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来历

讲讲“我”的来历。

讲之前,先说一个可怕的事实:欲望越多的人,越穷。因为富,是来自于内心的不缺。

而“我”,正是由千千万万个欲望的小细胞组成的。这个小细胞,想要美;那个小细胞,想要瘦;那个,想要高;那个,想要钱;那个要名,那个要寿,那个要权,那个要爱……

想要的东西越多,“我”就沉重,就容易被牵绊被控制被影响。就像一个想要高飞的鸟儿,它却承载着大量它需要带上的泥土,只能望天慨叹,怪怨身不由己。

其实,那个身不由己,被命运推着浮浮沉沉的,不是真的“我”。真的“我”,茕茕孑立,万般无碍。只是舍不得放下的太多,才让尘世这个“放大镜”,虚幻出来一个“圆润丰盈”的我。

老子曰:不亡者寿。如何能做到不亡呢?无欲无求,不烦不忧,不喜不怒。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当走时走,当住自住。不在事上计较对错,不与人计算长短。

在意识上做减法,少一种愿望“我”便更轻松。当减到没有了一切想要的东西时,“我”就消失了。无我的状态,方为真我。

把那个浮夸得被欲望肿大的我当真了,我们不得自在。没有自在,难免会生成情绪,有了情绪,就想刨根问底:老天为什么如此对我?

真的与老天有关吗?如同自己贪凉吃了许多寒凉的食物,身体应急时产生了大量痰,而因痰排不出去身体出现淤堵而生病,我们能怪痰吗?

搞清楚了“我”的来历,就不用再追问“我”要到哪儿去了。

用《金刚经》一句偈子回答: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方为如来。

六祖慧能言: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心若要做到如如不动,就得向水向土学习。你向水里吐痰便溺,水不怪你脏,独自默默承受。她不是在忍,毕竟“忍”字还有心念在参与,她只当成自然现象。而觉得吐痰便溺是不雅行为的,是人。因而,道可道,非常道。

我们的道,如果不是大自然所尊行的道,那就不是真的道。我们所谓的“道”,是相安无事的法则,是对各自小我欲望加以保护的约定俗成的规矩,是能稳定地让彼此生存下来的策略,是所谓的伟大的人限制我们拔维的枷锁。非常道。

真的道,无我。可做一缕尘烟随风飘荡,可做一滴晓雾顺水而行。来去自由,畅行无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