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難以預測的世界

——評《混沌:技術、複雜性和互聯網的未來》

作者看到了世界的發展趨勢——越來越難預測,一方面是因爲世界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另一方面是很多超越人類認知的事物的出現(例如深度學習),然後爲讀者指明瞭適應這種變化的方法。

本書開篇就提到了已經被廣泛應用的A/B測試——爲同一個網頁準備A和B兩個版本,根據訪問效果對比來選擇哪一個。至於爲什麼其中一個比另一個好不必關心,也無法關心。因爲太多因素互相影響,共同導致了A和B的不同,背後沒有規律、不可重複。例如奧巴馬網站上的黑白照片比彩色照片的點擊量大,但是其他人套用這個方法可能適得其反。我們或許永遠找不到理論來預測,但是我們不需要知道原理,只需要學會如何運用。

對應到決策上,也就是我們不需要非常精確地預測未來,只需要掌握演化的基本規律,合理地控制,使得可能性發揮出來。如果我們儘可能精確地去預測未來,再根據預測結果來決策,那麼我們的預測和決策很可能都是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是,控制好預測的程度,不追求過於精確,在發展過程中“見招拆招”,創造出更多可能性,套用喬布斯的話——“宇宙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模糊比清晰更好,因爲“相較於清晰,模糊賦予了員工更大的想象空間”,“模糊可以激發創造力”,“激發每個人的獨特之處”。

世界一直是不可預測。隨着技術的發展,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不可預測嗎?是的,因爲技術使得“互通性”提升,世界這個網絡的連接更加緊密,一個細小的變化影響的範圍和速度都大幅提升,從而更加難以預測。人類對確定性的追求無可厚非,但是既然世界事實上變得更加混沌,那麼我們也要調整自己。

作者:劉逸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