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红尘 海海人生

“人生海海”,是说生命的深广,“不过尔尔”是自我救赎。很多时候,生命比一片叶子还要轻薄;当然也有生命,能经得起岁月的车碾,浩荡磅礴。

来这滚滚红尘走一趟,带不来的肯定也带不走,不过是停歇几日,终究会像水一样流走,会留下什么呢?有几人能知?也许要看茫茫人海,你曾为谁停留,又为谁守候。

读完麦家的《人生海海》,脑子里蹦出四个字:人间值得。书里形形色色的人编织着深深浅浅的故事,挑起千头万绪。不过,想来想去,寻来觅去,惟求心安而已。

小瞎子是个心里住着恶魔的人。上校为了保住自己的秘密,割掉了小瞎子的舌头,挑断了他的手筋,让他变成了一个废人。父亲为了上校无数次偷袭小瞎子,打得他惊恐难安。小瞎子的父亲死后,他的生活彻底没了着落,上校接济他,父亲拜托“我”给他找医生,爷爷可怜他。与其说这是善念,不如说是为了心安。

林姨是上校的战友,也是上校的妻子。她和上校一样,都是苦命的人。小时候,她们一家惨遭日本人的杀害,唯独她受到了上天的赦免。她要强,立志要上战场。后来,她做了护士,如愿上了战场。躲过了枪林弹雨的她没有躲得过人生的灾难。她误解了自己深深爱着的人,被坏人利用的她毁灭了自己的爱人。杀敌一千,自毁八百。她的心已经死了,她用这种同归于尽的方式摧毁了生活中最后的希望,也结束掉她一生中短暂的美好时光。“我要为死去的人活着,不然没有人记得他们了。”这样的活牵强而又倔强。当她得知上校被逼疯后,毅然地接走了他。悉心照料、无微不至。与其说这是爱恋,不如说是为了心安。

后来,林姨跟上校真的在一起了,她才明白自己恨的人从来没有伤害过自己,而真正伤害自己的人反倒渔翁得利。那一刻,她重新死了一次。她用余生偿还了自己因误会对上校造成的伤害。像照顾孩子一样,她倾尽了所有力气,直至上校死去。她的使命已经完成。作为麻醉师的她用自己的专业结束了生命。读到最后,我一点儿也没有惊讶和悲伤。可能,追随就是她的归处。

爷爷是心气特别高的人,为了自己活得清白悄悄举报了上校。这个世界哪里有不透风的墙啊!他的行为像捅了马蜂窝,遭到了全世界的厌弃。心难安的爷爷在自我的折磨中很快死去。人生无常,心安之所,即是归处。

相由心生,境由心定,心是一切的本源。坏人是无心的吧。因为有心就会心酸、心疼,有心才会调整心绪心境。心痛、心爱、心安、心烦就是人间真味。坏人是没有这些烦扰的,他们不会将心比心,也不可能于心不忍。比如,小瞎子。他眼不瞎心瞎。做尽了坏事依然可以没心没肺地活,他是这个世界存在的物。周围的人不是原谅他,而是接受他。就像,你没有办法对绊倒你的石头动怒,更不会为突然降临的暴雨飓风耗尽力气索赔。

如果没有办法消灭他,那就废了他。只要他失去作恶的能力就行,至于他是不是仍然开心地活着,就不用在意了吧。我们常常希望上天能代表我们去惩罚他永世不得幸福。但是,如果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也失去了再害人的能力,那些在意就会化为愤恨和心塞。何苦要把别人的罪过绑架在自己身上呢?

当然,也有藏起来的坏人依然像蚊子一样,消化完能量就要叮你一口,然后飞走了,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混在人群里,就像树叶混进树叶里,你找不到也分不清。比如伤害林姨的人。兴许,他们就像蚊子一样,撑得太饱会自动死去吧,也或许,他们一生都是在痛苦之中饱受煎熬,不过我们不关心。他们没有心,那就不可能心满意足,也永远不会有心安的幸福吧。

我以为,上校是最心安的人,他最幸福。做医生,他果断勇敢;对乡亲,他仁慈、宽容。上帝给了他丰厚的馈赠,上海阿姨守护他到死,父亲念他一辈子,老保长为他两肋插刀,在乡亲们心中是有分量的传奇。

这个神话一样的人物,放在今天或许是学神、总裁。13岁拜师学木工,三年就学成,做了木工老板。被拉去打仗,无师自通学会了手术,成了技艺高超的“金一刀”。做特务被日本人抓住成了玩物,却也是无可替代。日本投降后加入解放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他的人生是大写的“人”,磊落堂正,是非分明,处乱不惊。现实生活中会有这样完美的人吗?也许有,虽然我没有福气遇到。何况,就算他摆在我面前,估计我也没有什么慧眼能识珠。

“爱人是一种像体力一样的能力,有些人天生在这上方面肌肉萎缩。”上校是个具有爱的超能力的人。

人是在被爱中学会爱人的,也会在冷遇中丧失爱的能力。我得到的爱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但却常常有种无力感。不善于表达情感,偏偏有颗敏感细腻的心。词不达意,言不由衷。没有力气去爱的无力感比没有爱的能力更让我沮丧。我认为爱是需要精准表达的。像爷爷深切地爱着父亲,像父亲仗义地支持朋友,像上海林阿姨为了一个人愿意承担生活的苦难,像“我”在绝境中昂扬着头,像“我”的两任妻子全心全意地去爱......但是都不及上校,从来不吝惜自己的力气,无论是在枪林弹雨中还是身陷恶毒人心的泥淖,都冷静自持,心怀悲悯。

具有爱的能力的人应该是用心开垦过生命的人,只有容纳了万千河流的心,才懂得风平浪静的内在力量。上校一定熬过、挣扎过、绝望过,所以,除却生命以外的狂澜都难动其声色。只有沉到生活的最低处,才对生命的点点微光都视作珍馐。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本小说是阿玲送我的生日礼物,在书架上落了三年灰。翻开一本书,需要一个契机。这本书跟别的小说不大一样,就像听麦家在讲一个故事,一个别人家的故事。一直都是转述,转述他偷听来的离奇故事。刚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很淡,很难沉浸下去。但常常能从字里行间中发现惊喜,就像蚂蚁在途中遇见了糖粒。我发现,麦家喜欢用比喻句,这些比喻句都是从土地长出来的,就像地里的苞米一样富有生命力。比如:“死亡像悬在猪圈椽子上的一张破蜘蛛网,看上去摇摇欲坠,似乎马上要掉落,却总不掉落,甚至挂得越来越牢。”

“敌人像风一样,在弄堂里穿来穿去,去了又来,一波一波的,一阵一阵的。”

“人像稻子一样被一片片割倒。”

“一堆事,像疹子一样发出来,日子再长也不够用。”

村里的山山水水,春夏秋冬在他的笔下都蕴藏着生命与情味。他说羞愧是有重量的,夜色是有形状和味道的,幸福不是养别人眼的。这些语言充满诗意和哲思。

读到最后,居然寻出一种曲径通幽的妙处。或许,这就是海海人生吧,不到落幕都不会知道最后的最后是怎样的结束。

书的最后说:“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我想,没有完美的小说,合上书还让人回想的就是好小说。

茫茫人海,谁能走进你的生命中来。

人生海海,生命停留处都值得记录下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