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喜每日三件事覆盤 15/29天

1.健身:10分鐘✔️

🧘♀️

2.專注:15分鐘✔️

察覺:走路專注。關注呼吸和走路上。

3.技能:30分鐘✔️

主題:拖延。

1、我們都有拖延基因。

我們人類頂着一顆非洲稀樹草原舊石器時代的大腦和情感系統,從同質化的小型熟人原始社會,進入了異質化的大量陌生人聚居的現代社會。

在我們老祖宗那裏,也許懶惰和拖延並不是壞事——“太過好動、做很多計劃、沒事衝擊舒適區”是件很危險和消耗熱量的事——“吃了就躺倒、明天的事明天再說”是個不錯的生存策略。

進化心理學認爲,現在我們定義的 “拖延”基因——過去某個時段肯定保護過我們。

但是我們頂着這個大腦進入今天的 “永遠在線、隨時干擾、信息過多,思想變淺” 的現代互聯網社會,問題就來了。

2、現代社會是拖延誘因。

在多變化,多線程,多協作的現代社會,我們經常需要調整進度——或提前,或推遲,其中那些後果有害又沒必要的推遲——“拖延”就開始了。

現代社會有許多強化拖延的陷阱:

專業分工:這種分工讓我們只見磚頭,不見金字塔,難以從自己的工作中體驗到成就感和吸引力。

複雜系統反饋緩慢:許多任務需要很長週期,才能看到成效,反饋不及時;正是因爲這樣,我們很容易陷入“小完美”,而看不到“大完美”。

商業社會關注結果:重結果輕過程的評價與淘汰機制,讓我們爲成果患得患失,很少能體驗過程之美。

網絡隨時提供吸引力:當我們有逃避眼前任務的衝動時,網絡馬上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庇難所:微博、微信、淘寶、遊戲……

天生基因加後天沃土——拖延現象就成了現代人爆發性增長的“通病”。一旦我們自己還把這種狀況妖魔化,認爲是 “自律失敗” 、 “意志力不足” 的結果,隨之而來的壞情緒反而更傷害自己,更加拖延。

基因、社會誘因和自我評價互相作用,拖延症就像乾柴烈火遇到大風,越演越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