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故事《1937年的中國少年》,想起爺爺們所經歷的事

誦讀讀者故事《1937年的中國少年》,想起我的爺爺、叔爺爺所經歷的事。

《1937年的中國少年》,講述的是作者劉洪江奶奶的故事。1937年,當時還是少女的奶奶,送意中人上戰場打鬼子。

兩年後,意中少年被子彈擊中犧牲了。解放後的1950年,奶奶嫁給了爺爺。

直到爺爺去世前,奶奶都沒有忘記那個身高不及槍長、身體撐不起軍裝的16歲少年。

爺爺有些不服。對奶奶說,1937年他也是16歲,也在長城腳下打鬼子。

爺爺去世,奶奶沒流一滴眼淚,其實在奶奶心裏,爺爺就是當年的那個16歲少年。

奶奶說:1937年的中國少年,都是好樣的。

1937年,正是我父親出生的那年。

聽父親說,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每家每戶有兩個以上青壯年的,其中一個都有可能上戰場。有的是被抓壯丁,有的是隨軍出征。

而那些上戰場的青壯年們中,不知有多少人,在戰爭中屍骨無存,在史冊上有的無名無姓。

我的叔爺爺,20歲被抓去當了壯丁,從此了無音訊。

上次回家,第一次聽父親說叔爺爺被抓壯丁的詳細經過,讓人唏噓不已。

當時有支隊伍經過,鄉鄰們跑的跑,躲的躲。而叔爺爺生得愚笨,被駐兵喊了去。

鄰居幫駐兵做飯的好心人見到後,故意要叔爺爺幫忙去挑水,示意他出去了就跑。可叔爺爺還是老老實實挑了水回來。

隊伍出發時,叔爺爺被帶走了。

叔爺爺走後,他的媽媽也就是我的太奶奶,哭瞎了眼。

後來家裏人一直向人打聽叔爺爺的生死。有人說他去了臺灣,有人說他行軍途中生了病,死於四川。

爺爺有三兄妹。姑奶奶我是見過的。小時候不懂世事,聽大人聊起叔爺爺,感覺叔爺爺就是一個傳說。

相對兩個健康的孩子,太奶奶更心疼這個笨兒子。她後悔當天沒管好他,以爲一個愚笨的人軍隊不會要的,只顧着讓爺爺躲進屋後面存紅薯的山洞裏。

曾聽爺爺說起過,後來他也曾被徵去當過一次挑夫的經歷。

有天亂軍經過,幾個壯勞力被徵去幫忙挑糧食。爺爺挑着一擔粟米,空着肚子走了七八十里路。

爺爺又餓又困,想着找準時機逃跑。但挑夫隊伍前後都有兵持 槍壓着,想跑掉很難。

傍晚時分,開始翻山。走到一個轉彎處,爺爺假裝換肩停留了一下,發現前後的兩個兵都看不到自己。

爺爺料定,山中樹林茂密,又是傍晚,不可能有士兵追上來。

於是他悄悄跟走在他後面的熟人說,自己準備跑,要不要一起。那人急得直搖頭。

說完,爺爺放下擔子往隊伍前行的反方向跑。沒跑多遠,爺爺就聽到身後一串槍 聲。

爺爺在山裏摸着黑往回走。

第二天快天亮時,他站在山坡往下望,山中雲霧籠罩,朦朧中感覺山下那戶人家好像是他姨媽家。

爺爺走近些,試着喊他表哥的名字,他表哥聽出我爺爺的聲音,壓着嗓子問:是勤老表嗎?爺爺說是。後來爺爺終於喫飽喝足後,纔有了走回家的力氣。

讀者故事《1937年的中國少年》中,奶奶所經歷的,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都經歷過的事。那樣的艱辛與苦痛,是和平年代的我們,都無法想象的。

上次回家,我在家族譜書上,第一次看到了叔爺爺的名字與他的生平一一

克全,20多歲,抓壯丁,生病,得口信,死於四川。

唯願國泰民安、世界無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