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迂爲直,後發先至——《華杉講透孫子兵法》心得(七)

這兩天我跟進兩年的一個創新項目被人截胡,心裏很不是滋味。

事情是這樣的,這個項目是我們部門(A)和科技部(B)共同開發,我部提供思路、測試、運用,科技部負責寫程序實現。

現在項目一期接近尾聲,我們卻得到一個突然的消息,另一個總部直屬部門(C)看中這個項目,直接和總部研發中心(D)合作開發。

也就是AB開發的成果,將被CD聯合體報給總部形成項目,我這個原本的項目經手人出局了。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衆,交和而舍,莫難於軍爭。

啥意思?孫子說:打仗用兵,主將接受國君命令,從動員民衆、組織軍隊到與敵對陣,在這過程中最難的就是奪取先機制敵。

AB的主將接受上方意志,動員開啓項目,最終在軍爭之時落於下風。

軍爭之難者,以迂爲直,以患爲利。

奪取先機之所以困難,是因爲要把看起來迂迴的“彎路”,變爲實際上更容易抵達的“直路”,是要把劣勢變成優勢。

CD則是以迂爲直,他們直接在AB成果的基礎上,開啓向總部爭取資源的模式,後發先至、彎道超車。

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所以擅長打仗的人會故意迂迴繞道,並用小的利益引誘敵人,這樣即使比敵人後出發也能先到達,這是因爲他懂得了以迂爲直的道理。

爲什麼AB的項目會被CD奪走呢?

一是A不重視先機制敵。A部的決策者們忙於日常事務、績效考覈,並沒有把項目納入緊急重要的範疇,結果一拖再拖,失去了向總部爭取資源的最佳時機。據說下週一會向總部彙報,但毫無疑問屬於臨渴掘井之舉。

二是C後發先至。C部的人在瞭解A部項目後,一直暗中關注項目進展,當發現A部並未積極爭取總部立項,而自己有機會和D部合作取得成功時,C部果斷把握機會出手。C在總部更廣泛的人脈以及D相較於B更強大的研發能力,使二者實現了強強聯合。

事已至此,對於我來說有什麼啓發呢?

第一接受現實。我可能是A部門爲這個項目付出最多心血的人,但這不代表着我有資格在項目中獲得利益。原因很簡單,傳統職場的利益分配向來是從上往下,所以犧牲掉我的利益實屬正常,這叫規矩。

華杉在解讀《資治通鑑》時多次提到一個觀點很值得大家反覆咀嚼,那就是:

少想自己“要什麼”,多想自己“憑什麼”;少想別人該給我什麼,多想我能爲別人帶來什麼。還是那兩句老話:沒有什麼是理所應當,一切都是來之不易;沒有什麼是一勞永逸,一切都需要不斷獲取。

第二理解軍爭。龜兔賽跑烏龜能贏,那是因爲烏龜目標專注,堅持不懈;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能屢次擊敗機械化美軍,那是因爲晝伏夜出,利用山間地形躲避飛機轟炸,不懼艱苦用雙腿跑出作戰的高效率。

“以迂爲直,後發先至”之所以能成功,那是因爲面對強大的敵人,我們可以選擇避免正面對抗、保存自己,並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繞過去實現戰略目標。

比如美國卡中國芯片脖子,我們不是用經貿制裁手段來互相傷害,而是進一步擴大開放,選擇利用國內完善的產業鏈、強大的工業生產力、國家扶持下的深度技術研發能力,來逐步實現芯片國產化。可以想見,在數年後,原先幾千億美元的芯片進口成本將變成國內芯片企業的滾滾紅利。

第三,人的成長是個無限遊戲。不要糾結於痛失項目覺得浪費兩年,錯啦,人的成長無止境,外界給你的刺激,你覺得被傷害於是放棄,那是脆弱;你覺得有點刺激也不錯,還可以學到新東西,那是反脆弱。

比如這件事,至少再次證明要成事就不要拖,你可以繼續努力,可以加入ABCD聯合體,這個超級團隊的資源將極大豐富,更容易獲得總部支持,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亮劍》裏李雲龍打平安縣城一戰,一個點牽動了晉西北,挑動了整個華北戰區,最終實現全國戰略的一次重大勝利。

現在AB合作雖然失敗,但以迂爲直的ABCD聯合體卻建立了更大的平臺,這有可能調動全國的資源,加速推進項目進程。

一滴水流進小溪、奔流到海,終將成爲汪洋的一部分;一個戰士,即使在鐵血鋼流中被湮滅,也將因曾經發起、參與這場戰役而成爲豐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