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2 霾,輕度污染 1℃/10℃


  \large 昨天是冬至,一個喫餃子的節日。公司餐廳是中午準備的手工水餃,白菜肉做的餡子。預先盛好一小碗一小碗的,安排一個人負責分發,想喫的人就自己過去取一碗。喫到最後,我這一桌的三個人碗裏都剩下了一個。
  網上說,這個習俗是爲了紀念“醫聖”張仲景的。張仲景是東漢時河南南陽西鄂人。他曾任長沙太守,後來辭官回鄉去爲鄉鄰治病。其返鄉的時候正是冬季,當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飢寒交迫、因爲缺糧少食個個面黃肌瘦,還有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在冬至那天,醫聖便讓其弟子在東關搭起醫棚、支上大鍋,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煮熟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但我老家膠東地區,似乎對這個節日並不熱衷,冬至要喫餃子也是工作以後才瞭解的事情。每年到這個時候就會聽到家是本地的同事喊:快點幹快點幹,幹完了回家喫餃子。
  豆豆的幼兒園也要搞冬至活動,通知下午3點家長都去報餃子。在幼兒園老師說一句忘兩句的講話後,活動算是正式開始了。爸爸共來了四位自動的結合成一桌,外加一位年紀再大點的奶奶,共五人分到一塊水紅顏色的面,有默契的彼此各展所長,揉麪、壓皮、包餃子的自由發揮、有條不紊,速度一點也不比媽媽們差。孩子們都耐心的在旁邊玩面。左手邊的這位大哥是包餃子的好手,無論壓出什麼形狀的皮都能從容應付,包的又幹淨又漂亮。他的兩個寶寶都在這個幼兒園,一男一女坐在了身側,大概是幸福培養出了他無窮的技能吧。
  餃子包的快煮熟也快,把桌子頭尾相接成一長條,媽媽們還帶來不少別的菜和零食,都擺上了開餐。老師組織家長們玩了一次“搶椅子”遊戲後,孩子們都爭先恐後的圍上來要玩,家長們只好讓位了。
  自從有了孩子以後,所有的節日都是他們的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