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龍古城的陀羅尼經幢

在歷史上,盧龍縣地處燕山山麓和華北平原交界地帶,地理位置重要。

根據酈道元著名的《水經注》中的記錄,盧龍古城,始建於東漢建安12年(公元207年),系曹操北征烏桓時期建設的一座城池。當時曹操率部北征,大破烏桓踏頓部,回程路過今天盧龍時就修築了用於軍事防衛功能的城垣。當時曹操所築的是土城。

到了遼太宗耶律德光大同元年(公元947年),在盧龍原有城垣基礎上,向南築造了新城。這次大規模的修建工程讓新、舊兩城連爲一體,外觀來看呈月牙形。所以,盧龍古城就有了“月牙城”的別稱。

到了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年),朝廷在盧龍置永平府,下轄撫寧、昌黎等縣。第二年,關於永平府城牆的擴建、修築工程正式開始,城垣被改爲磚城。擴建後的城牆周長9裏,寬3步,高三丈六尺,底寬三丈,頂寬兩丈。城設四門和水門,門上設置城樓。

陀羅尼經幢(chuang 二聲),俗稱石塔,全稱爲尊勝陀羅尼經幢,座落在秦皇島市盧龍縣城內。

盧龍陀羅尼經幢,始建於唐。幢四周以石欄圍繞,欄拄十二根,拄身浮雕雲龍,柱頭飾仰蓮,上有石獅,形態生動,欄板十二塊,四塊雕龍,形態各異;八塊雕人物像,姿態優美。石幢第一層有盤龍玉拄八根,幢身上部刻有佛像,下部刻猛獸,上有盤蓋,雕飛天神像,輕盈灑脫。第二層刻《建石幢記》,三、四層刻佛經,五層刻明萬曆年間重修記。

據《平州石幢記》載,經幢爲唐儀鳳年間始建。後於“正隆四年五月二十日遭風雷暴至僕之於地”。現存石幛爲金大定九年(1169)興工重建。

經幢爲層式石質建築,幢身分爲六節,石構件內部實心,各節之間設置華蓋、幢檐、仰蓮等石刻飾物, 其大小自下而上逐級遞減,最下爲正方形臺基,邊長5米;臺基四周環有石欄板12塊、石欄柱12根,其中有8根暗紅色石柱和北面中間一塊暗紅色石欄板的年代相對較早,欄板上皆刻有佛教內容的經變故事造像。

幢身下爲須彌座,須彌座外圍有八根浮雕盤龍的石柱支撐,須彌座的八面分別雕刻有形態各異的佛教人物造像和神獸浮雕。

這兩日,在河北盧龍縣走親戚,參觀了兩處古蹟。

2022080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