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照亮人世間

——《人世間》閱讀推介

文/曹亞平

      讀書,能讓人在忙碌的生活中獲得一份心靈的寧靜,讓人在孤獨中擁有一種對抗寂寞的力量,讓人即便經歷諸多不如意,依然願意不斷地成長爲一個愛生活有溫情的人。所以,閒暇之時,我更願意捧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來讀。

      今天,我想給大家推薦一部書——當代作家梁曉聲先生創作的長篇小說《人世間》。這部書首次出版於2017年,2019年榮獲了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最近,這部小說已經拍成了電視劇,將在2022年2月1號,也就是大年初一在中央一套播出。

      這是一部近一百二十萬字的長篇小說,分爲上中下三卷。小說以北方某省會城市的一個平民區——共樂區爲背景,從二十世紀七零年代初寫起,至二零一六年結束,表現了中國近五十年的時代變遷,刻畫了十幾位從這個城市最貧窮的生活區走出去的底層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他們有的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成了大學教授和政府領導,更多的則是像他們的父輩那樣努力地打拼、辛苦地生活着。雖然他們性格各異,命運也各不相同,但這些在苦難中努力生活的平民子弟,在最樸素的生存理念中所表現出的人性之美,卻讓人爲之感動。

      我是出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人,對我來說,生命最初十年的印記實際上是模糊的,更別說對那個時期國家的認知,幾乎沒有自己的記憶。僅有的認識則是零零碎碎地來自於一些文學作品,如巴金先生的《隨想錄》,楊絳先生的《幹校六記》等文章,從中感受到的大多是被那個特殊年代扭曲的人性,以及作者對人性弱點的剖析與拷問。因此,這些片片段段的信息匯聚在我的思想中,“苦難”加“人性惡”就成了我對那個時代認知的關鍵詞。

      梁曉聲先生的《人世間》這部著作,也有大量的篇幅在表現上個世紀七零年代的社會生活,“苦難”依然瀰漫在字裏行間,但閱讀中,我卻不斷地被善良的人性感動着。毋庸置疑,《人世間》是一部典型的現實主義作品,生活在共樂區的這些底層市民,不管是從居住條件、生活環境還是生命狀態上,都是在苦難中掙扎着。儘管他們生活艱難、內心迷茫,在前行的道路上卻依然執著努力。他們一邊通過奮鬥竭力改變自己的生活現狀,一邊也關注着國家的發展,憂慮着國家的未來。這部著作雖重在表現城市中底層小老百姓生活中經歷的艱辛與磨難,但作品中卻沒有流露出任何逆來順受或怨天尤人的情緒,而是隨着作品內容的不斷展開,“人性善”“道義”“擔當”這些富有理想主義的情懷卻越來越清晰,這些性格命運各不相同的底層市民,始終恪守着勤勞堅韌、自尊自謙、正直善良、珍愛友情、樂於助人的倫理道德。從這些表達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梁曉聲先生的現實主義表達,既不迴避社會問題的癥結所在,又有對引領社會和時代向善、向好的責任擔當。

      從共樂區走出來的周家三兄妹,性格各異,人生之路也大相徑庭。但在各自的人生航程中,這三兄妹的身上卻都閃耀着人性的光輝。

      周秉義,是周家的長子,曾經是市一中的優秀學生,由於文革停課,就躲在家裏讀書。後來響應知青下鄉號召到了生產建設兵團,恢復高考後,考上了北京大學,再後來走上了領導崗位,又由市級領導一步步地來到了中央機關,成爲了一名國家高級幹部。這個從平民中走出來的官員,不管在哪一級領導崗位上,總是努力爲老百姓做事,即便不被理解,甚至被誤解,他也會忍辱負重不做任何解釋地盡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因爲他知道,“今天向這些人解釋這些問題,明天向那些人解釋那些問題,後天又有些人有新問題了。成天解釋來解釋去的,反而沒精力幹成正事了”。周秉義極其愛惜自己的政治羽毛,凡事立足爲公,竭力避開私情,但他又不是一個冷酷無情之人,對於生活在城市底層的弟弟周秉昆一家,他也總是給予力所能及的物質和精神上的幫助。我想在這個人物形象的身上,一定寄託着作家梁曉聲先生對於當下各類官員的個人理想和情懷。

      周蓉,是一位極富理想詩性的知識女性,思想獨立,敢做敢爲。曾經是另一所重點中學的優秀學生,因文革學校停課,經常和哥哥周炳義、哥哥的同學後來成了自己嫂子的郝冬梅躲在自己家裏讀書。再後來爲了愛情遠赴條件極其艱苦的貴州山區,即便住在山洞裏,也一樣因爲愛情而快樂地生活着。成爲大學教授後又因爲生活的變故放棄了工作遠赴法國,身處國外的她依然殷殷教導自己的女兒“永遠都不要做不拿祖國當一回事的人,如果你不幸變成了那樣一個人,那麼任何國家的人也不會拿你當一回事”。多年以後回到國內的她做了一所私立中學的教師,退休以後經常偏遠農村的孩子們送去書籍並義務支教。不管生命處於何種狀態,她都認真而滿懷純情地生活着。她是一位具有叛逆與獨立精神的“知識女性”形象。

      周秉昆,這個周家三兄妹中的小弟,善良又稍顯愚鈍,生活對於他來說更多的是不易和艱辛。他沒讀過大學,一直掙扎在城市的底層,但他爲人正直,信守承諾,雖貧窮卻不卑下,個性倔強自尊。執著於對理想愛情的堅守;對友情道義的看重;對倫理親情的守望。他的朋友幾乎全是普通的工人,人人都爲艱難的生活奔波着。但恰恰在這些人的身上,體現出了底層民衆間最樸素的體恤和患難相助的倫理道德。這正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最爲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我們的民族在重重困難中得以延續種族的動力源泉。

      周家三兄妹身上的這些美好人性,是從他們的父輩身上相承而來的。父親周志剛作爲新中國的第一代建築工人,工作積極認真,一直保持着“模範工人”的光榮稱號,作爲班長,他技術過硬,團結工友,遇事忍辱負重,處處爲他人考慮。周母雖是一名不識字的家庭主婦,但勤勞善良,熱心鄰里。誰家有了什麼問題,她總是樂於幫助解決。自己餵了兩隻雞攢下的雞蛋捨不得喫,但只要聽說前後街誰家小孩病了,誰家老人喫不下飯了,就會給他們送幾個雞蛋。在那個貧窮的年代,能喫上雞蛋實在是難得。但周母就是這樣,寧可自己少喫,也要給需要的鄰居們送去。父親和母親的做事原則和方式給周家兄妹帶來的影響,其實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民間最爲樸實的美德傳承方式。

      梁曉聲先生對這些人物美好品格的塑造,源自於他樸素而美好的平民意識和對厚德載物的中華文化思考。普通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要靠知識和能力、正義和道義、友善和互助、責任和擔當、奮鬥和努力等共同來實現。這部著作,雖然自始至終都瀰漫着人世間生活的不易,但在閱讀過程中,我們依然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對他筆下每一位人物的身上所傾注的人性關懷。

      梁曉聲先生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爲前提的自由,爲他人着想的善良。”我想這應該是他希望人性向善,社會向好的心聲吧,在這部《人世間》中,也恰恰體現了梁曉聲先生的這種創作意識和深刻的文化魅力。

      文學的力量是使人變得更好。好的文學作品,可以提升我們的品格,淨化我們的人性。優秀的文學作品,就像無形的手,牽着每一位熱愛閱讀的人,一步步地走向最好的自己。

      人生在世,時光有限,我們不可能有機會經歷各種人生,但讀書卻可以給我們這樣的機會,我們可以通過閱讀這些優秀的作品,去感受他人的經歷,進而思考自己的人生。願大家能擠出時間,去讀一讀梁曉聲先生的《人世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