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凹紀事(小說)風煙記(22)擔着柴火下山崗

      抗日民主政府在大力恢復農業生產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工商業的恢復和發展。由於支援前線和老百姓日常生產生活的急需,首先是恢復了鐵器鑄造業。

  爐匠村早就有鋼鐵冶煉,老人們都說這裏的鐵器鑄造從漢朝就開始了,村莊周圍堆積起的幾座爐渣山,可以說就是有力的證據。

  冶煉廠就要開張了,急需要引火的柴火,獨耳叔叔跑了幾個村子,動員兒童團的孩子們上山刨挖灌木根莖支援冶煉廠生產。

  我們水泉凹村的孩子們首先出來相應,三三兩兩結伴成隊都跑到山上刨挖去了。我也跟着堂姐小微上了山,我倆翻溝越嶺刨挖了幾天,刨挖回來的柴火足足曬滿了半個院子。

  往冶煉廠送柴火的那天母親早早就起牀了,我醒來以後早飯就已經做好了。母親把悶好的小米撈飯又用小蔥、雞蛋和花生油炒了一下,本來小米撈飯就已經香味撲鼻了,再經過這麼又一精加工,在我的觀念裏早已超過了山珍海味。

  我們上路了,開始我擔着柴火走在最前面,慢慢地我就落在了後面,又過了一陣子我就七搖八晃了,東搖西晃再也堅持不住了只得停了下來,口裏不停地揣着粗氣。

  正當我不知所措的時候,堂姐小微返了回來,她用埋怨口氣數落着我:“走的時候讓你少擔點,你偏偏逞能看不行了吧。”姐姐說是說做是做,一把接過我的擔子一溜煙就走了,我只好屁顛屁顛跟在後面。

  走到蛤蟆口以後路全是下坡了,姐姐說:“你要做好思想準備啊,上坡容易下坡難,還要走十里”。我心想,都爬過山頂了,還怕下坡嗎?誰知沒過多久,我又晃動起來了,兩條腿先是發軟發酸,緊接着就又東倒西歪了,不得已了我就又停了下來,姐姐看我又停下來了,就又返了回來幫我趕上。我們就這樣一停一幫,終於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來到了冶煉廠門口。

  這裏車水馬龍,有來送原材料的,有來取廠裏出的新產品的,熙熙攘攘人羣弄得我得暈頭轉向。不知怎的就這個時候正好遇上獨耳叔叔,他正在廠門口指揮交通,看見水泉凹的兩個孩子來了就主動上來打招呼,當發現我擔着擔子很喫力時,順手就把我的擔子接了過去,並帶着我們一起走進了廠門,還很快找人幫我們過了秤,還按照姐姐五十斤我三十斤的重量付了晉冀魯豫邊區幣。我高興得都想跳起來。

  廠子是剛剛恢復,我看到裏面有十個冶煉方爐,並排在一起,外面是用石頭裏面用耐火材料砌成的,方爐後面安裝是一排雙人拉的大風箱,方爐裏排列着的是一排排甘鍋,甘鍋之間和下面填的都是無煙碳和柴火,鐵礦石和配料是放在甘鍋裏的,爐火一點風箱一拉,等過了一定時辰鐵水就嘩嘩流出來了。

  我們來時正趕上了出爐,鐵水奔流火光沖天的場景讓人激動不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