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之谈情绪———007@225


题序:又到作业时间了,找一篇旧文,读一遍,还凑合,就这样发了。

【一】

当看到微信里,不出局跳出作业提醒时,因为作业迟迟还没一个开头,不知如何下笔,我有点焦虑情绪。下午开完会,陪着同事们晚上加班进行业务测试,抽空,出门透气,坐在大门口的台阶上,望着马路对面广场上跳动的大妈,听着阿弥陀佛的音乐节奏,这时,被现实狙击停顿的大脑终于能冒出点思路,动手记录下来。

【二】

7月11日把007的14日作业一交,就在考虑21日作业要写啥,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写“谈情绪”,因为情绪这东西说起来很抽象,但实际上又很具体,每天的一言一行都会触发它的到来,甚至你就是一天都躺在床上,它也是一直在不断变化着。很早,听了伯凡日知录中说到,人有七种情绪:喜、怒、忧、思、悲、恐、惊。它们轮流坐庄,如同欧盟轮值主席,每年一轮。但情绪轮流的时间却难以琢磨,坐庄的时间长短也无法确定,每段时间一种情绪主导着自我,当时想想,好像是那么一回事,因为很多时候,自己明明没啥事情发生,可就是很奇怪,情绪低落的让自己都非常纳闷,如果按古语来说,就是遇到鬼了,可我不是很相信,我觉得应该是什么内在的原因吧!非常巧合,当我关注到“情绪”这一题目时,就集中陆续听到了关于情绪的书,同时又频繁遇到让情绪大幅波动的现实例子。

【三】

听到的书。这段“得到”里听到了有关情绪的两本书,一本是《情绪是什么》,它用神经学角度来研究情绪。作者叫乔瓦尼·弗契多,是一位意大利籍的神经科学家。在这本书中探讨了7种感受,分别是愤怒、内疚、焦虑、悲伤、共情、快乐和爱。每章以一个作者亲身经历的情感小故事为引子,介绍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对这种情绪的研究进展,并进一步检讨了科学方法的不足与争议。另一本是《论灵魂的激情》,它把情绪和感受归为激情,激情之上是灵魂,用哲学的视角进行阐述。作者叫笛卡尔,法国哲学家,他用“我思故我在”的精彩论证为现代哲学重新奠基。这本书是笛卡尔生前写作的最后一本著作,其中凝聚了他对于幸福问题的全部思考。这本著作详细分析了激情产生的根源,论述了各种各样的激情如何决定了人的幸福与不幸。

【四】

遇到的事。 近期亲身感知情绪极大波动的事件:第一个是无意看到一篇前007人污蔑007文章,说007是传销组织,让我愤怒不已,留言反击时,写了很多,结果写着写着愤怒情绪慢慢平静下来,就删除了,原因是冷静下来想到,作者既然是007人,坚持了一年,也是名思考写作者,观点不同是正常的,至于他歪曲一些事实,形成自己的观点,无可厚非,007如果都没争议也就不是007了。作为自己最好的回击方法就是无视地关注着,也是对自我情绪的修炼;第二个是自以为很容易的报告被返工并不断频繁改动,让我烦恼不已,每个人的角度不同意见不同共识不同修改的结果不同,跑来跑去,改来改去,最后领导一锤定音,完成了。事后想想,其实就是自己怕麻烦,实际报告通过不断修改,确实完整多了,我是在自寻烦恼。类似引发愤怒和抱怨的情绪还有,同事间工作处理方式误解导致的愤怒情绪;不同部门间工作协调不同步引发的抱怨情绪;股市和币市的熊气引发郁闷情绪等等。这些情绪的到来,让我想到作业时,脑子好像卡壳了,没头绪。

【五】

综合这段时间听到的和亲历到的,体会到一丝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性,头脑中想是一个回事,写下来又是一回事,现实遇到更是另一回事。好比想时能得100分,写下来只能得50分,最后现实用起来最多剩下10分甚至得0分。三者脱离的结果也提醒自己,应当及时沉下心来,三者同步,共同前进,偏废任何一面都是一种残缺。

【六】

放到情绪这方面来说,就是要直面情绪,接纳情绪,尽量避免产生过激的负面情绪。直面情绪就应该认知情绪,通常我们会把情绪和感受混为一谈,觉得这两个概念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情绪和感受是不一样的。简单来说,情绪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测量出来的,感受只能用语言来描述。你可以把感受理解为是情绪的外在表现。如果把情绪比作我们人体的底层操作系统,把理性比作运行在这个系统上的软件,不管软件多么先进,如果底层操作系统崩溃了,任何软件都无法运行。接纳情绪就是做到宽宏,宽宏不但是一种待人接物的胸怀,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尊重。一个宽宏的人认识并把握到了自己的自由,所以才能胸怀宽广,不会被他人的评价、自身的激情所影响,从而能进退自如。一个认识到这种宝贵品质和价值的人,也就会生发出对自己的尊重。只有如此,面对负面情绪到来时,不容易出现过激的反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