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內卷

        “內卷”是近年來的網絡熱搜流行語,原指一類文化模式達到了某種最終的形態以後,既沒有辦法穩定下來,也沒有辦法轉變爲新的形態,而只能不斷地在內部變得更加複雜的現象。

        這種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或“被自願”競爭,促使同行間變相付出更多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從而導致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現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貨膨脹”。

        下面這段小故事,就生動地說明了什麼叫做內卷:

        在一個小鎮上開了一家賣衣服的小店,這個小店每天早上9點鐘開門,下午6點鐘關門,中間休息一個小時,每天營業七個小時, 每週五天。

        暑假時,老闆會抽空陪老婆孩子去南方度假。寒假時,老闆也會帶着老婆孩子去北方滑雪。

        小鎮上的人口數量沒什麼大的變化,供需也一直處於平衡的狀態。

        突然有一天,小鎮上又開了一家賣衣服的店,老闆人特別勤快,每天早上7點鐘開門,中午不休息,一直開到晚上11點鐘才關門。不過週末,不度假,全年無休,生意自然好過其他店。

        以前小鎮上的上班族只能下班後纔有時間去逛街買衣服,自從這個店開門以後,小鎮上的人隨時都可以去。

        這麼一來,大家就都不去其他店了。

        眼瞅着所有的人都跑去新開的小店買衣服,原來小店的老闆也開始着急了,他也來模仿着勤勞的老闆工作,早上7點幹到晚上11點,就這樣,營業額又慢慢恢復到以前了。

        一直以來,小鎮上的人口變化不大,人們對衣服的需求量也基本穩定,但因爲那位勤勞的老闆的到來,所有人工作時間都延長了,收入卻還是和原來一樣。

        不僅如此,因爲店老闆都延長的工作時間,娛樂的時間自然就少了,光顧休閒娛樂場所的次數也少了,那些休閒場所的生意自然也就越來越差了。

        總體來說,小鎮上不但生意沒變好,反而越來越差了,而且每個人也越來越苦,這就是內卷!

        用一般的理解,內卷講的就是每個人越來越苦,但總產出並沒有任何的變化。


        人,是很容易被內卷的,當看到別人努力時,會感到焦慮,並不由自主地想要在對方的行業上去較勁,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貫穿了我們的一生。

        校園時代,當看到同學報補習班時,不管對自己有沒有用,也去報一個;職場生涯,當看到同事加班時,爲了表現積極姿態,沒事幹也要裝模作樣;業餘時間,當看到別人考證時,不考慮自身需不需要,耗費精力也要去考。

        因爲比較,所以我們人類進步非常快 。但是如果比較讓我們產生了被內卷以及焦慮的情緒,就建議不要總是與別人進行比較,而是應該適當地放鬆自己。

        不必仰慕別人,自己亦是風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擁有不同的閃光點。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要將目光放在自身的發展上面,找出自己的短板,再加以補充。堅定自己的目標,不要被外界打擾。也不要用自己的業餘愛好,去挑戰別人的專業素養。

        最後,給大家講一則笑話,輕鬆一下:

        “怎麼樣才能避免內卷?”

        “讀書!”

        “爲什麼?”

        “因爲讀書破萬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