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讀書筆記 (有更新)

00

1.擺脫3個束縛

過去。重要的不是過去,而是你怎麼看,而我們對過去的看法,是可以改變的。

人際關係。理想的人際關係“我愛你,但與你無關”。

未來。當下,而不是未來,是生活的真諦。

2.核心:任何人都可以隨時獲得幸福,“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三大良方。

3.常常爲諸事煩惱的現代人不是缺乏獲得幸福的能力,而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4.世界簡單得令人難以置信,人生也是如此。

5.人可以改變,世界極其簡單,人人都能獲得幸福。

6.“如何看待”這一主觀就是全部,並且我們無法擺脫自己的主觀。


1.1

1.阿德勒心理學不是死板的學問,而是要理解人心的真理和目標。


1.2

2.如果我們一直依賴原因論,就會永遠止步不前。

假若如你所言,如果所有人的“現在”都由“過去”所決定,那豈不是很奇怪嗎?

同時,如果不是所有在父母虐待中長大的人都和你朋友一樣閉門不出,那麼事情就講不通了。所謂過去決定現在,原因支配結果應該就是這樣吧?


1.3

3.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我們並非因爲自身經歷中的刺激——所謂的心理創傷——而痛苦,事實上我們會從經歷中發現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4.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


1.4

5.憤怒都是捏造出來的。

×:所有盛怒之下的犯罪都可以歸咎於“怒氣”,而並非當事人的責任。

你並不是“受怒氣支配而大發雷霆”,完全是“爲了大發雷霆而製造怒氣”。

6.所謂憤怒其實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種“手段”而已。


1.6

7. 答案不應該是從別人那得到,而應該是自己親自找出來。從別人那裏得到的答案只不過是對症療法而已,沒什麼價值。


1.7

8.你現在無法體會幸福,因爲你不會愛你自己。

9.面對喜不喜歡自己這個問題,能夠坦然回答“喜歡”的人幾乎沒有。

10.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


1.8

11.無視現實的是你。一味執着於“被給予了什麼”,現實就會改變嗎?我們不是可以更換的機械。我們需要的不是更換而是更新。

12.現在的你之所以不行是因爲你自己親手選擇了“不幸”,而不是因爲生來就不幸。

13.你在人生的某個階段裏選擇了“不幸·”。這既不是是因爲你生在了不幸的環境中,也不是因爲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爲你認爲“不幸”對你而言是一種善。

14.在希臘語中,“善”這一詞語並不包含道德意義,僅僅有“有好處”這一層含義;另一方面,“惡”這一詞語也有“無好處”的意義。


1.9

15.我認爲問題不在於自己的性格,而在於自己所持有的世界觀。

16.阿德勒心理學認爲,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動選擇的結果。

17.我不僅選擇了“不幸”,就連這種奇怪的性格也是自己一手選擇的?

18.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給予的,而是自己選擇的結果,那就可以由自己進行重新選擇。

19.問題不在於過去而在於現在。現在你瞭解了生活方式。如果是這樣的話,接下來的行爲就是你自己的責任了。

20.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爲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

21.即使人們有各種不滿,但還是認爲保持現狀更加輕鬆,更能安心。

22.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因爲過去或者環境,更不是因爲能力不足,你只不過是缺乏“勇氣”,可以說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23.我之所以無法改變正是因爲我自己不斷下定“不要改變”的決心。我缺乏選擇新的生活方式的勇氣,也就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24.首先應該做:要有摒棄現在生活方式的決心。√

25.阿德勒的目的論是說:“無論之前的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你自己。


2.1

26.之所以只看到缺點是因爲你下定了“不要喜歡自己”的決心。爲了達到不要喜歡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到缺點而不看優點。

27.但是,只要有臉紅恐懼症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爲這個臉紅恐懼症”這樣的想法來進行自我逃避,如此便可以比必鼓起告白的勇氣或者即使被拒絕也可以說服自己;而且,最終也可以抱着“如果治好了臉紅恐懼症我也可以……”之類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28.那麼您是說他是爲了給無法告白的自己找一個藉口或者是怕被拒絕才捏造了“臉紅恐懼症”。

29.但是,很多情況下即使那些願望實現了,事態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30.我所能做的就是首先讓其接受“現在的自己”,不管結果如何,首先讓其樹立起向前邁進的勇氣。阿德勒心理學把這叫做“鼓勵”。

31.你爲什麼討厭自己呢?爲什麼只盯着缺點就是不肯去喜歡自己呢?那是因爲你太害怕被他人討厭,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

32.你的目的是“避免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受傷。”

33.如何實現這種目的呢?答案很簡單。只要變成一個只看自己的缺點,極其厭惡自己,儘量不涉入人際關係的人就可以了。如此一來,只要躲在自己的殼裏就可以不與任何人發生關聯,而且萬一遭到別人的拒絕,還可以一次爲理由來安慰自己。心裏就會想:因爲我有這樣的缺點纔會遭人拒絕,只要我沒有這個缺點也會很討人喜歡。

34.我很害怕,不想在人際關係中受傷,非常害怕自己被人拒絕和否定!我承認的確如此!

35.承認就是很了不起的態度。但是,請你不要忘記,在人際關係中根本不可能不受傷。只要涉入人際關係就會或大或小地受傷,也會傷害別人。阿德勒曾說“要想消除煩惱,只有一個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種事情根本就無法做到。


2.2

36.之所以感覺孤獨並不是因爲只有你自己一個人,感覺自己被周圍的他人、社會和共同體所疏遠纔會孤獨。我們要想體會孤獨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也就是說,人只有在社會關係中才會成爲“個人”。

37.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

38.所謂的“內部煩惱”根本不存在。任何煩惱中都會有他人的因素。


2.3

39.我心中一直在想:如果我擁有正常的身高,如果再長高20釐米,不,哪怕是再長高10釐米,一切就會不同,就會擁有更愉快的人生。當我把這種想法告訴朋友的時候,他斷然告訴我說:“這種想法太無聊了!”他接着說:“長高幹什麼呢?你可有讓人感覺輕鬆的本事啊!”

40.事實上,問題不在於有所欠缺。155釐米的身高只是一個低於平均數的客觀測量數字而已。乍看之下也許會被認爲是劣等性。但是,問題在於我如何看待這種身高以及賦予它什麼樣的價值。

41.我對自己身高的趕赴額終究還是在與他人的比較——也就是人際關係——中產生的一種主觀上的“自卑感”。如果沒有可以比較的他人存在,我也就不會認爲自己太矮。你現在也有各種“自卑感”並深受其哭嗎?但是,那並不是客觀上的“劣等性”,而是主觀上的“自卑感”。即使像身高這樣的問題也可以進行主觀性的還原。

42.困擾我們的自卑感不是“客觀性的事實”而是“主觀性的解釋”

43.價值必須建立在社會意義之上。即使1美元紙幣所承載的價值是一種常識(共通感覺),那它也不是客觀意義上的價值。如果從印刷成本考慮的話,它根本不等於1美元。


2.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