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公允,妥协,平衡,建设——从梭伦的改革谈起(一)

梭伦(Solon,约前640年—约前558年)所处的时代,雅典内部的矛盾已经十分激烈,整个社会面临撕裂的结果,城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在一天天消解,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债奴制,因为债奴制的存在,许多雅典人由于负债而成了奴隶,城邦的自由民越来越少,这已经严重地动摇了城邦的基础,雅典正在走向完全的失控。

梭伦执政时,债奴制已经无法回避。当务之急,就是要废除债奴制,恢复他们的自由人身份。但是,这却侵害到契约的合法地位,也会侵害债权人的合法权利。

看起来似乎无解,但是,城邦不能武装奴隶保卫祖国。梭伦已经没有退路:要么,听任城邦涣散瓦解;要么,大刀阔斧废除债奴制,保证雅典有足够的战士。

这样,债奴制被废除了,雅典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那么,如何补偿富人的财产损失?梭伦发布命令:按照财产的多寡,把全体公民分成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地位和权利也越大,还建立了四百人议事会。

财产的标准,极大地调动了雅典人发展工商业的积极性,也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对于旧氏族贵族,梭伦也是有取有予:不再承认他们祖先的余沥可以永远泽及子孙的地位,但对他们世袭的土地,也予以确认。

整个改革,梭伦着力对社会矛盾的缓解,加强国家凝聚力,巩固国家基础,扩大并保证城邦的战斗力。国家的天平,没有倾向任何一方:既没有倾向弱势的农民,也没有倾向于贵族,更没有倾向于工商业奴隶主。

于是,几乎所有人,都感到心有不甘:在贵族们看来,改革应该继续巩固他们的世袭特权;工商业奴隶主认为,应该保证并且极力维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对于穷人来说,梭伦应该无情地剥夺富人的财产,把它分给自己,……

但是,梭伦让他们失望了。几乎所有人都不满意,他们觉得,梭伦的改革和他们的期望相差太远。至于国家变得越来越和谐,社会变得越来越稳定,政府变得越来越公允,这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他们的怨恨,最后都集中到梭伦一个人身上。

这种结果,其实,梭伦早就想到了,他太了解自己的同胞了。只要能够保证雅典的天平永远平衡,个人的荣辱毁誉,非所计也。

他被自己的同胞流放了。

他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他的精神遗产就是,理性和平衡。

这种理性主义的光辉,能够穿越时空,经过罗马,最后在英伦登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