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後兩個月,我們定下了買房計劃

結婚6年,我們還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不過倒不是租房,結婚前公婆拿出了全部家當給我們在鄭州交了首付,我們算是有了房子居住。

結婚不足三個月,公婆就從老家趕了過來,這一住也是六年,給予了我們很多幫助,平時幫忙分擔了日常開銷,幫我們照看孩子,我一直心存感激。

可是無論多麼感激,心裏仍有絲絲渴求,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

中途我們一直在攢錢,這房子準備留着父母養老,我們搬出去住。

攢錢的路上,經歷了麥子出生,我工作中斷兩年,jiang先生兩次創業,終於在2021年存下來20多萬。

鄭州720大暴雨之前,跟jiang先生我們還在探討,是在少借點錢買套房子,還是將錢投給他創業。

那一天,jiang先生開車載我快速行駛在高架橋上,我不斷的數着手中的錢,望着窗外一閃而過的風景,身上的血管都在跟着愉悅着跳舞。

我知道離我們買房的計劃近了,甚至非常近了。

720之後,鄭州恢復原狀,霓虹燈閃爍,整個城市的房子一度成爲汪洋之海,大部分小區都成爲了修葺的地方。

我們手中的這部分錢打算先支持jiang先生創業,只有錢生錢,我們才能早點買到心儀的房子。

於是我們先是拿出來一部分錢還了信用卡,另外投資到他們公司的各種花銷上,20多萬一下子全不見了。

如今麥子長大了,兩房已經居住不下,應該早早的打算買房的計劃。而且又渴望擁有屬於我們的空間,也只有趁着麥子讀小學的階段買房,或者租房。

還有兩年的時間,這兩年,誰也不知道疫情的影響要蔓延多久。

2022年即將收尾,很多人還想趁着最後兩個月衝刺一把,但讓疫情打了臉。

早上刷到小視頻,國務院點名批評鄭州隨意靜默管理,一時間又成爲了羣裏討論的熱點。

不過真正讓人討論的話題,是車貸,房貸,信用卡等等日常花銷該怎麼辦。

已經居家三週有餘,有部分企業是可以在家實現創收,但對於有些公司的業務,是必須跑到前線溝通,才能達成業績。

自然,員工的工資可能是個保底的底薪,他們既要面臨繳納房租,如果有一家老小,還有各類花銷,疫情幾乎讓日子雪上加霜。

對於我們來說,身邊的不少同事,已經適應,甚至習慣了現在居家的生活,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孩子,兩不耽誤,工資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不過對於jiang先生,這類創業公司,是一種很大的考驗。

租着辦公室,合作業務都需要施工,客戶回款週期較長,鄭州不恢復正常,他們幾乎沒有辦法辦公。

偶爾家裏做一些設計圖,目前的費用只有出口,沒有入口。

我們的經濟很緊張,還好我的工資正常,裹住一些日常開銷,不成太大的問題。

深夜,思考着未來的生活,不知道如何是好。

房子是鐵定要買,但是能不能存住錢,並不好說,倘若疫情再持續兩年,買房的計劃可能要泡湯,租房纔是減輕負擔的唯一方式。

總之,先定下計劃,兩年後,必須要買買房,不然就租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