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的老人食堂

    “今天中午我们到小区老人食堂去吃吧?”下了公交车,老伴看看我说道,“听说食堂的饭菜还可以。”

    每次我和老伴在老年大学上课回到家,都感觉有些疲倦,可是做饭是件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

    “好吧,去尝尝味道怎么样。”

    我巴不得不回家做饭,因为按照我们的约定,平时的饭菜归我做,她只负责做节假日的家宴。我不是不乐意做饭,只是刚从外面回来,有些累,也有些困了。因此经常是随便煮点面条,或者热两个馒头。

    吃饭这件事,过去年轻的时候都不算什么问题,下班回到家,打开煤炉子,放上高压锅,洗菜、切菜,炒菜,菜做好了,饭也就好了。个把小时左右,大人小孩就可以围着桌子坐下,稀里哗啦的很快就吃饱了,然后大家该干嘛干嘛去。

    家里有老人做饭的子女最幸福了,下班回家就有香喷喷的饭菜等着。老人也乐意做饭,看着孩子们吃得香,吃得好,心里乐滋滋的。记得每次去丈母娘家,我们边吃边说:“老妈今天这菜特好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老人家就像获得了诺贝尔奖一样,笑着告诉我们:“这还不简单?”然后绘声绘色如此这般的介绍她的绝招。每年两位老人过生日或者过年过节,我们都能吃几天丰盛可口喷香的饭菜。

    可到了老人七十岁生日的时候,突然告诉子女们:“今年我不想做了,我们出去吃吧!”

    看着老人蹒跚走路的样子,我们才发现,两位老人真的老了。

    以前老人为子女做饭当作是一种享受,到了古稀之年,做饭就成了一种负担。

    我现在居住的小区,大多都是留守老宅的老人,七十岁以上的都有很多。对自己做饭吃这件事,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了。

    他们不愿意拖累孩子们,硬撑着自己做。每天要到菜场去买菜,走到家已经是精疲力尽,还得洗菜,切菜,一餐饭菜做好后腰酸背痛,坐下来休息个把小时都难以恢复。

    一天下午几个娭毑在一起打扑克牌,王娭毑说现在记性不好,今天上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忘记了锅里正在烧红烧肉,差点没把锅烧穿了。另外三个娭毑一个接一个的抢着说,她也一样,忘性越来越大。

    一个说我经常找不到钥匙,一个说在厨房做事,到冰箱里取东西,可打开冰箱却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了,最后说话的娭毑摇摇头说,老了,不光忘性大,骨头也脆了,一不小心就会摔跤,你们看我这只手,就是在客厅里摔断的。

    “听说小区老人食堂很快就要开张了,不知他们做的饭菜会怎么样?”站在旁边看他们打牌的另一位娭毑笑着说道,“如果好吃,我会天天去吃,省得累。”

    这一天终于来了,通过社区领导的努力,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半年多前,在小区升级改造基本结束的同时,老人食堂也按照预期计划开饭了。

    刚刚入夏不久,天气有些闷热,我和老伴从北往南,走在干净的柏油路上,穿过一栋栋灰白色的楼房,几分钟后来到了小区老年活动中心。

    这是一栋两层楼的房子,食堂就在一楼。我们走进一间长方形的餐厅,两台立式空调向外喷着白色的冷气,立即感觉凉爽了许多。

    我们在前台买了500元的会员卡,赠送了五张两荤一素餐券、一只烤鸡。这张卡可以吃饭,可以在服务中心买优惠价的各种肉和蔬菜。

    来到打饭菜的窗口,只见两个不锈钢的盒子里,都有六个格子,每个格子装一种菜。

    食堂工作人员接过餐票,按照我们的要求,在快餐盒里装了两荤一素,我们各自在窗口前的桌子上端了一碗免费的汤。

    老伴问我怎么样,我说很好吃的,味道不咸不淡,正适合大多数老人的口味。

    后来我一个人去吃过几次,见一个八十多岁,有些肥胖的老爷子每天早早的就去了,把饭盒放在窗台上排队,搬个椅子坐在走廊上,时间一到就用两手将身体撑起来,然后慢慢的走到打饭的窗口去。

    还有一位同样也是八十多岁的高老太,每天中午都准时的在同一张餐桌上吃饭,边吃边满面笑容的和人聊天。我问他们“你们每天都来吃吗?”他们都说:“来呀!为什么不来?六元钱就可以吃一餐,必须来,我们现在都不想自己做饭了。”想当年,这些老人都是军工战线上的骨干,如今都已白发苍苍。我想,社区和政府做了一件大好事,老人们可以安享晚年了。

    年轻的时候在食堂吃饭,总想早点有个家,自己做饭吃,如今老了,却想有个食堂,天天到食堂去吃。

    从今以后我和老伴也会经常去食堂吃,好处多多,尤其是即省钱又省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