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1000+份简历,我蚌埠住了

简历看到吐是什么感觉?

业务增长,伴随着人员规模的扩张,由于需求比较紧急,两个月的时间筛选了近千份简历。

粗略测算了一下,每个环节的转化率基本在10-20%之间。

不知道在HR眼中,这个转化率是高是低了,直接上漏斗图:

一、“简历筛选”到“有效简历”环节

简历来源一般有以下渠道:

猎头公司、人事推荐、自己检索、朋友推荐、自荐等。

常用第三方平台:

BOSS/猎聘/51Job/智联/拉勾/脉脉等

从上述数据看,简历筛选阶段我们大概过滤掉了80%的简历,有哪些原因呢?

人员相关

        1、学历

不同岗位的起始要求不一样,一般统招本科起,本科以下、非统招等条件可能会筛选掉一部分。

另外也会有一些学历造假的简历,学校查不到,官网不带edu,学校网站提供学历查询入口等。

         2. 专业

最好是与岗位相关的专业,不相关的一般是转行到此行业,比较容易筛选掉。

        3、年龄/性别/婚姻情况

隐性要求,IT行业一般35岁是个坎。

        4、户籍与居住地

户籍:不得不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性格还是很有地域特色的。

现居住地:主要考虑通勤时间。

        5、薪资

个人期望与公司支出的匹配度

         6、稳定性

跳槽频率,离职动机等。

        7、自我认知

对岗位对个人的认知与定位。

        8、上家公司信息

了解上家公司业务方向,另外一些明显就是外包性质的公司会过滤掉。

能力相关

        1、技术

使用的技术与招聘岗位的匹配度,是否涉及必须的一些核心能力。

比如工具应用、专项测试技术等。

        2、业务

是否有同行业或相关行业经验,偏差较大的话,后期转化成本也较大。

特别是一些跨度较大的,比如软件测试与硬件测的差异。

        3、个人成长

学习能力,岗位晋升,资格证书,工作质量,同事评价,沟通协作。

其它

        1、简历整洁性

相比于word,pdf版的简历的视觉更好些,word经常会有一些兼容问题,导致排版异常不直观。

        2、细心程度

错别字、语言表达不顺畅、英语专有名字首字母未大写等。

        3、时间基线

工作成长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二、“有效简历”到“预约面试”环节

  1. 联系不到或提供了错误的联系信息
  2. 已经找到工作,不考虑了
  3. 暂时不换工作了,只是挂着看机会
  4. 沟通表达不畅
  5. 人不在当地,不能按时参加面试
  6. 对简历中的内容无法有效陈述

三、“预约面试”到“到面”环节

  1. 已经找到工作
  2. 老公司挽留,不离开了
  3. 未能联系到,事后也没有与人事沟通
  4. 临时有事,无法参加面试
  5. 其他原因,距离,天气,心情等

四、“到面”到“面试通过”环节

  1. 能力与年限不符
  2. 能力与岗位不符
  3. 与简历描述差异太大
  4. 沟通表达不畅
  5. 性格突出,与团队不符
  6. 不诚实,借口多

五、“面试通过”到“入职”环节

  1. 平台吸引不大,有更好的平台
  2. 面试环节对公司印象不好
  3. 薪资没谈拢
  4. 体检没过
  5. 背调没过
  6. 有其它考虑
  7. 入职相关资料无法提交

从简历筛选到成功入职,中间有很长一段路,如果想走得更远,就要用心准备,不做无准备的面试。

另外,与能力相比,诚实更重要,所以,一定不要造假:

  • 学历造假
  • 年龄造假
  • 毕业年限造假
  • 项目经验造假
  • 工作经历造假
  • 薪资流水造假
  • 上家公司可能也是假的

公司能够接受你沟通表达、工作能力有瑕疵,但对弄虚作假,所有公司都是零容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