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经历(实践),沉浮(转化),唵(圆融)

悉达多对佛陀说,佛陀的教义很好,无懈可击,但是他之所以没有像他的朋友果文达那样,听了教义就决定皈依,是因为他羡慕佛陀可以有这么丰富的经验,从而得出无上智慧。

但,这智慧再好,也是佛陀的经历,而不是他的,他可以从先人智慧中得到启发,但是永远不可能和先人的智慧完全融为一体,因为知识可以传递,而智慧不行,非得自己去体验一番才可以。智慧是很私人的。

如果只是推崇他人的智慧,就像是2D电影,很平面,很平淡的看完一个故事而已,但如果是自己去经验来的智慧,那看的就是3D4D,甚至5678D的立体电影,是心领神会的。又好像解题,老师演练的或者教辅工具书上演练的解题过程,就算你看会了,那也只是会了,如果不亲自动手解一遍,怎么有那种亲身体验的真实感。所以他决定出发,用自己的实践,去获得自己的开悟,自己主动吃进嘴里的才可能化成自己的营养,被动食入,只怕吸收有限或者营养不良。

于是,悉达多从青年到老者,他经历(实践)了财富,权势,情欲,开始清高轻蔑众生,渐渐身体感到匮乏,忘记了来时路,灵魂变得沉重,在中年,他开始脱出,离开酒香肉臭,拜一位船伕为师。

船伕没有极高的教诲,但是为人简单,善于倾听,悉达多又找回些许宁静。

然而他曾经的情人带着儿子到来,再次打破他的宁静,再次被俗世牵引,他羡慕众生可以尽享天伦,而他不行,他执念,他追逐,儿子逃离,船伕叫他放手,让孩子自己行走。(到此,他完成了生命的数次沉浮)

依旧孑然一身的悉达多,回到那条河边,像往常一样倾听河流,当嬉笑怒骂声在他心里圆融成一声“唵”,他彻底开悟,一切都是好的,没有绝对好坏,它们不过像化学物质一样,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正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心无挂碍,无有恐怖”罢了(这就是体验了最后的圆融——唵)。就此故事结束。

书的篇幅很短,不过150来页,写得不是佛陀的故事,就是一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的事情而已,只是差别在于,有的人可以脱离开悟,活的轻松潇洒,有的就只能在俗世的障眼法中不断沉浮。

写到此处,突发灵感,我们知道的是释迦牟尼的名字是乔达摩·悉达多,书中佛陀的名字就叫乔达摩,而主人公叫悉达多,是不是也可以这么理解,乔达摩是已经了悟的过去,悉达多是还要继续体验的下一阶段;又或者乔达摩是高级层面的自我,而悉达多是在俗世体验了悟正理的肉身,当悉达多了悟之后,也会完成与佛陀的皈依,记起自己的本质,与世界万事万物完成最后的圆融。

说了这么多,那要说这书读来有什么用?那是要亲自去读一读,篇幅不长,《悉达多》是乔达摩。,而我们就是悉达多。“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