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關於葡萄牙病人讀後感


前幾天,我貿然答應寫一篇關於《葡萄牙病人》的讀後感。但快節奏的生活,浮躁的心態,使我沒有完成這個任務。因爲浮躁,先犯了一個錯誤,誤以爲只有序言是作者寫的,其餘正文都是佩索阿的手稿經作者整理的。因爲浮躁,面對文章在現實和想象之間的頻繁切換,根本沒有找到頭緒,沒有讀懂。沒有讀懂,自然寫不出讀後感。

如果不是有諾在先,我想我不會仔細讀完這篇文章。爲了寫出讀後感,踐行諾言,我告訴自己要靜下心來,戒除浮躁,認真地讀下去。

沒有老師的指導,也沒有神人的感應,只是自己靜心仔細地讀,我就自然而然地認識到先前的錯誤,也自然而然地能夠理出文章頭緒。這令我感慨良多,書非靜心不能讀也!

這篇小說寫作上的典型特徵是意識流。眼前的事情、回憶中事情,對一件事情的看法、態度,隨時就插入進來。如果心氣浮躁,讀起來,會顯得雜亂無章,容易留下不知所云的印象。這正是意識流的特點。意識流小說直接按照意識流動來敘事,結構篇章和塑造人物形象。突出特點是,打破時空界限,敘述在現實與想象之間頻繁切換。寫着現實的事情,大腦想到另一件事情、另一個想法,直接寫出來,接續在後面。

但如果認爲意識流寫作,就是想到哪寫到哪的信馬由繮,那就錯了。所寫的每一句,都是有作用的。比如“沒有下雨,兩位修女各自拿着一把傘,邊走邊小聲說話,在她們前方,歌舞廳的彈簧門吱呀作響,一位壯實的先生剛剛進去,歌舞廳裏沒有點燈”。沒有下雨打傘,這是矛盾的,實際與作者的心境有潛在的類比,後面點明瞭“我的思緒混亂又矛盾”;歌舞廳裏沒有點燈,印象上是灰暗、陰暗的,也與心情相映襯。

又比如寫到調味品店的胖老闆,還扯到他嬌俏的女兒,又扯到牧羊犬,很散,很亂,但細細品味,他是想推出“牧羊犬對這種香料又怕又愛”,這種又怕又愛,正與自己的心情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

意識流的寫法,在敘事上,看起來非常客觀,好像萬事萬物都是自然地流淌,自然地出入,但用詞造句裏面蘊含着作者的心境和感情。看似很散、很亂的描寫,實際上要爲表達的心境和感情服務。看似漫不經心的描寫,原來是匠心獨運!這麼看來,就覺得這篇文章寫的有意思,值得細細品味。

序言中有提到:奧菲利亞的三封信,不僅證明佩索阿的確是便籤簿的撰寫者,而且這部像小說的小說並不是小說,而是“意象作品”。既然是意象作品,就需要我們認真品味作者創作的意象。

比如,第三節裏有一段值得注意:我完全放鬆,分裂成兩個人,我的心靈之眼看到的是相隔一條街的公寓,四樓的窗戶緊閉着,路燈映照在窗玻璃似點點星光,有着無言的美。這是否表明每個人都有一個現實之身和精神之身。只有完全放鬆時,那個精神之身才能分離出來,才能體會到美。

比如,文中有寫到“紫色花瓣,漂在積水上,流向暗溝,自此消失在世間,進入下一個輪迴”。這個看起來,與主題聯繫不大,實際上很有象徵意義。這難道不是“萬事如常”的一個寫照嗎?

又比如,第五節又出現的特羅巴。通過一句話總領:門房特羅巴給我的教益比任何一本書都多,然後簡要交代他的一生。沒有議論,只是敘述。這敘述一方面是刻畫特羅巴的形象,另一方面,又在爲第五節最後要說的話做鋪墊。末尾寫道:我從未對自己的過去進行總結,也沒有對未來進行認真的規劃。更關鍵的一句話:我不缺乏野心,但缺乏改變生活的野心。你很難一下子說清楚這句話的味道,但不明覺厲,文學味道十足。

如果仔細分析,揣摩,這篇文章裏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可以看出,看似普通的描寫,已經作者匠心加工過,都賦予了意象。那意象是生活的哲理,自然的大道,人生的感悟。從這個意義上講,這篇文章很厚重,很深刻。

作者善於藉助現實的事件敘述,推進文章向前走。但表達的重點是意象。藉助線索推進,不斷的思考,不斷地構造意象。大腦中的意象,纔是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正如開頭說到的,能看見的文字都是在兜圈子,真正要表達的是意象,是心境。妙就妙在敘事與意象、與心境十分妥帖地結合在一起,象徵意義突出,或者情形類似。由此我認爲這篇文章,可以看作文學創作與作文寫作的分界點,是從作文寫作到文學創作過渡的好範本。

文章題目是《葡萄牙病人》,但實際內容並不是寫一個葡萄牙的身體有病的人。這裏的“病”,序言有提到“語法病”像一個魔咒懸在我的心頭,我已經病了,病入膏肓。映襯了葡萄牙病人不是身體疾病,是語法病。

在第三節又露頭,加以闡釋。在寫到他們交談的內容時,突然寫到“最後,我承認我渴望交談,但是我找不到語法。她點點頭笑着說:這是流行病”。所謂的葡萄牙病人,是指流行的找不到表達思想的語法的人。

但找不到表達思想的語法的病是一種什麼病?本質上是一種思想疾病。這種思想疾病是什麼呢?大概是後文說的“我的懨懨的心境”。在這種心境下,對萬事萬物的表達,是一種消極的,茫然的,疲憊的,不滿的語法表達。

那麼最終結果如何?通過一系列的事件描寫,心境轉換,作者“想到很多附着我心靈的東西都走遠了”;他體會到“萬事萬物都是完善的,怎麼存在都是完善的”;“萬物都在跳舞”;“萬物如常”。最終“我抽出我的鋼筆,彷彿大病初癒。我從文件夾裏抽出一張,用新的語法談論我對進出口貿易的看法,……此時,一縷淡金色的陽光在視線邊緣閃耀。”這個大病初癒,是個比喻說法。當他用新的語法談論看法時,就是病好了。而新的語法是什麼樣的語法呢?無非是積極的,堅定的,有活力的,滿意的語法表達。而“一縷淡金色的陽光在視線邊緣閃耀”很有象徵意義。這種文字的表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會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來體會這個淡金色的陽光在視線邊緣閃耀的含義。我理解是一種滿意的狀態。人們的學識、修養、思維層次不同,對這句話的理解自然不同。所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