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而陶聊茶:六十五.溯本逐源话普洱(5)

  对于“改造茶”所具有的发酵工艺,很多茶界前辈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记录。

  1939年李拂一先生著的《佛海茶叶概况》载道:“佛海一带所产茶叶,品质优良,气味浓厚,而制法最称窳败,不规则之多次发酵,仅就色泽一项而论,由绿而红以至暗褐,印度之仿制无成,或以此耶。”。“佛海茶叶制法,计分初制、再制两次手续。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竹席上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分别品质装入竹篮。入篮须得湿以少许水分,以防齑脆。竹篮四周,范以大竹萚(俗称饭笋叶)。一人立篮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此项初制之茶叶,通称为‘散茶’。制造商收集‘散茶’,分别品质,再加工制为‘圆茶’、‘砖茶’或‘紧茶’。另行包装一过,然后输送出口,是为再制造。兹分述于下:…‘紧茶’,紧茶以粗茶包在中心曰‘底茶’;二水茶包于底茶之外曰‘二盖’;黑条者再包于二盖之外曰‘高品’…‘底茶’叶大质粗,须剁为碎片;‘高品’须先一日湿以相当之水分曰‘潮茶’,经过一夜,于是再行发酵,成团之后,因水分尚多,又发酵一次,是为第三次之发酵…。”

  在这里,有必要说说李拂一先生跟他所书的《佛海茶业概况》。李拂一(1901年-2010年)先生是傣学研究的著名学者,著有《车里》、《十二版纳纪年》、《十二版纳志》、《车里宣慰世系考订》、《镇越新县志》,译著《泐史》等书。家中亦经营茶庄。《佛海茶业概况》共写了8个方面的内容:一、绪说;二、产区;三、品质;四、制法及包装;五、运输及运费;六、茶叶价格;七、出口数量及税损负担;八、结论。文章建议经济部派遣专家到佛海设厂制茶,以作抗战期间与美方易货之资。文章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当时刊载在1939年昆明出版的《教育与科学》杂志第五期上。这一年,李拂一先生的建议被经济部采纳,当局于五月份便派中国茶叶名人范和均率领一批茶叶专家到佛海考察,进而催生了“中茶公司佛海茶厂”。

  范和钧(1905年-1989年),江苏省常熟人。早年留法勤工俭学,归国后就职于上海商检局。工作期间,深入茶叶产区考察研究,与吴觉农先生合著《中国茶叶问题》一书。1939年创建“中茶佛海茶厂”。范和钧在《佛海茶业》里写到:“概须潮水,使其发酵,生香,且柔软便于揉制。潮时将拣好茶三四篮(约百五十斤)铺地板上,厚以十寸为度,成团者则搓散之,取水三喷壶匀洒叶上,然后用耙用脚,翻转匀拌,又再铺平,洒水拌搅至三次为止。大约每百斤茶用水约三十余斤,潮毕则堆积一隅,使其发酵。皮面易被风干,故须时加以水,曰被单水,水量为一壶半。如为细茶,则所须水量较少。潮工非熟练不能胜任,水量过多,则茶身易于粘袋破烂,且干后收缩,茶身变小不合卖相。过少则揉时伤手,且分量太重,不适包装输运。底茶绝不能潮水,潮水者内起黑霉,曰中心霉,不堪食用。劳资纠纷时,工人时用此法,为报复资方之计。”

    谭方之先生在1947年也详细记载了紧茶的制法:初制之法,将鲜叶采回后,支铁锅于场院中,举火至锅微红,每次投茶五六斤于锅中,用竹木棍搅匀和,约十数分钟至二十分钟,叶身皱软,以旧衣或破布袋包之,而置诸簟上搓揉,至液汁流出粘腻成条为止,抖散铺晒一二日,干至七八成即可待估。茶叶揉制前,雇汉夷妇女,将茶中枝梗老叶用手工拣出,粗老茶片经剁碎后,用作底茶,捡好之“高品”、“梭边”,需分别湿以百分之三十水,堆于屋隅,使其发酵,底茶不能潮水,否则揉成晒干后,内部发黑,不堪食用。上蒸前,秤“底茶”(干)三两,“二介”、“黑条”(潮)亦各三两,先将底茶入铜甑,其次二介,黑条最上,后加商标,再加黑条少许,送甑于蒸锅孔上,锅内盛水,煮达沸点。约甑十秒钟后,将布袋套甑上,倾茶入袋,揉袋振抖二三下,使底茶滑入中心,细茶包于最外,用力捏紧袋腰,自袋底向上,推揉压成心脏形,经半小时,将袋解下,以揉就之茶团堆积楼上,须经四十日,因气候潮湿,更兼黑条二介已受水湿…俗称“发汗”。

  现在有人拿个石磨把熟茶压一下,然后拍个视频告诉你这是最传统工艺制作的最传统的普洱熟茶,这个熟茶是“水味红浓而芬香”的吗?拿石磨压出的茶,就算是最传统的普洱熟茶了吗?



版权声明:本文为简书作者"耕而陶的茶"原创撰写,欢迎博友在简书上转发,交流茶知识。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