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要做怎樣的父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這本書講了一個身患抑鬱症的病人在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下探尋自我、拯救自我的故事。故事本身並沒有太多的新鮮感。故事裏面講述的心理諮詢的方法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所以推薦這本書的人說這是一本心理諮詢入門級別的書。

這本書講述的蛤蟆探尋自我的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是部分是探索自己的童年。蛤蟆先生有一個嚴厲的父親和一位順從的母親。他在幼年的時候缺少父母的溫暖,所以導致他的討好型人格和一系列的問題。這是很多類似心理學書籍所“揭露”的事實。

和《蛤蟆》這本書相同主題的書好像不少。這些書都是關注原生家庭關注童年的書。彷彿成年人所遇到的問題都得去原生家庭去找一樣。

我不反對認識自我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認識自己的成長過程。但是我最近有點厭倦彷彿原生家庭是一切罪惡的淵源的提法,彷彿成年人所有的問題都應該歸結於原生家庭。

我在想的問題是,既然孩子和原生家庭的關係那麼密切,那我們應該怎樣做父母呢?感覺對孩子嚴厲一點的話,孩子就容易產生一些什麼性格問題,那我們做父母的是不是要隱忍自己的怒火,對孩子一味的包容,遷就和順應他們的天性?這樣是不是會走向另一個反面——溺愛?

基於這樣的事實,我是不是該推斷出孩子在幼年的時候應該像溫室裏的花朵一樣倍加呵護?我在想這些溫室裏的花朵如果離開了溫室的環境,還能生存嗎?

我認爲其實家庭也是社會的縮影,家庭的這種不完美,也是因爲社會的不完美所決定的,沒有完美的社會,也沒有完美的父母。出生是不能選擇的,能選擇的是自我的成長。

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孩子所接納的東西要遠大於輸出的東西。大人確實應該對孩子有更多的關注纔是。但是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也不存在一個所謂的標準來對待孩子。

其實每個人在一個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對待。有對自己的寵愛,有對自己的不公平,或者別的什麼……我覺得這種不同的對待才能夠鍛鍊他對不同對待的一個反應。鍛鍊的多了,對各種反映才能習以爲常,不受這種對待的影響,所謂人是鍛煉出來的,不是嗎?

其實人最重要的還是認識自我,這個纔是最重要的。人應該接納的是自我,不管曾經遇到了怎樣的對待,怎樣的境遇。無論你是怎樣的反應,怎樣的氣質,你接納這樣的一個氣質的自己,你才能夠更好的去適應外界環境,才能夠去選擇你認爲正確的一些東西,這樣才形成你自己的處事方式。

所以我現在對這些講原生家庭的書興趣不是太大,基本上翻一翻,知道大概講什麼就完了,不會去一個字,一個字去精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