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教師如何設置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引領着教師的教學行爲和學生的學習實踐,教師只有明確教什麼,才能準確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合理安排教學流程,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落實,如何精準定位語文教學目標,提高其針對性和有效性呢?我認爲,對於語文課程標準的深刻理解,對教材文本的深入解讀,對教材編寫思路的深層次思考,對班級學情的準確把握,是精準定位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真實學習的關鍵。

要想讓語文學習真實發生,教學目標的設置就必須體現語文學科的性質和語文學習的規律,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其最主要的特點。因此,語文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必須聚焦語言文字運用,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創造、文化自信,也都是以語言運用爲基礎的,語文教學應以語言和思維訓練爲核心,語文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處理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流程的過程中,要圍繞語文、語言兩個關鍵詞進行,要致力於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如此,制定教學目標,語文學習纔可能是真實有、效的,語文的學習纔有能真實發生。

語文學習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具體到課堂教學中,語文學習就是學生理解和把握文本的過程,文本是語文學習的對象,是教師實施語文教學的主要依託和載體,文本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體。教師對文本的個性解讀質量,影響甚至決定教學目標的方向,從而影響甚至決定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因此,精準確定教學目標,教師首先要熟知文本內容,準確解讀文本,從語文學科的屬性和語文學習的規律上分析文本,確定教學重難點,設計教學流程,從而實現“文本解讀——目標確定——教學設計——教學實踐”的轉化。如此,教師才能爲學生學習語文搭建好的支架與平臺,學生的語文學習才能真實發生。

語文是一門系統性的學科,學生的學習也應該具有系統性。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既具有獨立性,又都統一於單元總體教學體系中,語文教學目標不僅要立足於文本,還要體現教材的編寫意圖,尤其是單元編寫意圖。

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採用雙線並行的方式編排單元內容,各個單元的人文主題相對集中,語文要素也有較多交叉部分。每個單元都編排了單元導語,即單元導學目標。在教學功能上,單元導語揭示了單元主題,提示了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等,通過對教材的整體分析,可以看出,編者在編寫單元導語時非常注重該單元與整冊教材,整套教材的有機聯繫。所以說,單元導語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導教、導學價值。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在設計具體文本教學目標時,需先認真解讀單元導語,領悟編者意圖,把所教文章置於單元教學中,再依據單元導語的提示分解所教文本的重點、難點,最後合理制定教學目標,爲學生真實學習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是爲學生的語文學習制定的,教學目標是否科學、有效,主要看是否適合學生,這也是讓學習真實發生的前提。從語文學習的主體角度來看,教師確定的教學目標,實際上就是學生的學習目標,所以,教學目標要充分考慮學情,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基於學情設置教學目標,需要考慮學生對文本語文要素的實際認知水平,對人文主題的情感基礎。以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爲出發點來設計教學目標,才能讓學生的語文學習真實發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