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吼不叫”从知道到做到

市面上那些有“不吼不叫”字眼的书籍都卖的很好,可见大家都意识到了妈妈情绪失控对于亲子关系毫无益处。但怎么才能从知道,到做到,看完那些畅销书以后,你做到了吗?

要做到“不吼不叫”,做妈妈的要学会控制情绪,能跟孩子深度互动,并且有正确聆听和表达的能力,才能就问题达成共识。

首先我们要记住爱是教育的基础。

其次我们要知道期待不会一次性达成,要促进孩子成长和发展需要我们能吸取错误的经验,才能最终纠正孩子不当行为。催促有用吗?但如果仅仅是重复催促,起到的效果非常有限,最大的可能性是会让自己变得火大,大吼大叫,或者吓唬孩子。大吼大叫的后果就是不断争吵升级,吓唬孩子的后果是,会让孩子不能正确评估事件后果影响,或者导致家长并没有实施后果。

如果我们担心自己情绪点燃,就需要在跟孩子沟通前就要做好准备和心理建设,没有达成预期就不会火冒三丈。前提是永远不要指望孩子对每一个要求都执行。

如果自己情绪爆发了,要想想:我应该去做什么?立马离开孩子视线,告知他:妈妈或者爸爸很生气,然后离开。

成人的自律都不那么牢不可破,更何况是孩子?做父母的,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行为结果,而不能过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因为一旦关注孩子的负面情绪,父母就会容易生气。虽然孩子表示出了强烈的不愿意,但是仍旧去做了,我们依旧应该赞赏。

因为行为比言语更加重要。一个忘记去完成任务,但经过父母提醒去做了,就应该得到肯定。

一、要做到“不吼不叫”,需要刻意练习的以下几个步骤:

1.找出自己容易亲子冲突的时间段。找到跟孩子共处的时间段,并且标出自己经常发脾气的时段。

2.手机上设置闹钟:在那个时段设置多个闹钟:“平静表达”+“耐心沟通”

3.当看到闹钟,要默念这八个大字“平静表达”和“耐心沟通”,做到平静对提出要求。

4.通过睡前检视,反思今天情绪控制情况。想想在那个当下自己是如何做,并且嘉许自己进步,提出明天如何改进的方案。

二、锻炼自己的耐心倾听的能力

每一周跟孩子一起设置一次全身心互动的时间,让自己和孩子都能体会到全力以赴一起做事的感觉。

1.预留出一个晚上,排除干扰,把时间交给孩子

2.跟孩子沟通,今天晚上我完全属于你:你想妈妈陪伴你做什么?练习满满当当跟孩子在一起的感觉,不要急于解决问题。

如果父母控制不好情绪,就跟孩子合作无法进行。让我们不仅仅知道,而且要做到,通过可以练习锻炼自己的能力。在行动中有所体会之后,增强持续练习信心。

大家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