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貧窮不諂媚爲什麼不如貧窮快樂?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這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然貧窮卻樂於道,雖然富裕而又好禮的人。”子貢說:“《詩經》上說,‘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石一樣下功夫’,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孔子說:“子貢呀,現在我可以同你談論《詩經》了。從學過的知識裏你能知道將來要學的知識,並有所發揮。”

【思】子貢以前窮,後來做生意發達了。所以子貢關於貧富的討論,很有發言權。貧窮時不對富有的人諂媚,保持自我,這已經不錯了。爲什麼要想着不諂媚呢?是因爲自己心裏想着自己窮,但仍然要有骨氣。這已經超過了大部分人,但不如忘卻貧窮,依然可以開心的人。

這有點像你對老闆說,老闆,我都按照您的要求,把工作做完了。老闆說,好。

很多人就是拿多少錢,幹多少活,這樣,別人也無可指責。但也失去了讓自己變的更好的機會。或者說別人給你很多的薪資,你是否可以創造更大的價值,是否可以讓現有的能力匹配更高的薪資。

有些人是爲了工作而工作,該做的都做了,不該做的一點不碰。稱之爲“應付”。老闆看了覺得“還可以”,但也止步於此了。

有的人同樣做着相同的工作,卻非常開心,覺得提升了自己、學到了知識、幫到了他人、創造了價值、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有的人爲了體驗生活、有的作爲過渡期,有的作爲跳板的工作。

一個記者問三個泥瓦匠,工作爲了什麼?

第一個回答:爲了砌一堵牆;

第二個回答:爲了建設一個城市;

第三個回答:爲了建造美好的未來。

工作時的心態不一樣,時間久了,人生軌跡也終將大相徑庭。

做需要“切磋琢磨”的工作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你想把一件玉器雕刻好,不論你是富有還是貧窮,都需要切磋琢磨才能做好。

做好一件事情的關鍵不在於你是貧窮還是富有,而在於你對這件事的用心程度。

成就一件事不要把你是貧窮還是富有放在心上,在你心中第一位的是對要做的事的切磋琢磨。

找可以“切磋琢磨”的工作。

有些工作,就是喫青春飯的,簡單、重複,只需要花些力氣,不需要思考就可以賺到錢。

優點顯而易見,賺錢快。

缺點同樣顯而易見,你可以幹,別人一樣可以,所以這樣的活除了一些一般人不願意乾的,大部分薪資都不高。幹了多年以後,不想幹了,發現什麼技能都沒有。

這樣的事情一分析,很多人都不想做,現實中這樣的工作又是最多的。

因爲這樣的工作需求最大,在什麼技能都沒有的小白時,做些這樣的工作作爲過渡期,無可厚非。

很多人只看眼前不看未來,想做個需要“切磋琢磨”的活,發現一開始的薪資太低了,不如現在的,就不做了。

有些人圖安穩,覺得現在就挺好,就是懶得動,不到事情發生的那一步絕不主動行動。

有些人覺得那些工作確實好,但是需要動腦子,自己最怕動腦子,自己不是幹那塊的料。

我們大部分的工作都還沒到拼智力的階段,大部分的工作不過是稍微動點腦子+執行力的問題,覺得不行,更多的是沒有信心罷了。

鋼琴家傅聰的一段話,他說,“我平時練琴就像是洗衣服,無非就是哪裏髒了洗哪裏,每個角落不放過,慢慢搓、慢慢洗才能把衣服洗得乾淨。練琴,就是慢慢練,分手,分段,分句,挑難點,才能把曲子彈對,彈好聽。”

很多看起來難以企及的工作,也僅僅是看起來,真正做這事的人,也不過就是像洗衣服一樣,在每個地方苦心經營,在常人不注意的細節裏反覆摳,乾的全是具體的苦活兒,關鍵是人家幹久了就是偉大的鋼琴家,你幹久了,就幹不動了!

“告諸往而知來者”,通過“切磋琢磨”,自己練就了本領,還可以舉一反三,遷移到其他領域。賜即端木賜,字子貢,位列孔門“十哲”之一,是孔子都喜歡的學生。

貧而樂,富而好禮+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好心態+做正確的事,把事情做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