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出160萬字,我想分享些什麼?

寫作,離我完成200萬字,還有些距離,但是還是想分享一些,輸出了160萬字,我收穫些什麼。

1、寫作,讓我喜歡上了閱讀

在之前的文章裏,我多次提到了閱讀帶給我的困擾,幾乎沒能看完過一本書。

拿起書要麼犯困,要麼思路飄到了十萬八千里,要麼找來一本繪本快速略過,讀書簡直是受罪。

這一直是我真實生活的寫照。

你有沒有在某一刻抱怨過生活,想改變,又不想喫苦,想賺錢,又撞不到財運,想認輸,又不甘心。

我有過,有過很多次,對於性格內向,敏感的我來說,寫作似乎是一種情緒稀釋最好的方式,也是在未來工作上最有幫助的一種能力。

於是,我開始寫作,連續日更了七八天,可以記得流水賬記的差不多了,想發泄的情緒也卸下來了,對着空白的空檔,呆立半個小時,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跟我一起寫作的人,告訴我,將你的敏感轉化爲洞察力,幫你積累寫作素材。去讀書,讀更多的書,積累知識儲備,才能輕鬆輸出

我逼着自己讀書,就像逼着自己寫作一樣,打開閱讀的方式之後,寫作的內容也開始變的自由。

現在動筆之前,還是會出現不知道寫什麼,通常我會閱讀書籍,瀏覽新聞,刷刷公衆號,想寫的內容很快有了輪廓。

而這些要歸功於堅持閱讀,讓我迅速有了撲捉素材的能力。

2、寫作,是內向者的職場利器

大多內向的人,不善言辭。在職場裏,容易成爲被忽視的職場透明人。

倘若能夠擁有很好的寫作能力,依然能夠在職場獨樹一幟。

就拿我來說,在公司裏很少表達自己的想法,長期堅持寫作,讓我想要表達的內容變的有條理,有邏輯,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以至於在公司的演講中,讓人眼前一亮,也一下子讓領導,同事關注到我。

內向的人,不太善於表達自己,臨時應變也會顯得遲鈍,但並不代表沒有想法。

將自己想說的內容一點點敲下來,邏輯不通的改邏輯,句子不暢的改句子,詞語用的不準確改詞語,想法不新穎的學着去借鑑。

一直寫,堅持寫,反思着寫,往死裏寫,時間久了,總能看到回報的。

我開始寫作後,周邊也多是寫作的夥伴。有的人曾經工作上默默無聞,因爲優秀的寫作能力,爲公司領導寫演講稿,爲公司運營公衆號,開始變的出色,獲得晉升提拔。

還有一個小夥伴,在考編時,因爲出色的文筆被錄用,他們同一批入職的員工要麼是重點大學,要麼是研究生,只有她是年齡最小,也是一個不太好的二本學校。

收到offer那天,她激動的熱淚盈眶,她說這都源於她對寫作的堅持,讓她擁有了心意的工作。

3、寫作,讓我學會自我交流。

我的感受很重要,我很重要,對於這樣的認識,是寫作了一段時間,我懂得了自我內心的一種探索。

曾經我是討好型人格,在很多事情上,學會忍耐,退讓。

因爲出生在多子女家庭,與父母的相處,我發現自己也養成了討好型的性格。

工作之後,因爲不想得罪同事,屬於自己的權益從來不敢爭取。

就連一次跟面試者邀約面試時,都讓同事聽起來我在祈求別人。

放低姿態,過度考慮別人的感受,忽略內在需求,這一度令我十分的痛苦。

我將曾經痛苦的經歷,輸出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寫進了一部又一部小說,有幾次難過的幾乎寫不下去,呆在電腦前,兩手顫抖。

寫作,我讓我機會將事情鋪開,將經歷化成文字,在一個又一個故事裏,痛苦,崩潰,絕望,幾次撕裂,幾次重生,我獲得瞭解脫。

曾經在生活裏有多壓抑,如今就有多叛逆,曾經有多卑微,如今就有多抗拒,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我還在修煉,在與自我對話。

但我不在自我否定,自我質疑,也不在自我攻擊,我開始越來越喜歡自己。

曾經眼睛裏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缺點,如今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自我管理能力強,驅動力強,目標感強,那些優點在閃閃發光。

4、寫作,讓我考慮利他的重要性

160萬字,至少要有100萬字是自嗨的文章,大多在探討生活裏的雞毛蒜皮,一地雞毛的瑣碎。

可是寫作,不能只寫給自己看。

只有寫給別人看,你的文章纔有價值,這就是利他性。

餘華說,苦難不值得追求,磨練意志是因爲苦難無法躲開。

也就是苦難本身沒有價值,當不得不經歷苦難,所獲取的經驗,磨練出來的堅強,纔是有價值的。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有限的,而我們只有從別人那裏多借鑑經驗,讓自己少走一些彎路,才能騰出手來做更多的事情。

對於讀者一樣,沒有人關注你的家長裏短,倘若能在你的家長裏短裏,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再獲取一些可以處理事情的辦法,想必沒有人願意錯過這樣的文章。

現在無論是寫作,還是任何一家平臺,比如小紅書,比如視頻號,都是要有利他的信息,讓我們願意點進去,獵取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

再這樣的時代,成爲一個消費者,觀賞者,娛樂者是很容易的事,但是要成爲一個創造者卻很難。

因爲創造者,是要創造新的東西,產生價值,從別人口袋裏掏錢,難卻又價值。

而寫作,又何嘗不是一個創造者的一種呢,如果你覺得生產內容很困難,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爲你在走上坡路。

寫作的路還很長,每一個寫作的過程中,如同每一個年齡段,感悟不同,收穫不同,但有一個目標是相同的,那就是期待遇到更好的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