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達多》——經歷(實踐),沉浮(轉化),唵(圓融)

悉達多對佛陀說,佛陀的教義很好,無懈可擊,但是他之所以沒有像他的朋友果文達那樣,聽了教義就決定皈依,是因爲他羨慕佛陀可以有這麼豐富的經驗,從而得出無上智慧。

但,這智慧再好,也是佛陀的經歷,而不是他的,他可以從先人智慧中得到啓發,但是永遠不可能和先人的智慧完全融爲一體,因爲知識可以傳遞,而智慧不行,非得自己去體驗一番纔可以。智慧是很私人的。

如果只是推崇他人的智慧,就像是2D電影,很平面,很平淡的看完一個故事而已,但如果是自己去經驗來的智慧,那看的就是3D4D,甚至5678D的立體電影,是心領神會的。又好像解題,老師演練的或者教輔工具書上演練的解題過程,就算你看會了,那也只是會了,如果不親自動手解一遍,怎麼有那種親身體驗的真實感。所以他決定出發,用自己的實踐,去獲得自己的開悟,自己主動喫進嘴裏的纔可能化成自己的營養,被動食入,只怕吸收有限或者營養不良。

於是,悉達多從青年到老者,他經歷(實踐)了財富,權勢,情慾,開始清高輕蔑衆生,漸漸身體感到匱乏,忘記了來時路,靈魂變得沉重,在中年,他開始脫出,離開酒香肉臭,拜一位船伕爲師。

船伕沒有極高的教誨,但是爲人簡單,善於傾聽,悉達多又找回些許寧靜。

然而他曾經的情人帶着兒子到來,再次打破他的寧靜,再次被俗世牽引,他羨慕衆生可以盡享天倫,而他不行,他執念,他追逐,兒子逃離,船伕叫他放手,讓孩子自己行走。(到此,他完成了生命的數次沉浮)

依舊孑然一身的悉達多,回到那條河邊,像往常一樣傾聽河流,當嬉笑怒罵聲在他心裏圓融成一聲“唵”,他徹底開悟,一切都是好的,沒有絕對好壞,它們不過像化學物質一樣,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正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心無掛礙,無有恐怖”罷了(這就是體驗了最後的圓融——唵)。就此故事結束。

書的篇幅很短,不過150來頁,寫得不是佛陀的故事,就是一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的事情而已,只是差別在於,有的人可以脫離開悟,活的輕鬆瀟灑,有的就只能在俗世的障眼法中不斷沉浮。

寫到此處,突發靈感,我們知道的是釋迦牟尼的名字是喬達摩·悉達多,書中佛陀的名字就叫喬達摩,而主人公叫悉達多,是不是也可以這麼理解,喬達摩是已經了悟的過去,悉達多是還要繼續體驗的下一階段;又或者喬達摩是高級層面的自我,而悉達多是在俗世體驗了悟正理的肉身,當悉達多了悟之後,也會完成與佛陀的皈依,記起自己的本質,與世界萬事萬物完成最後的圓融。

說了這麼多,那要說這書讀來有什麼用?那是要親自去讀一讀,篇幅不長,《悉達多》是喬達摩。,而我們就是悉達多。“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