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我纔開始閱讀

我算是開竅晚的,30歲,當了媽媽才意識到生活要做出一些改變。

我選擇了從寫作開始,堅持日更。

沒有寫作經驗,沒有素材,沒有方向,不知道如何下筆,我知道是積累不夠。

於是我開始閱讀,輸入倒逼輸出。

畢業多年,脫離工作兩年,已經很難找到那顆閱讀的狀態和心情。

我嘗試着買了許多經典名著,經常看了幾頁,又被丟在一邊,沉封起來。

好長一段時間,我完全沒有辦法閱讀完成一本書,有時候經常往圖書館裏跑,但我知道多是喜歡裏面的氛圍和調性,而非閱讀本身。

我的形式主義,大於實際內心的真實需求。

不閱讀,我的內在匱乏,沒有辦法支持我更好的寫作,結合自身的經驗做幾點分享:

1、找到閱讀的驅動力

有很多人閱讀兩頁紙,就犯困。大家都知道閱讀是件好事,但始終沒有找到做這件事的動力,自然也容易放棄。

當初我選擇閱讀的目的很明確,閱讀可以促進寫作,寫作的本質就是要有思想,而閱讀是獲取思想最低成本,最直接簡單的方式。

2、先看能夠閱讀下去的書籍

在閱讀的路上,我扔掉過許多書,也撕碎過許多書。

直到看到一個青年作家的文字,對我產生了莫大的吸引力,隨後我開始閱讀這個作家其他的書籍,再隨後閱讀與之相類似的書籍。

在這個過程中,我養成了沉浸式的閱讀習慣,狀態變的平靜,當我開始鏈接其他類的書籍,發現也很容易進入狀態。

如果你沒有養成閱讀習慣,去找,去看,去扒拉適合自己的書,只要能夠看進去,這一點纔是最重要的。

3、輸出讀書筆記,促進閱讀進度

寫讀書筆記,一方面梳理閱讀的內容,另一方面可以促進閱讀的樂趣。

曾經我非常的注重閱讀數量,數量的積累,便會獲得很大的成就感。

但回頭想一想裏面的內容,幾乎沒有什麼印象。

當我開始寫閱讀筆記,開始在小紅書分享時,閱讀時非常認真,而且會帶着思考,這本書的重點,價值,還有對於哪一部分羣體有幫忙有吸引力。

帶着想法,要求去閱讀,便會促進閱讀的進度。

4、閱讀中與萬物和解,解救自己

當閱讀的書越來越多,就越能發現閱讀的好處。

我看不少的心理學書籍,將曾經破碎的自己又粘合起來,內心升起了很強的力量。

當你眼睜睜的看着自己一點點變好,將曾經那個敏感,脆弱的自己,解救出來,你會發自內心的感謝文字,感謝知識。

5、與智者交談,如同一場巨大的視覺盛宴

如果想要尋求答案,找身邊的朋友,同事,長輩請教,難免就要看着別人的臉色。

可是閱讀不一樣,你和任何一本書中的智者聊天,他們都會坦誠不公,溫和的幫你解決問題,甚至可以給你不同的視角,讓你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他們不僅幫你找到答案,還順便讓你看到自身不足,去反省,去沉思,去改善,像個老朋友一樣,幫你指出缺點,又給了一個巨大的抱抱,令人溫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