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無善惡

 

孟子:“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善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原文
荀子:“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僞也。

  故枸木必將待檃栝、烝矯然後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古者聖王以人性惡,以爲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爲之起禮義,製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始皆出於治,合於道者也。今人之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爲君子;縱性情,安恣睢,而違禮義者爲小人。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僞也。” (原文)

 

孟子認爲,善惡之心,人皆有之”求則得之,舍則失之。”,認爲本性中的善與惡是我固有之”

荀子認爲,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認爲人性本惡,需要師長法治來糾正才能成爲 君子,而非小人

 

我則不完全贊同他們的觀點,我認爲“人性本無善惡,但是外部塑造了人的善與惡”,且聽我論證:

1. 利己”是人性的基本底色。趨利避害是所有生物能夠得以生存的本質基礎,“利己”植根與人類的基因。如果全人類只有一個人,“利己”沒有倫理沒有所謂善惡,我們說的善惡通常是說“對他人”的善惡。因爲自己“利己”而阻礙他人實現“利己”,我們稱之爲惡;因爲考慮到他人的“利”而適當做出讓步,我們稱之爲善。這麼看來,“利己”是自然的,是客觀和道德中立的,能夠懂得 “克己復禮” 的人爲“善”,反之表現爲 “惡”。

2. “愛人”是後天習得的人性,而“共情能力”是“愛人”的基礎。一個個體最先接觸到的愛通常來自家庭,愛的初體驗讓個體體會到“愛人”的喜悅感動並慢慢漸漸去學習“愛人”。一個“博愛”的人,當然也是 “利己”的,只是應該會懂得適當地不那麼 “利己” 。

故,人性本“利己”,本無“善惡”,是外部(家庭環境,社會文明)塑造了個體的“善惡”。

 

人的生存是離不開羣體了,這就對人的善惡提出了要求。既然個體善惡是由外部塑造,那麼,所有教人向善的學說都對發掘和引導人的善是有所幫助的。

因此,我們應該推崇學習像《三字經》這樣包括了 “仁,義,誠,敬,孝” 的向善的經典: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

 


本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ensonLaur/p/16466274.html

類似觀點相關文章:

傅正山 孟子對“人性本善”的論證   https://www.jianshu.com/p/91e4c6167376

錢寧:人之初, 性本無...    http://newsxmwb.xinmin.cn/2017/05/10/31017754.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