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爱的教育》7

阅读时间:2月12日-15日  P136-155

该书原计划每天读20页,觉得耗时有些长,于是减少到每天15页,但现在竟发展到4天才读了20页。

这些天的阅读中,比较有感触的是三篇文章:《父亲的老师》、《工人朋友们》、《畸形儿》

《父亲的老师》中讲到当安利柯的父亲得知他小学一年级的老师还活着,而且就住在离他们一小时车程的地方,决定去看望这位已84岁高龄的老师,他们已经有44年没见面了,父亲说不知道老师是否还记得自己,但自己一定可以认出他来,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也在头脑里大概回忆了下自己一年级的老师,感觉已经不是很清晰了,也询问5年级的儿子是否还记得自己的老师,感觉以前的老师可能更能让人记忆深刻,一方面是那时老师较少,二是那个年代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现在学生们接触的老师较多,除非某个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可能会记得多些,大部分的老师可能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淡出我们的记忆。让我感动的是父亲对老师的照顾,真正体现了老师将学生当自己的孩子,而学生也将老师视为自己的父亲一样尊敬爱戴,文中讲到父亲要带老师出去吃饭,但老师觉得自己年龄大了,手颤得厉害,去外面吃饭会令别人不方便,父亲说完全不会,自己很愿意帮助他,吃饭的时候,父亲对老师照顾得很周到,老师一高兴手颤得更厉害,举杯时把杯子弄洒了,父亲也亲自帮忙擦干,他们举杯共饮,互相说着祝福的话,餐厅里的其他人看着这场面都被深深的感动了。

《工人朋友们》是父亲写给安利柯的信,起因是安利柯想到自己升入初中后,很多同学就见不到了,为此他有些难过,他的这些同学大部分都是上完小学就要出去工作了。父亲说他们还在一个城市,安利柯仍然可以去看望他们,怎么就说不能见面了呢,恰恰是这些与他过着完全不同生活的人,可以教给他很多东西,如果不能继续与这样的人交往,他就只能与和他同一个阶层的人相处交流,眼界会越来越狭窄,他教导安利柯不仅要和现在的朋友长久的保持友谊,还要增加和劳工子弟的接触,普通的劳动者虽然比上流社会的成员挣得少,但他们的能力和品格并不比社会低,他们报酬少,工作却繁重,更值得尊敬,他们是对社会付出了劳动的人,是真正高贵的,如果以财产和所处的阶层来判断一个人,那眼光就太粗鄙了,因为一个国家最圣洁的鲜血,就流淌在那些工人、农民的血管里。试问如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平等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畸形儿学院》安利柯母亲带着安利柯一起去帮他们看门人的儿子申请入院,到了地方,她让安利柯在门外等着,不要进去,母亲不想让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孩子看到他,因为他这健全的身体,会叫那些孩子艳羡而失落,这些孩子病得越久,身边的人对他们的亲近和抚触就越少,他们常常几小时几小时被人冷落在屋子,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侄子,每每想到他时,都很揪心,或许在条件好一些的家庭,这样的孩子还能得到一些照顾,这个春节回家也只短暂的见了他一面,感觉是陪在他身边,也会让他感觉不好,毕竟他已经是个20好几的成年人了,不陪在身边,自己又觉得过意不去,但最终也只是在回去的那天一起在同一个房间待了一两个小时而已,其余时间他都独自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侄子在我12岁那年就出现在我生命中,可是这么多年,我都未能做出点任何有益于他身体康复的事,这让我愧疚,尤其是在每个节日收到他的祝福,我都觉得自己虽有一个健全的身体,却不如他有一个健全的心灵,唯愿他的余生少些病痛,多些快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