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幫人的方式去求人,用付出的方式去進步,成全別人,成就自己。

我們經常聽到身邊有人談境界、談格局,那麼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境界”或者“格局”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在課堂上舉過一個生動的例子,有一段著名的故事叫“三讓徐州”,這個故事的過程我們不講,我們只講最終呈現的結果:陶謙把徐州的管理權交給了劉備。他沒有交給兒子,沒有交給侄子,沒有交給班子成員、革命戰友,但是他把管理權交給了外人劉備。

實際上無論是曹操、劉備、袁術、呂布,他們都想得到徐州,但從結果來看,曹操用30萬大軍打了兩年也沒有拿下徐州;劉備兵微將寡,但是他在很短時間之內就得到徐州了。原因很簡單,劉備用幫人的方式求人,他懂得爲別人努力付出,當他成全陶謙,爲陶謙付出的時候,這老陶一感動,把徐州就給他了。

很多歷史經驗給我們證明了一個基本規律:有些事情用索取的方式一輩子也做不成,但是用付出的方式一轉眼就可以做成。在中華文化當中有一個說法,叫“種福田”,意思就是說力所能及範圍之內,儘量多做一點幫助別人的事情,爲自己將來積功德、積福。

我們可以看到在三國故事當中,劉備就是一個擅“種福田”之人。實際上從更大的範圍來看,無論是曹操還是孫權,他們都要發展生產,改善民生,他們都要安頓流民,開墾土地,讓自己治下的老百姓一天一天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這個其實都是在“種福田”。

歷史經驗證明,一個王侯將相之家,如果不“種福田”的話,那麼它的結局就會比較悲慘。所以說在爲人處事過程中,能懂得付出,成全他人,從長遠尺度看,叫做“廣種福田,納福避險”;從眼前尺度看,叫“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講個真實的例子,當初我剛開始讀博士的時候,遇到過一個碩士的小師弟,他在寫畢業論文遇到了一道坎,他的論文要使用一些非參數統計的模型或方法,但是他在這方面就比較薄弱,所以就向我求救。

因爲在溝通過程中,聽過我講相關的知識,覺得我還挺擅長的。實際上我在這方面研究的也不太深入,但是看到師弟寫論文緊張焦慮的狀態,就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幫他。

結果在幫助他做相關的分析研究的過程中,我對非參數統計的相關知識也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和掌握,等到我自己在博士學習過程中進行後續研究的時候,這些知識都用上了。

好多年以後,他已經工作了,結婚了有孩子了,某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們倆又見面了。他非常感慨地握着我的手說,趙師兄要感謝你當初給我的幫助。

當時我就對他說,也要感謝你對我的幫助和成全。他就搖搖頭說,師兄你真不用這麼客氣。其實我不是客氣,我說的是一句實話,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確實自己得到了成長。從這個角度講,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幫助他人,成全自己。

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也可以巧妙的利用這個規律。如果你覺得有一個知識點你掌握的不牢,你就跟別人去分享,你給別人講明白了,然後你自己掌握的就肯定更牢固了。

在講座結束之後,有一個聽講座的人問我,老師在講座過程中講了很多金句,有很多知識點,請問一下我應該如何能快速的把這些都掌握、都轉化成自己的行動?我給他的建議:你把你認爲有價值的內容都提煉出來,然後去給別人講一遍,當別人聽懂了聽明白了,你自己也就真正掌握了。

蘋果我有一個,我給你了,我就沒有了;知識我有一個,我給你了,我自己才能真正的擁有。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學習過程本身就證明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成全別人,成就自己”就是這個道理。

職場也是這個道理,員工來上班,想的是拿;而領導來上班,應該想的是給。員工想的是今天我來上班,我能得到什麼回報?而領導想的應該是今天我來上班,我能給大家帶來什麼,給員工帶來什麼,給客戶帶來什麼,給投資人帶來什麼,給社會國家帶來什麼?當你這樣一想的時候,那思路和格局自然就有了。

說到這兒我們做點小總結,如何理解境界或者格局?

一句話:用幫人的方式去求人,用付出的方式去進步,成全別人,成就自己。

——摘自趙玉平老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