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加息止渴?


6月15日。

美聯儲宣佈將基準利率上調75個基點,來到1.50%-1.75%區間。

這是美國1994年以來最大幅度的加息。


美聯儲又又又加息了?

2022年1月27日。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

不排除在每次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上都加息,提高利率的空間很大,美聯儲可以在不破壞就業市場的情況下提高利率 。

鮑威爾還表示:

今年的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將會減弱。

2022年。

美國總有8次FOMC會議。

1月25日-1月26日 - 美聯儲FOMC舉行爲期兩天的議息會議。

3月15日-3月16日 - 美聯儲FOMC舉行爲期兩天的議息會議,並公佈經濟預估摘要。

5月3日-5月4日 - 美聯儲FOMC舉行爲期兩天的議息會議。

6月14日-6月15日 - 美聯儲FOMC舉行爲期兩天的議息會議,並公佈經濟預估摘要。

7月26日-7月27日 - 美聯儲FOMC舉行爲期兩天的議息會議。

9月20日-9月21日 - 美聯儲FOMC舉行爲期兩天的議息會議,並公佈經濟預估摘要。

11月1日-11月2日 - 美聯儲FOMC舉行爲期兩天的議息會議。

12月13日-12月14日 - 美聯儲FOMC舉行爲期兩天的議息會議,並公佈經濟預估摘要。


此前。

3月16日。

美聯儲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從近零水平上調25個基點至0.25%-0.5%。

這是美聯儲自2018年12月以來首次加息。

美聯儲還暗示:

可能很快宣佈並執行縮減其9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的計劃。


4月7日。

美聯儲公佈3月政策會議紀要,暗示未來一次或多次50個基點(BP)加息。

同時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內部就縮減資產負債表進行討論,共識上限爲950億美元。

5月4日。

美聯儲宣佈加息50基點至0.75%-1.00%區間,以對抗通貨膨脹。

這是美聯儲自2000年5月以來最大幅度加息。

與此同時。

美聯儲宣佈縮減其8.9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的計劃,6月1日開始以每月475億美元的步伐縮表,三個月內逐步提高縮表上限至每月950億美元。

5月25日。

美聯儲決策者強調需要爲遏制通脹迅速加息,可能超出市場預期,認爲需要今年6月和7月的最近兩次會議都加息50個基點。

緊接着就是昨天。

6月15日。

美聯儲宣佈將基準利率上調75個基點,來到1.50%-1.75%區間。

這是美國1994年以來最大幅度的加息。


對此。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

預計加息75個基點的舉措不會成爲常態,美國經濟仍然有可能實現“軟着陸”。


鮑威爾還強調:

美聯儲不會試圖引發經濟衰退,美國經濟對加息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從4年、22年到28年。

從25、50到70。

美聯儲真的玩得越來越嗨了。


要知道此前:

1983年3月-1984年8月。

第一輪加息,歷時17個月, 累計加息7次,累計加息300個基點,利率從8.5%上漲至11.5% ,此輪加息抑制了超級通貨膨脹,實現經濟復甦。

1988年3月-1989年5月。

第二輪加息,歷時14個月, 累計加息6次,累計加息331.25個基點,利率從6.5%上漲至9.8125% ,此輪加息抑制通脹擡頭,核心CPI企穩在4.5%左右,但同時製造業PMI下滑明顯。

1994年2月-1995年2月。

第三輪加息,歷時12個月, 累計加息7次,累計加息275個基點,利率從3.25%上漲至6% ,此輪加息抑制了美國通脹上行,但對資本市場產生了較大影響,間接造成97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9年6月-2000年5月。

第四輪加息,歷時11個月, 累計加息6次,累計加息175個基點,利率從4.75%上漲至6.5% ,此輪加息美國三大主要股指漲跌互現,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大幅上漲,市場陷入“科技股泡沫”。美債收益率和美元指數雙雙上漲。

2004年6月-2006年6月。

第五輪加息,歷時24個月, 累計加息17次,累計加息425個基點,利率從1%上漲至5.25% ,此輪加息美債收益率回落,而美元指數也並未隨着美聯儲加息走高,受到美國通脹值較高的影響,美元表現疲軟。

2015年12月-2018年12月。

第六輪加息,歷時36個月, 累計加息9次,累計加息225個基點,利率從0.3%上漲至2.5% ,本輪加息週期內,美股表現強勁,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雙雙上漲。加息結束後,美國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通脹壓力得到緩解,就業市場也逐步修復。

緊接着就是第七輪。

美國這是沒完沒了了啊。


美股泡沫破滅時?

加息對於美股來說不過是揚湯止沸。

今年年初我們就曾討論過美股加息等問題。


1987年。

美股第一次熔斷。

2020年3月9日。

因爲歐洲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沙特和俄羅斯在石油減產問題上存在分歧,沙特採取報復措施增加石油產量。

美股第二次熔斷。

其中納斯達克指數下跌7.2%;道瓊斯指數下跌7.79%,爲次貸危機後最大跌幅;標普500指數下跌7%。

觸發熔斷機制後,美三大股指全部停牌15分鐘。

3月12日。

因爲疫情原因,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除英國和愛爾蘭,外,來自26 《申根公約》個國家的乘客將被限制進入美國30天。

美股第三次熔斷。

開盤不到6分鐘,美股市暴跌7.2%,再次觸發一級熔斷,停牌15分鐘。

覆盤後。

在美聯邦儲備銀行盤中分行宣佈將向金融系統注入高達1.5萬億美美元的流動性後,市場短暫反彈,但隨後股市跌幅更大。

截至收盤。

道瓊斯指數下跌9.99%,至2352.6點。

3月16日。

美聯邦儲備銀行宣佈第二次大規模降息,與此同時7000億美元的大規模量化寬鬆計劃出臺,此前,這種大規模回購和超低降息出現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

美股第四次熔斷。

截至收盤。

標普500指數收盤下跌324.89點,跌幅11.98%,報2386.13點;

納斯達克指數收盤下跌970.29點,跌幅12.32%,報6904.59點;

道瓊斯指數收盤下跌2997.10點,跌幅12.93%,報20188.52點,不僅刷新了第三次熔斷記錄,還創1987年10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3月18日。

美股因標普500指數盤中跌超7%,再次觸發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鐘。

爲美股10天內第四次熔斷,史上第五次熔斷。


美股熔斷這件事就相當於美股的“保險絲”斷了?

一方面給股民和市場冷靜的時間;

另一方面給一些金融“掮客”發出警告;

還可以給金融機構和政府機構留出操作空間。

3月末。

特朗普就曾簽署過一份2萬億紓困法案,向大多數美國人一次性發放最高1200美元(小孩500美元)的救濟金,以幫助緩解疫情下的生活困境。

12月。

特朗普敗選,連任失敗。

當然。

要論印錢還是拜登更厲害。

2021年1月7日。

拜登確認當選第46任美國總統。

3月11日。

1.9萬億美元新冠紓困案已經過國會批准,並由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成法。

此法案將維持每週300美元的失業救濟金至9月6日;

向年收入低於7.5萬美元的個人和年收入低於15萬美元的家庭支付1400美元;

在一年時間內擴大兒童稅收抵免等。


3月31日。

拜登又宣佈了另一個基建計劃:10年內耗資高達2.3萬億美元,旨在重振美國的交通基建和製造業,改善美國芯片、能源等領域的地位並保持競爭力。

5月21日。

白宮在公佈的最新方案中稱,願將規模壓縮至1.7萬億美元。

然而。

共和黨人依舊沒有買賬。

這還沒完。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報道,一項價值2萬億美元、側重於教育和醫療的撒錢計劃還在路上。

要知道。

2019年。

特朗普帶頭美國富豪瘋狂避稅的大環境下,全靠中產,美國全年財政收入也才3.4萬億美元。

2020年3月。

美聯儲宣佈無限量QE。


美國國債危機?

2021年9月19日。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寫道:“美國經濟學家和財政部的壓倒性共識是,如果不提高債務上限,將導致廣泛的經濟災難。”


耶倫警告稱。

屆時數百萬美國人可能會手頭拮据,近5000萬長者可能會停止領取社保,軍隊也無餉可支,數百萬依賴每月兒童稅收抵免的家庭可能會出現延誤退稅。

9月27日。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一項旨在幫助聯邦政府暫時突破債務上限並使其在12月3日前維持運行的法案於當日在參議院舉行投票。

由於共和黨領導人的反對,該法案以48∶50的投票比例未能被通過。


9月28日。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出席國會參議院聽證會時再次警告國會,必須儘快解決政府債務上限問題,否則財政部將於10月18日用盡舉債空間政府將面臨歷史上首次債務違約。

根據美國財政部的數據。

自1960年以來,國會已經78次提高或暫停了債務上限。


2022年1月。

美國國債首次超過29.8萬億美元,在過去兩年中增加了6萬億。


6月16日。

美國國債已經飆升至30.5萬億美元,達到GDP的130%。

過去的15年。

美國國債以每年8.6%的速度增長。

而美國經濟增長每年僅僅增長3.5%。

簡而言之。

美國的借貸速度一直高於經濟增長速度,美國創造財富的速度遠遠跟不上印錢的速度。

此情此景之下。

美國想的不是擦屁股。

而是超量印發的美元洗劫全世界。


2018年。

美國政府開始以“審查普遍優惠制度(普惠制)適用資格”爲由,計劃剝奪泰國、印度尼西亞與印度等25國的“免稅權”。

2020年。

受新冠疫情疊加美元濫發的影響,第一季度不少拉美國家貨幣兌美元都走出了悲催的行情:

巴西雷亞爾貶值32%,墨西哥比索貶值32%,哥倫比亞比索貶值24%,阿根廷比索貶值9%。

貶值幅度如此之大,相當於一些國民財富被美國“洗劫一空”。

更關鍵的是,作爲拉美最大經濟體的巴西,該國經濟正處於崩潰的邊緣。

據穆迪預計,2020年巴西經濟下降5.2%,成爲1900年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

2021年。

彭博社曾經列出一份收割名單,其中包括阿根廷、越南、印度、斯里蘭卡、土耳其、烏克蘭、巴基斯坦、巴西、印尼和埃及這十個發展中國家。

彭博社的原話是:“美聯儲或將美國鉅額赤字風險轉嫁給上述10國,不過巴西已提前陷入困境。”

2022年。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更是直言不諱:

如果你不在餐桌上;

就可能會在菜單上。


好在。

美國人手拉。

全世界不瞎。

BWC中文網根據TIC最新報告查詢到:

中國,日本,英國,愛爾蘭,盧森堡,瑞士,比利時,法國,巴西,加拿大,印度,新加坡,韓國,挪威,德國,荷蘭,泰國,以色列,菲律賓,墨西哥,瑞典,科威特,意大利,阿聯酋,越南,波蘭,智利至少27國在4月不同程度地拋售了美國國債。

同。

作爲世界上第四大離岸金融中心的開曼羣島也在4月拋售了美債。

美債前十大海外持有國無一增持。

而在33個美債的主要買家中,只有5個買家處於增持狀態。


不過。

我們的美國國債雖然已經降至2010年6月以來的最低至1.0034萬億美元。

但我們依舊是僅次於日本美國國債的第二持有國。


雖然去年彭博社的收割名單中沒有中國。

但是從幾年前的華爲到現在的聯通。

美國早已開始對我們“上下其手”。

我們依舊任中共而道遠啊。


最後。

我們再聊幾句。

或許。

用不了多久。

我們就可以一起見證歷史的那一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