爲天天蹦迪,高消費怎麼夠……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你有多大本事拿多少錢。


才引爆了員工的不滿。

據說包括這位。

茶顏悅色共有三位高管加入混戰。

更離譜的是:

花名爲“小蔥老師”,茶顏悅色的創始人@呂良 更是“火上澆油”,透露公司疫情期間每個月虧2000多萬元,並且直言員工沒有爲公司虧損“感同身受”。


其中。

茶顏悅色的HR也秀了一手“神操作”。



12月16日。

茶顏悅色員工在微博、小紅書上等平臺爆料稱,公司員工人均工時11小時,時薪6-9元錢,月薪到手不滿3000。

一度傳出“近4天有200多人離職”的傳言。

12月17日。

茶顏悅色薪資內亂引爆熱搜。

當天下午。

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就內部薪資爭吵發道歉信,稱:“對不住 8000 位信任公司、一起努力想辦法抗住這個冬天的夥伴 …… 事先沒有把薪資調整的原因和調整後的薪資計算方式跟大家講清楚。” 

與此同時。

茶顏悅色也對11月薪資與員工溝通問題做出了說明。


雖然這樣的長篇大論看得人頭皮發麻。

但至少證明了“200多人離職”是謠言。


只是相對於將近3萬條的“批評”。

超過63萬條的“點贊”假到離譜。


這都什麼時候了?

還想左右輿論走向?


茶顏悅色光鮮之下?

2013年。

茶顏悅色誕生於湖南長沙解放西路天橋底下的酒吧街,一家不到30平方米的小門店。

2017年。

茶顏悅色在故步自封中等來了新派茶飲品類大爆發,迅速進入擴張期。

年底。

還因爲“等我們有錢了就去告他們”的事情博取了不少同情。


2018年。

茶顏悅色在長沙還只有70家店。

2019年。

茶顏悅色完成了順爲資本、元生資本、源碼資本融資。

2020年4月。

茶顏悅色在喜茶、奈雪兩年之後上線小程序點單功能。

9月。

茶顏悅色正式取締2013年就開始使用的紙質積點,進入“電子積點時代”。

11月。

茶顏悅色走出長沙,在常德佈局9家門店。

12月。

茶顏悅色登陸湖北,在武漢佈局15家門店。

只是茶顏悅色遍地開花之下。

卻在去年。

就因爲“一個月26天、工作300個小時、十一更是連續七天每天十幾個小時……”的企業文化被盛傳。


2021年2月19日。

茶顏悅色因“撿簍子”道歉一事還掛在官微熱門微博上。

4月2日。

茶顏悅色在深圳文和友開出快閃店。

當此之時。

深圳文和友前的隊伍儼然排成了“清明上河圖”,氣溫高達31度、排隊40000號、人均16塊的奶茶排隊費200炒到600塊一杯……

甚至鬧到了需要交警來維持秩序。


4月13日。

茶顏悅色因武漢國廣店內二貨碧根果上架的一款廣告語:“無殼就要的二貨老婆”,衝上熱搜。


4月19日。

有網友爆料:

平均5米就有一家的茶顏悅色也要排隊。


7月。

多家媒體報道茶顏悅色“跨城代購”現象。

有代購表示每天能接到幾百杯的訂單,代購費600元起,單買一杯也能代購,凡是長沙高鐵站能直達的城市都能代購。

11月。

茶顏悅色因爲臨時關閉長沙78家門店衝上微博熱搜。

當時。

茶顏悅色曾發微博解釋:

最近在長沙密集布點的區域有些門店臨時閉店了。主要原因還是疫情反覆下,高密度布點大家都喫不飽了。

並表示:

未來,一些密度過高的區域臨時閉店將是常態。

再然後。

就是此前的“薪資內亂”事件了。

我不否認:

從一家不到30平方米的小門店做到全國500多家門店,8000名員工,200億估值,茶顏悅色確實很光鮮。

但在“光鮮”之下。

茶顏悅色不專注於產品、渠道和促銷,反倒大搞低俗營銷、飢餓營銷、文化“洗腦”。

排隊文化病入膏肓也就罷了。

居然玩起了奶茶代購。

就像風雲學會@陳經 說的,這就是消費PUA。


這些也就罷了。

畢竟產品沒做好,還可以靠營銷炒作。

開店關店也不過是一種營銷戰術。

但把企業文化搞成這樣,把員工都得罪了的企業,不得不說,茶顏悅色還真頭鐵。

就這。

茶顏悅色高管自成一派也就罷了。

居然還有臉責怪員工不能和老闆共情?


大部分人第一次瞭解到茶顏悅色?

很有可能就是因爲它一次又一次出格的營銷。

雖然茶顏悅色還沒做到阿里巴巴的規模,但是呂良已經悟透了馬雲的“福報”。

三位高管上場在7000多人的羣裏沒吵過員工。

所思所想居然不是幡然醒悟。

而是翻臉不認人。

轉頭就濫用權力“辭”了78人。

我們知道現在餐飲難做,前不久海底撈剛剛關了300家門店。

但是茶顏悅色在全國有近500家店,對外投資8家公司,7家全資子公司之一長沙茶悅你我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又在在長沙市已投資成立超470家全資子公司,其中170家茶顏悅色相關飲品公司成立於今年,佔比超36%。

此外。

茶顏悅色直接及間接持股超600家公司,其中近570家爲全資控股公司,分佈長沙、武漢、常德等地。

這大好的江山,有分員工一點麼?

合着。

你就只能共患,不能同甘?


茶顏悅色高估了自己?

最近。

互聯網大廠都在裁員。

7月。

騰訊部門領導就已經口頭髮出裁員預警,表示今年因爲業績不好會裁一波人,讓大家都做好準備。

9月。

張楠在OKR中,明確寫着要“去肥增瘦”,過去一年,字節跳動擴張太快,在全球有十幾萬員工,造成了大量人員冗餘。

12月。

愛奇藝被媒體報道稱正在裁員,裁員比例在20%-40%之間,裁員補償暫按N+1發放。

快手北上廣深的商業化團隊將在年底前完成轉型,部分業務線被取消,而剩餘業務線將在年底搬到杭州,“搬家和離職之間,二選一”。

除此之外。

包括阿里、百度、滴滴、蘇寧、攜程、瓜子車、水滴籌等知名大廠都在裁員。


很顯然。

在企業經營遇到問題時。

相比於減薪。

企業裁員才更符合資本、組織和大多數的利益。

因爲裁員一方面可以精簡人員架構,還可以震懾並對在職人員釋放出部分善意,在企業看來,雖然裁員需要支付賠償金,但至少相對公平。

只要小規模低調行事。

甚至能夠促進企業新陳代謝。

相對而言。

企業減薪雖然能夠繼續維持企業規模野蠻生長,直觀減少員工成本開支,但這卻會破壞大多數人的利益平衡。

對於員工來說,幾百塊的漲薪不見得有多高興。

但是幾百塊的降薪,是絕對會痛入骨髓。

更別說。

茶顏悅色這羣高管“把人賣了不說,還要他們感恩戴德”?


那麼。

茶顏悅色爲什麼不選擇屬於少數人的裁員,而選擇面向大多數的減薪呢?

這很可能和它企業內部慢慢變質的文化有關。

太依賴營銷話術的它。

還真以爲是一臺沒有感情的機器。


最後。

我們再聊幾句。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