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 - 草稿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 ;長安;休養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漢武帝鞏固大一統王朝;公元9年,外戚王莽建立新朝,西漢滅亡。

文明: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司馬遷《史記》

一、漢高祖劉邦:休養生息政策內容:“兵皆罷歸家”;鼓勵耕織;輕徭薄賦

結果:經濟逐漸恢復,社會局勢穩定。

劉盈  公元前195年繼位

劉恭 公元前188年繼位

劉弘  公元前184年繼位

二、漢文帝(前202-前157年,名劉恆,漢高祖第四子,在位23年)、漢景帝(前188-前141年,名劉啓,生於代地中都,是漢文帝劉恆的長子,西漢第六位皇帝,  公元前180年繼位,在位16年。劉啓在位期間,削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儉治國,發展生產。他統治時期與其父漢文帝統治時期合稱爲文景之治,併爲其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基礎,完成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

文景之治:

內容:進一步推行休養生息政策(提倡認農爲本,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以德化民”,廢除酷刑,勤儉治國)。

影響:政治清平,經濟發展,人民生話安定,國庫充盈,國力增強。

三、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年,漢景帝中子,在位54年,西漢王朝第七位皇帝,偉大政治家,開創大一統局面,西漢王朝進入鼎盛時期。於前140年定年號“建元”,中國開始有了年號)

1.漢武帝鞏因大一統王朝:

政治:頒佈“推恩令”(主父偃建議);削爵、奪地、除國;建立刺史制度。(鞏固了中央集權)

思想文化:(董仲舒建議)罷黜[ chù ]百家,尊崇儒術;在長安興辦太學(教材:《詩》《書》《禮》《易》《春秋》);儒士進入各級政權機構。(提高儒學思想地位)

經濟:統一鑄五銖錢;鹽鐵專賣;在全國統一調配物資,平抑物價。(增強了朝廷的財力)

軍事:

北擊匈奴:匈奴統一蒙古草原;漢武帝組建強大騎兵反擊匈牧;前119年,漠北戰役,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匈奴無力再與西漢對抗)

2.張騫通西域:

西域範圍:狹義指陽關和玉門關以西,蔥嶺以東的天山南北地區,即今新疆地區。

廣義還包括中亞、西亞、印度半島、歐洲東部等廣大地區

第一次(公元前138年)

背景:漢武帝反擊匈奴。目的:聯絡大月氏[ dà yuè zhī ]夾擊匈奴。結果:瞭解西域。

第二次(前119年)

背景:漢瞭解西域,控制河西走廊。

目的:聯絡烏孫夾擊匈奴,加強漢與西域的聯繫。結果:溝通西域。

意義:一方面促進了漢與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來,密切了漢與西域的聯繫,漢朝設立了西域都護府,對西域地區進行有效的管轄;另一方面開闢了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3.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長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亞、西亞—歐洲。

海上絲綢之路:東南沿海—中南半島—馬來半島—馬六甲海峽—孟加拉灣—印度半島、錫蘭(今斯里蘭卡)

意義:是古代東西方往來的大動脈,對中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貿易與文化交流,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4.對西域的管理

公元前60年,西域朝廷設置西域都護。都護府設烏壘城(今新疆輪臺)。

管轄範圍:新疆及巴爾喀什湖[ bā ěr kā shí hú ]

以東以南的地區

5.歷史鉅著《史記》

作者:司馬遷

體例:《史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內容: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的史事。

評價:他公正記事,愛憎分明,秉筆直書,對中國史學產生深遠的影響(史學價值)。《史記》文筆優美,所記人物形象生動,在文學史上也有崇高地位(文學價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