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酱面的记忆

县城搬迁不久,本土店铺分分开张,外来商家陆续落户。奉节的消费水平,比一般小县城都高,尤其是餐饮业,更胜一筹。

记得才参加工作那些年,工资几百块,每年还要花几千块钱提升学历,生活过得十分拮据,一块钱,掰成几块钱用,日子过得仍不富裕。进一趟县城,几乎每次都是住在步行街,那间房里放下一张床后,只能转身的小宾馆里,四十块钱一个晚上。吃的,永远是一碗最便宜的小面,因此,小面成了我青春岁月里的一道美食,直到现在,我都会无意中,点一碗小面。后来,有一段时间,温胡子杂酱面开张了,生意异常红火。好几次看到里面川流不息的吃面人,也会忍不住想,有那么好吃吗?尤其是有些人的吃相,嘴里嗦着面,还发出像小猪一样吧咂吧咂的吃面声,没有食欲的,也会忍不住想吃一碗,吃完后,放下筷子,用纸巾把嘴巴边黑黑的酱料一抹,喝一口清汤,汤足面饱的起身给钱离开。我在想,一定要抽个时间,也要去吃一碗这样的杂酱面。

当人的脑海中闪现出这个想法后,意志力随时都不受控制了,感觉,小面已经不能满足我的生活了,我要吃杂酱面。作出决定后,就赶快行动,我怕自己的荷包,现实撑不起理想。那时,温胡子杂酱面已经开了几家连锁店了,我们选择去了洋洋百货后面那家,进门就点了三碗杂酱面,等餐是痛苦的,眼睛的余光总是迫切的看后厨的方向,看到服务员送出来的是别人的面,总忍不住悄悄吞几口口水,漫长的等待之后,杂酱面终于端上桌,我学着他们的模样,用筷子把面杂酱搅拌均匀,然后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也许,好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吃,吃一口,倒点汤,最后活脱脱成了一碗汤杂面了,最终还是没能像其它人一样,吃得津津有味,吃了一半,剩下一半,从此,我的脑海里,关于杂酱面的影子,已经销声匿迹了。

再次吃上杂酱面,是二十年后的事了。这些年来,从来没想过会再吃杂酱面。前两天,灏哥心血来潮,在网上看到一个杂酱面的小视频 ,突发奇想要做杂酱面吃,对于他的想法,我很不屑,因为压根我都不想吃什么杂酱面,但也不想打消他的积极性,管他的,做什么,就吃什么。

杂酱面的精华是杂酱,灏哥去超市买了猪肉,甜酱,豆芽,湿面等需要的材料,回家就开始做酱,当然,还时不时吩咐我干点什么,看似一碗简单的杂酱面,功底却十分了得,剁肉、剁姜蒜、剁豆瓣,切葱花,炒酱,熬酱,费了好一番功夫做出了可口的杂酱。

然后就是煮面,水开后,水里放盐,煮上豆芽,豆芽是杂酱面的灵魂,下锅,煮透,捞出盛碗备用。然后煮面,煮面也很讲究,不能太硬,硬了伤胃又吃不出正宗杂酱面的味道,也不能太软,软了面容易陀,掌握火候,一切刚刚好。碗里稍微打点佐料,然后盛面,舀一勺子杂酱,杂酱上撒上点葱花。看起来,味道很不错,但我还是叫灏哥少煮了一点,吃不完,浪费了可惜。结果,自己打脸了,不到两分钟,我和孩子都要求加一份,一口气,吃完两碗杂酱面。那吃相像极了若干年前,看到别人吃杂酱面的情景。杂酱面还有一个步骤就是一碗清汤,上面丢几颗葱花,油腻的时候,喝上一口汤,感觉倍儿爽。想起多年前,那一碗清汤,我却搅和在杂酱面一起吃了。

如果,还土豪一点,一碗杂酱面还煎个鸡蛋,甭提一番风味了。曾经,因为节约钱,我向往吃一碗杂酱面,结果却没吃出杂酱面的感觉;如今因为一个人,我爱上了杂酱面。

县城的小吃街,好吃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遍布都是,如今却找不到一个符合我不挑食的味蕾,唯独喜欢家里的味道。

县城的消费,居高不下,县城的发展也日趋繁荣,县城的餐饮业更是一片欣欣向荣,夜市通宵营业,早市早早开张,竞争也特别激烈,见证了一些门市换了好多老板,也换了好多行业;也见证了一些经久不衰,仍然门庭若市的商铺。有的人赚得盆满钵满的,有的人倾家荡产的。现代生活的规则就是,要么出彩,要么出局。

商业的繁荣,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新县城搬迁以来,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农村人口大量宜居城市,尤其是高铁的到来,更加促进城市各行各业的发展。县城的西部运动,造就了许多千万富翁,但愿这种发展,是时代的产物,而不是泡沫的缩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