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见过“羊除草”(就此例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有个成语叫“象耕鸟耘”,相传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出自左思《吴都赋》:“象耕鸟耘,此之自与。”李善注引《越绝书》:“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在现实中生活中,虽未见过象耕,但若驾象犁田定犁得动。至于“鸟耘”,感觉是神话,哪有鸟除草的呢?笔者倒是听闻过、亲睹过“羊除草”之事。


在秦安县高家庙有座寺观,正殿奉祀王灵官,东厢奉关圣帝君,西厢祀太乙天后元君。民国九年(1920)大地震,寺观殿堂倾塌。不几,乡绅高氏牵头,按户人头募资重建。高氏极虔诚,不顾田园荒芜,一直坚守观里监造。高氏地里于年前秋季也播了麦种,来春二三月正值除草季节,但高氏忙于监造寺观,无暇顾及农活,只好任其杂草蔓延。村人从高氏地头走过,只见杂草不见麦苗,大家都认为高氏这茬庄稼白种了。因地里全被杂草蔓延了,根本看不见麦苗青,村里的放羊娃就把羊群就近赶进高氏麦地里放,日日放羊高氏麦地直到啃完杂草。谁会想到,待羊群啃净杂草后漫地麦苗就拔地而长,又经一场透雨,茁壮成长。结果,那年高氏的庄稼比谁家的都长得好,收成最丰。村人相传,那是人家高氏一心修庙,感天后元君赶羊去除草。老前辈都说这是真的,但晚辈们听了总觉得似神话一般,不敢相信。


在我村有一鳏人,是我祖父的亲堂兄弟,姓王讳根孝。有年开春,在坡地种了半亩红麻。坡地原本贫瘠,再加上未施太多肥料,粪土也未铺,所播种子被拌在土里了,一直未能透土发苗。村人都认为那茬红麻白种了,遍地全是杂草,哪有红麻踪影。村里放羊娃照样就近把羊群赶进红麻地里放,经一连几天的羊群啃踏,谁知漫地红麻竟然奇迹般地透土而出,密密麻麻一片。此事,实乃笔者所亲睹。据说,刚种红麻毕,不料当晚就下了场雨。经一夜雨水浇溉,在刚播种翻熟了的细软田地上凝结了一层硬壳,全将红麻芽种拌在泥土里,无力顶透土壳而出。按理:雨后须用耙子耙破那层硬土壳,或驾头口套耱耱开。但鳏人较懒,疏忽了,没去耙也没去耱。经风吹日晒,被雨水浇结而成的那层硬土壳越结越厚,拌在土底下的红麻芽根本无力顶透土层而出。红麻没长出来,漫地杂草丛生。赶羊群进红麻地放,经一番小小羊蹄尖趾的踩踏,反把那层越结越硬的土壳给踩开踏碎了,待杂草啃净,红麻就乘隙透土而出,茁壮成长矣。


俗话说:“朝里的奸臣斩不尽,地里的草除不完。”庄稼要年年种,杂草要年年除。杂草若不除,庄稼就无法茁壮成长。杂草与庄稼一地所生,有杂草就无庄稼,有庄稼就有杂草。惟有长杂草的地里才会种出庄稼,寸草不生的地里自然也就种不出庄稼来。可以说有杂草处就有庄稼,无杂草处就无庄稼。对勤除杂草者而言,杂草即庄稼;对懒除杂草者而言,庄稼即杂草。不妨以杂草例烦恼,以庄稼例菩提。对勤修戒善者而言,烦恼即菩提;对懒修戒善者而言,菩提即烦恼。杂草、庄稼一地所生,烦恼、菩提一心所长。心田不长无名草,性地常开般若花。欲除心田无明草,必先勤修戒善德。戒善工夫修到家,直下自可证菩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