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一點也沒關係》:科學用腦,幸福一生

“學會讓大腦離線,重新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當我們在這本名爲《慢一點也沒關係》的書的封面上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是不是覺得焦躁的內心,一下子平靜了不少?

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裏,大家都急着趕路,想要功成名就,就要付出成百上千倍的努力,導致大腦時時刻刻在高速地運轉中。

但身體不是鐵打的,大腦更不是機器,終有一天身體罷工、大腦宕機的時候,或許連後悔藥都來不及喫。

來自比利時的資深壓力管理專家呂克•斯維寧博士,結合20餘年壓力研究實驗成果,寫成這一本《慢一點也沒關係》心理健康自救手冊。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這本號稱“內卷時代的避坑指南,快節奏時代的慢活法”的書中,讓大腦進入離線模式,逐漸恢復活力和創造力。

另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書中介紹的進入離線大腦的日常技巧,幫助自己處理工作壓力,改善人際關係,最終提升工作效率。

【1】

勞逸結合,會休息的人創造力更強

加拿大古典文學教授彼得•託希曾在《無聊,一段迷人的歷史》一書中,帶領讀者踏上一段引人入勝的旅行,去尋找無聊的真諦。

但是在如今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裏,人們身不由己地被裹挾其中,導致大腦時時處於高度緊張狀態中,能夠適當地無聊一下,實屬非常難得的事情。

作者描述自己第一次買蘋果手機的時候,感覺非常興奮,但是很快就生氣了,因爲他覺得自己像個傻瓜一樣,完全不會操作手機上的各種軟件。

他好不容易花了好幾周的時間,才慢慢解鎖了一些手機功能,但他那段時間卻要爲完成公司的一項緊迫任務,不得不每天四處奔波。

然而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他的電腦崩潰了,即使求助維修人員,告訴他們沒有電腦自己就要死了,也不能立即得到幫助。

於是,在手機不好用和電腦崩潰的情況下,作者被迫離線後卻陷入了疲勞的無底洞,頭疼、脖子疼、腸胃不適、心悸等等,醫生建議他去休息。

作者突然覺得天空開闊晴朗起來了,感覺到能量一股一股地流回到身體中,聞到了花香,感受到世界的美麗,自己也變得更有創造力了。

也因此,作者很快就解決了困擾他幾個星期的難題,完成了工作目標,這讓他逐漸喜歡上了這種“無聊”的離線生活模式。

所以書中有句話說:“無聊可以防止你止步不前,讓你去尋找解決舊問題的更新穎、更優良的方案。”

總有人覺得,想要幹好工作就要時刻神經緊繃,但得不到休息的大腦只會消極怠工,不僅工作效率下降,還有可能壓垮整個身體。

該休息的時候,就放下工作來休息,只有懂得勞逸結合的道理,並且真正做到勞逸結合的人,才能迸發出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2】

靈光乍現,學會運用大腦的離線狀態

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敘拉古國王懷疑自己的王冠不是純金打造的,於是讓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想辦法檢驗一下。

但阿基米德想來想去,始終覺得無從下手,他又不能把王冠熔化來檢驗,毫無頭緒之下,他乾脆不去想了,直接泡在浴缸裏洗起了澡。

突然,阿基米德大喊一聲“尤里卡!”原來他找到辦法了,只要把王冠泡在水裏,就可以確定它的密度,從而計算王冠是否是純金打造的。

這就是著名的“尤里卡效應”,當我們的大腦從工作狀態轉換到離線狀態的時候,可能做出非常瘋狂的聯想,靈光乍現之下說不定會冒出絕妙的主意來。

讓大腦擺脫緊張狀態,不要爭分奪秒地幹工作,多給自己一些無所事事的時間,就如作者那樣,經常做着白日夢,還曾導致坐車坐過了站。

雖然被別人稱爲“心不在焉的教授”,但是作者卻樂在其中,因爲他在那些走神的時刻,想出了很多有創意的想法,對自己的事業發展有很大的裨益。

德國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埃裏希•弗洛姆說:“創造的前提是勇於打破常規。”

我們總以爲,只有足夠勤奮地工作,才能收穫想要的結果,但其實就如這本書的書名一樣,慢一些也沒有關係,慢下來的時候正是大腦離線狀態開始的時候。

就像當初那個名叫J•K•羅琳的年輕女子,因爲從曼徹斯特到倫敦的火車延誤,百無聊賴的羅琳看着窗外的風景,她的想象中突然冒出一個戴眼鏡的男孩。

她當時本能地知道,這個男孩是個魔法師,叫作哈利•波特,她的大腦中就這樣無拘無束地進行着創作,成就了後來風靡世界的經典之作。

允許大腦多一些離線狀態,既是一種身體的放鬆,更是一種心靈的滋養, 這種情況下就是靈感迸發的最佳時機。

【3】

大腦自由,是人生自由的開端

在這本書的第三章《14種方法,讓大腦停一停》中,作者介紹了14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幫助大腦擺脫擔心和焦躁之類的阻礙,讓大腦更容易離線思考。

從第一個“從起牀開始練習吧”到第二個“減少生活中的慢性應激”,一直到第十四個“用呼吸訓練和冥想的方式離線”,每一個方法都具有可操作性。

但其中最爲重要的是第八個方法“用成長型思維方式面對生活”,當我們從固定型思維方式轉變爲成長型思維方式的時候,會導致截然不同的未來。

心理學家史蒂夫•馬拉博說:“一旦你的思維模式發生了變化,外面的一切也會隨之改變。”

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都會相信:“我之後還是可以成功的,我有成長的可能。”

當一個人對自己有信心,認爲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某項任務或者解決某個問題的時候,大腦就能爲此獲得自由,而這也是人生自由的開端。

而其次重要的是第十個方法“明確定位,找到自己的心流”,作者例舉了進化論的奠基人查爾斯•達爾文的故事,父親認爲他應該成爲一名傳教士。

但是當達爾文登上“比格爾”航海船時,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標,開始研究大量的動物和植物,轟動世界的《物種起源》促進了進化論的誕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所在,只是有些人的技能一直處於隱藏狀態,甚至自己都不知道,需要不斷地摸索和尋找,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勇敢地去涉足不同的領域,嘗試未知的事物,讓大腦在自由的狀態中,能夠自在地沉思,思考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人生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身處瞬息變化的複雜世界中,大腦爲此承受了很多的壓力,想要讓大腦獲得自由,就要先行動起來。

【4】

利用離線大腦,預防職業倦怠

當有一天早晨起牀,你發現自己全身肌肉疼痛,呼吸困難,渾身上下哪裏都不對勁的時候,或許你已經陷入了職業倦怠狀態中。

作者書中描寫的德克就是這樣的症狀,他被送往醫院後診斷爲過度疲勞、過度呼吸和職業倦怠,因爲他兢兢業業工作了十五年了。

在漫長的十五年裏,德克從早上八點忙到深夜,沒有時間好好喫飯、睡覺、陪伴家人,哪怕週末都被工作的壓力環繞,一刻都不敢放鬆自己。

多年緊繃的在線大腦,終於撐不住了,反映在身體上就是職業倦怠,想要恢復體力,只能讓身體和大腦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徹底進入離線大腦狀態。

在現代這樣壓力巨大的社會中,人們很容易就會產生職業倦怠的身體和心理狀況,學會利用離線大腦,是預防職業倦怠的最佳方法。

首先就是工作選擇,在維持身體健康、有時間陪伴家人等前提下,自己還能承受多大的壓力,根據離線大腦的能量來選擇合適的工作。

不要只貪圖掙錢多,而把自己的命全都拴在工作上,等到身體垮掉的那一天,我們會發現這世上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

因爲作者特意強調說:“職業倦怠不是能用藥片或者什麼大仙就能治好的,必須要徹底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不想被職業倦怠搞垮身心健康,我們就要學會分配自己的在線大腦和離線大腦,確保大腦得到有效合理的運用,纔是學科的用腦之道。

人生那麼漫長,不要太過於緊繃,學着放鬆下來,該工作的時候認真工作,該休息的時候也要愉快玩耍,能讓自己活得更長久。

畢竟,工作掙錢很重要,但聞花香聽鳥語更是人生樂趣,慢下來的人生狀態,其實能夠讓我們走得更穩當一些,更幸福一些。

【5】

大腦是人類生存的最重要的器官,如果沒有健康的大腦,人類就不可能平安地活着,因此保護大腦是每個人的職責。

這本書在結語中總結了保持大腦健康與活力的十大竅門,與大家一起分享,並且儘量督促自己能夠做到,它們分別是:

定期外出、照顧好自己的睡眠、避開藍光、避開壓力、注意飲食習慣、保持社會交際、讓你的大腦忙碌起來、豐富你的環境、時不時好好地打個盹兒、確保你的身體裏沒有未知的炎症。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不在於跑得快不快,而在於跑得穩不穩,不要急於求成,而要勻速前行。

慢一點,讓大腦再慢一點,是愛自己最好的方式,更是給予自己幸福人生的最佳的途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