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乱谈

莫言曾讲,写作是很私密的事情。今天是孩子的节日,我在想,没有大人,怎么有小人,小人儿过节,大人也要开心快乐。可许多大人要有顾虑,快乐在心里就足够了。但自己是个喜形于色的性情中人,平时为了显示成熟,总摆出严谨、稳重、矜持的样子,偶尔和朋友到KTV吼几嗓子。因为疫情,歌厅去不了,在家里又怕影响左邻右舍,最多在简书平台上写几句心里话,表面在抒发情感,实际是在寻找疏通心理生理烦闷、忧郁的渠道和方法。

人总要长大,但谁都怀念孩儿时的美好。言语无忌,大人不会计较与追究。行为任性,可以得到宽容和容忍,甚至法律都网开一面。长大成人后,时时为儿时得到的关注与庇护回味无穷,还念念不忘一些美好瞬间,包括做过的过激行为,在人生道路上始终伴随着对儿时到少年后的无尽的思念和懊悔。

人总要成熟,但都有过不成熟的经历和历史。上大学、找工作、买房子、生儿育女……人生一步一步走向老年,走向死亡。人生轮回不过几十年,老了就往原路上退,言语木讷,思维迟钝,像孩子一样喜欢玩耍,斤斤计较,贪吃贪喝。

今天想用孩子般的语言表达一种情感,思维如何变换不到少儿频道。早早听几首儿时唱的歌:《我是公社小社员》《火车向着韶山跑》《螺丝帽》等,闭着眼边听边回忆在舞台上的表演、上学路上你挤我、我挤你的情景。穿着白上衣蓝裤子布鞋,排成队从舞台后面擡脚往台中间小跑,手里拿着小镰刀,头上戴着草帽,脖子上系着白毛巾。真真切切的“社员”形象。五十年过去了,脑海里还不时浮现舞台上的情景,真可谓“过去了忘不了,眼下的记不住”。

给儿女没有时间讲自己的童年生活。孩子没时间问,自己没心情讲。谁知,孙子却喜欢听奶奶和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只要孙女回来,晚上喜欢跟奶奶一起睡。奶奶把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挑有趣又有意义的讲了许多,还把儿女的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有这样的机会,才明白为何忘不了过去的事了。

儿时的伙伴、同学也都老了。见了面自然是讲小时候的事情。并以解密一些臭事傻事来博得大家的笑声,也说出埋在心底的秘密来取乐。由此判断,老人之间的关系走回头路,往少儿时代发展,彼此间言语无顾忌、忘乎所以,想到哪里说哪里,想干啥就干啥,聚堆堆购物、旅游、攀比。

给孩子过节,应送些祝福给孩子。最实惠的祝福就是买东西发红包。当下就这风气。孩子也喜欢买些礼品。买的可心不可心,费脑子费力气,给钱最实惠。这一代人的处世之道就是简单直接。也难怪儿女尽可能不让爷爷奶奶带孩子。

过节了,做点私密的事情庆祝一下。在此胡言乱语几句也是高兴快乐的。愿简书上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像儿童一样,把今天过得开开心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