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愛裏加點鹽

久聞李玫瑾老師,知道她是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李老師通過三十餘年的教學與研究發現,人的心理問題與早年的養育息息相關,這本書結合社會案例,文字淺顯,道理深刻,李老師的教育理念,不同於市面上順應天性的方式,更像老一輩的諄諄教導,如何養出勤快、皮實、喫苦耐勞、經得住說、不輕易記恨的孩子。非常推薦寶媽寶爸們閱讀。


◆ 沒有時間思維的人容易迷失人生

一個人從出生到能夠獨立掙錢,大概需要20年的“時間大洋”,其間有的人有些心急,希望把漫長的學習過程壓縮一下;當一個人步入社會,就會眼花繚亂,要找工作,要找對象,然後要籌錢結婚,可能還沒準備好,孩子就來了……在一陣忙亂中,人生第二個20年的“時間大洋”就沒了;第三個20年,人已步入不惑之年,事業能不能攀上高峯就取決於未來幾年的努力了,不甘安於現狀的人剛努力衝了一下就過線了,到點要退休了;第四個20年,按理說是可以用來逍遙或揮霍的,可有的人因上一個20年的衝刺使健康受損,有的則因父母尚在而不能遠遊,或者已經見到自己的第三代出世,不幫子女帶孩子不行……在苦樂參半中,人們一轉眼又花掉20年的“時間大洋”;最後一個20年可珍貴了,很多人是拿不到手的。

一個人在做人生的選擇時,不能只顧眼前的感受,要有“明天”的概念。

◆ 所有社會問題其實都是人的問題

自戀型人格往往是後天養育造就的。如果我們對一個小孩天天誇“你真棒”“你真帥”,這個孩子長大後就會產生一種錯覺,出現自我認知障礙,覺得自己真的很了不起。當他獨立走向社會面臨難題或面對更強的對手時,往往不能接受現實。

人們在找原因時,往往把好的行爲和成功的行爲歸因於自己,而把不好的行爲和失敗的行爲歸因於外部。社會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爲“歸因偏差”。要克服這種人性的弱點,就要善於反思。

◆ 人的問題源於早年的養育

別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他現在的一切都拜你早年的養育所賜。

人的胃口是喂出來的,脾氣是帶出來的,觀念是嘮叨出來的,殘忍是孤弱無助熬出來的,無恥是百般遷就寵溺出來的。

◆ 孩子的問題多由身邊的大人造就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很多問題都可從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孩子會動手打人,意味着什麼?有人在家裏打過他。如果孩子做錯事了,父母不是打他,而是蹲下來看着他,或者把他摟在懷裏,輕聲卻嚴肅地問他:“你覺得這樣做好嗎?”父母這樣處理問題,孩子出去就不會打人了,而是會跟人好好溝通。

很多孩子出問題時會瞞着家長,爲什麼?因爲家長對孩子不寬容、不民主,不能接納孩子。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愛撒謊。”爲什麼?孩子每次跟他們說真話,他們都持否定的態度,孩子以後就不敢再告訴他們真實的情況。要是家長能接納孩子的一切,即使孩子犯錯了,也能以合理的方式迴應,孩子就不會這樣了。

“不教而善”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孩子一直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二是父母的言談舉止表現出來的都是善良、正派,即父母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人。有的父母非常自律,認真工作,顧及家庭,還愛學習,愛思考,愛在家裏討論問題,孩子耳聞目睹就會潛移默化,不教而善。

有的家長抱怨說孩子被同學欺負了,被老師歧視了,都是同學和老師的錯。這些家長沒有反思一下:“如果老師和同學都對我的孩子不好,是不是有可能我的孩子出現什麼問題了?”然後,家長要主動與老師溝通,與自己的孩子聊一聊。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不要罵孩子,先看看你自己。其實,教育孩子不用天天查書,不用天天問專家,家長只需花點時間自我反省,想想孩子的表現跟自己有什麼關係,自己給予了孩子什麼,自己哪一種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這樣。

◆ 父母要珍惜與孩子相處的過程

養育孩子,並非天天在說教,也並非事事在照顧。親子關係,是需要用時間培養的。細心照顧,耐心陪伴,慧心觀察,這是讀懂孩子的前提。

即使孩子從小沒有離開父母,但如果父母圖省事,把他交給別人照看,每天只見上一小會兒,這種養育過程的省略和空白,也會造成父母讀不懂孩子的心思、需要和願望等。隨着孩子年齡漸長,進入青春期以後,父母就會真切地感受到孩子與自己的心理距離有多遠,以至於難以理解孩子的各種叛逆。

◆ 家庭功能體現在父母的修爲中

如果說人的問題在早年,早年的問題在家庭,家庭的問題在家長,那麼,家長的問題是什麼?我認爲是婚姻。家庭養育中的很多問題,往往源於父母的婚姻危機。

孩子的心理問題大多來源於父母的婚姻與情感危機。

◆ 人的心理遺傳中包含着祖上的修爲

人生經歷形成的記憶不僅停留在相關的神經細胞中,還會遺傳給後代。這意味着我們今天學習和努力的經歷,會成爲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一代的能力。因作爲父母,你現在的行爲不僅會影響到眼前的子女教育,還會嵌入你的神經記憶,進入你的基因裏,遺傳給你的子孫後代。因此,在家庭養育過程中,父母的自我修養和言談舉止非常重要,這會影響後代的品德、學習能力等,進而影響到自己的基因是否可以在世間長久留傳。

◆ 缺少自我反思意識的人心理不成熟

缺少自我反思意識的人往往是“因變量”,總指望別人的改變來改變現實,永遠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成爲主動的“自變量”。遇事只期待別人改變,這是將自己的命運繫於別人身上的表現。這種人在社會生活中一定會遇到很多挫折。

◆ 情緒需要表達,更需要管理

人與人之間總會有矛盾,當你與人溝通時漸入爭吵模式,無論對方是家人、朋友還是路人,你都要記住:以三到五句話爲基準,不要超過五句話。因爲吵三句的時候,意思都已經挑明瞭,多說也沒意義了,只是想壓過對方、勝過對方,每多說一句都是不良刺激。

你實在忍不住的話,頂多再說一句自己的感受,比如“我快氣死了”,然後就扭頭走開。吵架時沒超過五句話,一般就沒有激情導致的狂怒危險。

◆ 情緒宜解不宜結,否則容易得“心癌”

心結的特點是,起因於過去某次失敗的反應,糾結於失敗的痛苦感受,執着於對過去失敗的挽回。心結使人不再關注現在與未來,也不考慮這樣執意不放手是否合理,而是消耗全新的每一天去守着那個已經過去的失敗。

◆ 心理發展還呈階梯遞進的模式

情感,需要撫養。這是心理發展的第一個臺階,主要由家中的哺乳者來完成。情感撫養是在孩子還不能自主行動的情況下,發出每一次呼喊時,撫養人能及時迴應並照顧到位。當情感撫養到位時,孩子就會記住撫養人的氣味、聲音和相貌,因爲這個人是他快樂的來源。這樣持續四個月到半年,孩子就會出現人生的第一份情感——依戀。這是初來人世間的人對這個世界最初的情感。孩子依戀的對象就是自己穩定的撫養人,只眷戀並信任這個人。當依戀情感能夠持續地得到滿足時,孩子就會對外界產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心扉就比較開放,容易繼續發展親情、夥伴情等。而且,當依戀關係建立起來後,撫養人就有資本對孩子說“不”,爲下一個臺階即性格教養奠定基礎。

性格,需要教養。這是心理發展的第二個臺階,主要由孩子所依戀的人在家庭生活中完成。0~3歲主要是情感撫養,撫養人要用全部的愛去耐心呵護和幫助孩子。愛是一種心理營養,但它不是人所需的全部營養,給到一定時候就要有所收斂。所以,從三歲左右開始,就要對孩子進行性格教養。性格教養與情感撫養最重要的不同在於,情感撫養更多的是要照顧和滿足孩子,而性格教養更多的是要規範和約束孩子。這一過程對幼小的孩子來說,帶來的體驗時常是痛苦和磨難。

因此,若無情感撫養作爲基礎,親子關係存在缺陷時,性格教養就難以爲繼。教養孩子的人若有親自撫養的背景,對孩子有一種情感控制力,就比較容易避免性格教養過程中的麻煩。

對初涉世事的幼兒來說,撫養人在滿足他任何要求的同時,也是在教他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待人處事,爲他建立一套與他人和社會有關的行爲規範。一旦形成良好的行爲規範,成爲有教養的人,孩子日後就比較容易融入羣體和社會能力,需要培養。這是心理發展的第三個臺階,主要由不同層級學校的老師通過教育活動來完成。能力包括智能、技能、特殊能力等。其中,智能是基礎性能力,具有遺傳的背景;特殊能力是具有個人天賦色彩的能力;技能則需要後天通過努力學習和訓練才能獲得。也就是說,能力與個人的兩個因素有關:一是先天稟賦,二是後天努力。其中,個人的刻苦努力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有良好的性格教養作爲基礎會順利得多,否則容易半途而廢。

自我,需要修養。這是心理發展的第四個臺階,由獨立進入社會生活的個體自己來完成。在前三個臺階的基礎上,一個人自我的修爲會決定人生的高度。


◆ 養育的最佳時期是依戀期

如果把這18年平均分成三段,即0~6歲、6~12歲和12~18歲,六歲之前包含的時期最多;青春期排第二,包含青春初期和青春後期兩個時期;只有第二個六年即學齡初期僅一個時期,弗洛伊德稱之爲“潛伏期”。

人生的第一個六年佔了三個時期,變化最多,意味着這是塑造人的最佳時期和最關鍵時期。

0~12歲爲依戀期,12~18歲爲青春期。這兩個時期既有連續性,又有可比性,因存在一個轉折點而具有顯著差異。這個轉折點就是人進入青春期以後,性功能開始發育,由此帶來的心理變化是,從對養育者的依賴變爲追求獨立的自我。

依戀期主要發展情感、言語、社會性、認知方式、觀念、性格、能力等,青春期則在自身能力往縱深發展和橫向擴展的同時,更多地追求自我發展,包括自我獨立意識、性意識、自我價值感、自我同一性等,還有向羣性和結交密友,最後追求自我實現。

◆ 青春期最需要父母的智慧

青春期是人從依戀到獨立的一個重要轉型期。對這個時期孩子的各種掙脫表現,養育者“不急”是唯一的破解之道。

當一個孩子身高不及成年人,看誰都要仰視時,難免會膽怯、隱忍甚至服從,想要他依戀的大人能陪伴他和保護他。但是,當孩子的身高接近成年人時,就會覺得我也是大人了,我跟你們是平等的。

◆ 情感的心理撫養必須是無假的愛

一個人的情感發展取決於他生命的第一年,是否在撫養中擁有出於真正的愛而給予的足夠耐心、細心、寬容,甚至小小的縱容。對於一歲之內的初生兒,爸媽大可放開地去愛他,給他足夠的情感營養,用你的身體、你的擁抱、你的撫慰、你的笑容、你的聲音去表達愛,而不能用錢或借他人之手間接表達你的愛,那是被偷工減料的心理營養。

◆ 言語的心理撫養是耳邊人聲豐富

一個可愛的小話癆,意味着他從小就享受着多人的寵愛。

爲什麼容易發生攻擊行爲的人不善言談呢?顯然,他們在言語形成的關鍵期(三歲之內)耳邊缺少話語的聲音。這種聲音缺乏意味着他們身邊的人情感不豐富、心理撫養不到位。

◆ 撫養方式會影響孩子親社會行爲

孩子年齡越小,他的外部表現越能顯現出身邊人的行爲模式。一個人的親社會行爲或說一個人的善良就是一種無聲的標誌,標誌這個人得到了良好的初生撫養。

善良一定要有智慧。即使幫助別人,也要保持一份警覺,不要被人欺騙。

◆ 情感是上天爲人設計的緊箍咒

萬物之中存在着大自然的智慧,因爲萬物的運行並非人類的意志;相反,人的所謂智慧恰恰來自大自然,是人逐漸發現並認識自然界本身擁有的智慧,因此,大自然的規律和力量遠遠超出人類的智慧。

◆ 依戀情感是教養孩子的心理資本

“心理控制力”並非指藉助外部具體的強制命令、動作,或者藉助錢財等資源的力量施加的控制,而是通過良好的親自撫養,讓孩子眷戀、依賴、信任你,形成一種依戀情感,從而使他心甘情願地接受你的要求,信任你的話語,願意聽你的話。

供着養,就是一種寵養,當他成長中出現不好的表現時,你不制止,不表明態度,他腦中就不會形成是非觀念,他做事就不會有行爲底線,完全憑慾望行事,變得無規無矩,無法無天。

只有在人完全無能無助時、陷入不能自主和自助的痛苦之中時,他人的耐心陪伴、及時呼應、不計辛苦地幫助他解除痛苦的過程,纔有可能積累起這種情感力量,形成這種心理控制力。

◆ 人的情感越豐富,人性就越豐滿

親情越豐富的孩子,社會性發展越好。

父母早年沒有親自帶孩子,之後的嚴管會具有極高的風險性,因爲他沒有對你懷抱的記憶。

◆ 依戀母親並不等於父愛就不重要

在孩子面前父親要好好地愛母親。因爲媽媽是愛孩子的,孩子也愛媽媽,他一看爸爸這麼愛媽媽,也會愛爸爸的。還要注意,家庭成員不要都集中關注孩子,這容易讓孩子覺得“我是家庭的中心,你們都要關注我”。

母親要有意識地在孩子面前顯示堅定的一面,即對一些重要的事情提出要求後,必須堅持到孩子接受,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主張,但態度要溫和。母親的嚴格應該是“和善而堅定”。

父親與孩子的關係,更多的時候是爲孩子樹立一種榜樣,這個榜樣應該是孩子將來在家庭之外能用得上的行爲方式。如瞭解分歧,分清事理,調解關係,在社會生活中處理問題的行爲方式。父親因爲有力量,所以更不能輕易地動用暴力。父親要給孩子傳達這樣一個信息:“我有力量,但我從不濫用。”我跟你講理,跟你探討,就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在孩子最爲難的時候,遇到挫折的時候,父親若能夠以自己的見多識廣、開闊的心胸給孩子一些建議和指導,可以告訴他“這件事眼前是件大事,但你以後回過頭來看就不大了”,這就是在培養孩子的胸襟。父親要給孩子朋友般的感覺,做一個孩子人生的指路人。

◆ 心理教養重在品行

心理撫養是心理髮生和發展的第一個臺階,即人性的喚醒與情感關係的建立。心理教養是心理發展的第二個臺階,是在初級情感基礎上,讓情感發展得更爲完整。千萬不要以爲,養孩子只要向他充分地表達你的愛就夠了。如果說,在孩子出生後的兩三年裏,當孩子哭喊時要儘快把他抱起來,幫他消除痛苦;可當孩子三歲後,他動不動就放聲大哭,甚至還躺在地上打滾,那就不是抱起來那麼簡單了。

這世上所有的事物都是成雙成對地存在,然後相互轉換,甚至以相反的方式並存和互補地運行,愛也是如此。我把“舐犢之愛”也分爲陰陽兩種:一種是陽性的愛,即充分表露於外的愛,從表情到動作;另一種則是陰性的愛,是不表露出來,而是藏在心底,收斂且節制。前者顯現爲恩,後者表現爲威。

◆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行爲界限和行爲規矩,若在六歲前的養育過程中有意教導,他的行爲就會體現出教養。對孩子某種不當的行爲要馬上制止,你當時的反應就是爲他建立處事規則。

教養應該在孩子接觸他人、有自主動作的社會行爲之始,隨事而教。

◆ 心理養育需要恩威並施

早期對孩子有生理需要時的哭喊及時響應、解除他的痛苦,是一種心理給予,比喻爲“甜”的心理營養;而對孩子有心理目的的哭喊不予以響應,而是看着他,讓他哭個痛快,這也是一種心理給予,可稱之爲“鹹”的心理營養,要讓他知道,哭喊不可濫用。

我們不能讓社會所有的人都像親人那般親切呵護你的孩子。所以,倘若家長不捨得大聲呵斥、從不捨得拉下臉來對孩子怒吼的話,最終只能養出一個玻璃心、薄臉皮的孩子,這是心理脆弱、容易夭折的基礎。不僅男孩如此,女孩也一樣。

養孩子,不能不批評,也不能總是批評,當孩子反覆出現同類錯誤時,就不能再簡單地訓斥了,而是找出他某次做得好的時候予以充分表揚和肯定。同時,也不能總是表揚——如果某類事情是他應該做的,過度表揚反而多餘,以後做同類事情沒聽到表揚他會感覺若有所失。

當他漸漸長大,就要在之前有恩於他的基礎上,補充反面的內容,立威於他,訓練他的心理承受力。不能嬌慣或放縱,不能養成“明明做錯了還不能說”的心態,因爲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即使沒有做錯,在被別人冤枉時,一個人仍然要堅信自己,有以此證明或考驗自己的心理勇氣,這纔是用大智慧養育孩子。

◆ 性格取決於後天養成

養育人如果經常對幼小的孩子吼叫,久而久之,這孩子見到別人不順自己心意時也會吼叫。如果養育人對孩子非常有耐心,話語親切,這孩子也會對別人好好說話,長大後會一直如此。

一、行爲的第一次會對性格形成很大影響。

二、凡是與人互動的行爲發生的時間越早,對成年後的性格影響也越大。

三、與互動的人關係是否穩定,撫養人互動模式是否一致,對其成年後的性格影響也很重要。如果撫養人完全更換,或兩位撫養人互動模式差別很大,其成年後的性格也會十分複雜。

四、人進入青春期時(14週歲上下)性格基本成形,到成年後(18週歲)性格基本穩定。若超過此時再要求改變和重塑性格,那將十分困難。


◆ 眼高手低的人更容易有挫折感

對男孩一定要苦着養,絕不能讓他們在早年舒舒服服地過日子,因爲他們成年後要承擔養家的重任。女性一旦懷上孩子,直到生下來都要被孩子所累,經濟的重擔會落在男人身上。

性格培養不僅影響孩子的一生,影響他的社會生活能力,還會影響父母的晚年。

希望家長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和分數,更要重視孩子的性格培養,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勤快、皮實、喫苦耐勞、經得住說、不輕易記恨的性格。

◆ 人生如喫葡萄:先大還是先小?

學習過程是磨鍊人的身心沉穩的重要方式和途徑。你想,一天天地坐在那裏,這就是人的行爲品性的基本訓練。你看,什麼人練坐禪?全是悟性好的高人,粗人有幾個能坐得住的?凡是坐得穩的人才有能力靜心思考深遠的東西。

一個孩子養育中如果缺乏嚴格要求,沒有規矩,沒有界限,沒有形成行爲規範,一旦進入更大的自由空間,遇到更多的選擇機會,就會因任性和肆意妄爲而釀成大錯。一步走錯,就會讓人生步步錯位。

◆ 耐挫之心越早歷練越好

家庭內正常的嚴厲批評甚至訓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給孩子打“心理上的疫苗”,可以讓孩子在複雜的社會生活中遇到各種情況都能堅強面對。

◆ 心理彈性需要從小練就

對孩子的愛不一定都表現在呵護上,也可以表現在磨鍊上。狠得下心來磨鍊孩子比寵愛孩子更難,更需要母親的勇氣。

誰都無法預測人的一生會遇到什麼挫折或磨難。有長遠眼光的父母,在情感撫養到位的基礎上,一定要捨得讓孩子從身體喫苦,到心理耐苦,有意培養孩子的堅強性格,這是一種更深更遠的愛的付出。

◆ 對三到六歲的孩子說“不”

可以做的事情,父母可以默許或者不表態,但不可以做的事情,父母應該在第一時間內製止孩子,並告訴他爲什麼。

三歲之前有恩於他,從三歲開始立威於他,威就是威嚴。

這是最好的說“不”方式,一個表情足矣,無言自威。可有些明明給一個表情就夠的場景,家裏的大人,尤其是母親往往喜歡大喊大叫,或者一說起來就沒完沒了,還要解釋各種理由。有些事情很小,讓孩子知道不行就夠了。

能夠做到給一個“表情”就可以說“不”的大人,一定是親自帶孩子的人。在大人與孩子之間已經相處了數百天,早就形成了“互懂的默契”。說到這裏,又要歸結到“三歲前自己帶孩子”的理由上,朝夕相處的撫養,不僅使大人容易讀懂孩子的心意,孩子也容易明白大人的意思。

愛孩子,並不是一味順從,稍懂事起就要教他行爲有規矩,明白可爲和不可爲的界限。這種意識在與孩子的互動中,越早讓孩子知道越好。

等爸媽發現孩子已經把哭鬧作爲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時,孩子可能已經過了三歲怎麼辦?那就在六歲前趕快彌補。父母有意地選擇一個時機,堅決地對他說“不”,以這樣的表現讓他明白哭鬧是最沒用的一種表達方式,他應該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 用心說“不”,無言自威

無論是在商場還是在大街,在家門口還是在家裏客廳,當孩子出現任性哭鬧、滿地打滾,或摔東西、打人等不當行爲時,家裏的大人,順序應該是媽媽在先,然後是爸爸,如果爸媽都不在,那麼最好是他熟悉並依賴的那個人,與他形成一對一的關係。這是因爲對孩子說“不”時要講究說的環境,一定要讓孩子單獨面對一個人,而不要讓他能看到別人,因爲有其他人在場,聰明的孩子心裏會知道,在場的人一定有人不忍心看他哭。

還有一種情況是發生在公共場合中,我經常見到一些大人在街上有很多路人的情況下訓斥孩子。另有一些父母,則是當孩子在公共場合鬧開時不作爲,只是冷眼旁觀。這兩種做法我認爲都不妥,這樣要麼讓孩子丟掉了自尊感,以後不再在乎別人的眼光;要麼讓孩子找到了一種表演感,人越多他鬧得越起勁。

在不能認同管教人的管教方式時,也要儘量迴避孩子,不要在當時或當面出現分歧,等事情過後大人們進行溝通,即使爭吵都可以,只是不要當着孩子的面。

老人更要注意這一點,如果在爸媽管教孩子時指責和打斷,甚至明顯袒護孩子,那不僅會影響父母管教的效果,而且會破壞孩子對父母的尊重,以後他會有恃無恐。

一對一管教要有四個“不”。

第一,不能動手打孩子。

第二,關上門也不能罵他

第三,不要在孩子哭鬧的時候給他講道理。在他哭鬧很兇時,你的不出聲,反而會讓孩子感覺不同尋常,他會悄悄觀察你,這更容易讓他明白你的態度。

第四,不要走開,把他一人關在屋內。

做到了四個“不”,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坐他對面,或盤腿坐在他跟前,看着他哭,甚至可以笑眯眯地看着他哭,讓他痛快地哭一次。

◆ 與人溝通,學會講理、互動

這種說“不”的教育方式,是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態度:如果你做得不對,你再鬧我也不會讓步,我對你的愛是有原則的,事情的結果取決於你自己的表現。所有的孩子都會從中感知你的反應。只要你夠堅決,他就夠明白。

這是教會孩子一種重要的社會行爲方式,有想法、有要求、有情緒時,要學會好好說話。爲孩子建立一種與人溝通的言行方式,既可以讓他疏通自己內心的情緒,也讓他明白,有些事情需要有不同的考慮,聽聽別人的話未必不是好的選擇。

◆ 延遲滿足練就耐性

當性格培養第一課“用心說‘不’”進行之後,孩子就會懂得一個道理,有許多事情“做與不做”不能僅憑自己“想與不想”,還必須要關注外部是否允許。在不被允許的情況下,要學會表達與溝通。那麼,溝通不成呢?這需要進一步培養他第二個性格特點,即等待和忍耐,這是一個人能否將自己的價值提升至最大化的重要性格品質。

如何在人的早年培養他的耐性呢?建議在孩子稍懂事的三四歲前後,找一個機會帶他去買玩具。這之前,孩子的玩具都是由大人替他選擇和購買的,父母心裏要明白,第一次帶他買玩具其實還有其他的用心,那就是讓他面對自己中意的東西,一是要知道任何東西都來之不易,二是有意地讓他認爲馬上要到手的東西卻不能馬上得到,而是需要等待,甚至需要一定的努力。由此,有意地培養他性格中的耐性。

最重要的是,你不要不忍心。因爲孩子長大後,不順心的事情多了,人必須學會接受。這種“心理接受”能力需要慢慢練就。

你可以讓他做一件需要專心致志的事情,如搭出複雜的積木,或者讓他畫畫,畫畫可以鍛鍊孩子拿筆的動作,這些益智活動可以練就他專注的習慣。

隨着年齡的增長,你可以將任務的時間從10分鐘增加到20分鐘、30分鐘,直到六歲上學前,他如果能坐在桌前半個小時到40分鐘做完一件事,那麼他上小學後回家寫作業,基本是完成一門課的作業時間,就很容易適應了。

◆ 誘惑訓練,教其自我管理

下一個性格的培養要點是讓他學會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指人在面臨很多機會和誘惑時,能夠選擇具有長遠意義的滿足方式,而不是短視地、迫不及待地、貪婪過度地滿足自己的慾望。自我管理中也有忍耐與等待。但這一抵制誘惑的品行,關鍵之處在於“捨得”。

◆ 與人接觸,學會禮貌爲先

這類行爲方式大致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與人接觸的方式,包括熟悉關係與陌生關係的接觸;二是與不同人相處的方式,在相處中遇到不可避免的矛盾或衝突時該如何反應。這一時期父母或其他撫養人對孩子的“涉及他人的行爲”要予以足夠的重視,因爲人的早期行爲一旦經過重複成爲方式,就會成爲影響他一生的性格。

人的教養,越是在陌生關係中和在不認識的情況下,越發顯得真實和自然。

對於不懂禮貌的人可以寬容,但對於沒有教養的人一定要遠離。

◆ 與人相處,學會分享、包容

在孩子進入幼兒園的前一年或一年半,父母或家人要有意地帶孩子接觸鄰居,或尋找家有同樣大小的小孩,約定時間,定期在一起玩耍。家裏成員少的家庭,父母一方更加要把孩子經常帶在身邊,讓他多見人,適應人多的場景。

如果某個孩子的行爲明顯表現出缺乏管養,這時解決問題的方式應該是大人與大人交流溝通,而不能對孩子蠻橫。

在一個羣體裏生活,做事一定要考慮到別人。在性格培養關鍵期,父母要有意地告訴孩子,只要有他人在場或在附近,都要考慮自己的行爲是否會影響到別人。

忍耐是寬容的基礎,具有忍耐力的人才能寬容別人。

總之,能夠與不同於自己的人友好相處,這種性格的人會有許多朋友。當一個人生活中有朋友,他就不孤獨,他做事時會有人陪伴他,追隨他。在中學,朋友越多的孩子,越不容易被孤立被欺負。

◆ 體力之苦練就堅韌意志

要想讓孩子心理堅強並有韌性,一定要從身體之苦進行磨鍊。

培養這種體力之苦可以在孩子四歲前後開始。在這方面兩個建議:孩子四歲左右,先讓他練習跑步,然後讓他學習游泳。

我建議至少在週末休息時,別管你們睡到幾點,起牀後媽媽做飯,爸爸就帶着孩子下樓跑步去,四五歲的孩子,爸爸要耐心,這時只要時間,不要距離,即不管跑快跑慢,要跑上30分鐘。當孩子慢慢適應了,可以加快速度,加長距離。這樣跑步堅持到孩子10歲之後,他自己就養成了跑步的習慣。他一旦心理不痛快,自己就會習慣性地出去活動一下。

我的第二個建議是讓孩子早些去學游泳。游泳與跑步各有所長,跑步練就人的耐力,而游泳練的是孩子的膽量。不會游泳的人見到水是有恐懼感的。我們要教孩子克服恐懼感,這就鍛鍊了他的心理素質。

在孩子七歲前給他們多些屬於自己的時間,讓他們到屋外、到田野、到山上、到水裏去玩,讓他們感受自由的快樂和生活的快樂,讓他們身體內的神經系統,也是心理活動的基礎得到強化加固。當他們的體質強健後,意志力也會更加堅強,心理的彈性或韌性纔有保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