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之四十四一一戲說

          閒聊之四十四一一戲說

    這日,乾隆對劉墉說:“朕今年34歲,屬馬,劉愛卿,你呢?”劉墉說:“臣也34歲,屬驢。”乾隆聽後覺得奇怪:“既然咱倆同歲,爲何朕屬馬,你屬驢?”而劉墉的一番話卻說得乾隆哈哈大笑。

      在老百姓的心裏,劉墉一直是以機智、幽默的形象出現的。他經常能通過自己的才學和應變化解危機。

      秋日,乾隆皇帝帶着和珅、劉墉來到香山遊玩。

      不一會兒,劉墉就因爲體力不支,被兩人遠遠的甩在身後。和珅一見喜上眉梢,他心想:平日裏總是你劉墉的風頭蓋過我,今日爬山,我終於贏了你一回。

      乾隆與和珅登上山頂。等了半天,劉墉才氣喘吁吁的跟了上來。

      此時的他滿頭大汗,累的腰都直不起來了,本來就微駝的後背,顯得更加彎曲了。

      乾隆一看哈哈大笑,指着劉墉說道:“你可真是個劉羅鍋!”

        和珅一聽,也跟着笑了起來。

        可劉墉聽完後,卻“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說道:“謝主隆恩!”

    乾隆不明所以地說:“你謝什麼恩?”

    劉墉說:“皇上,您剛纔不是封我爲劉羅鍋嗎?按咱們大清律,皇上加封,一個字就是1萬兩白銀,打今兒起,我每年可以多領3萬兩的銀子的俸祿。”

  和珅急忙替乾隆辯解:“剛纔皇上只是隨口一說,並不是真的封賞你。”

  劉墉卻不緊不慢地說:“正所謂君無戲言。”

  此話一出,乾隆皇帝也沒詞了。

    和珅氣不過,趁劉墉忙着擦汗,他對乾隆說:“皇上,咱們不能這麼便宜他,得想個辦法把這皇封給撤了。”

乾隆心裏也是老大的不痛快,自己隨口一說,好傢伙,每年就要多掏3萬兩銀子,擱誰心裏也不會舒服。

和珅的話,也正合他意。於是乾隆朝和珅使了個眼色,和珅心領神會,他對劉墉說:“劉大人,剛纔皇上登山的時候,我說皇上,這是步步高昇,一步更比一步高。

現在咱們要下山了,這回該你說了,說不出來,剛纔的皇封可就不算數了。”

乾隆一聽,也是頻頻點頭。

劉墉連想都沒想,說道:“皇上,您這是後背(輩)倒比前背(輩)高,一輩更比一輩強。”

乾隆、和珅一聽,臉上的笑意瞬間凝固,自顧自的下山去了。

回到宮裏,乾隆越想越氣,正巧這日和珅又獻上一計。他說:“皇上,咱不如給劉墉出道題,他要是答不上來,就把那羅鍋封號給他撤了。”

乾隆當即點頭,馬上傳旨將劉墉召進宮中,對他說:“劉墉,朕給你出道題,如果你答不上來,那羅鍋封號就得撤了。”

劉墉回答說:“請皇上出題。”

這時和珅走過來,說道:“劉大人,皇上的題目就是用十個一,做一首詩。”

劉墉思量片刻,便說道:“

一笠一蓑一孤舟,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主一客一席話,一輪明月一江秋。”

乾隆聽完後,不自覺的拍手說道:“妙,妙妙!”

不得不說,劉墉的才學和機變真的是無可挑剔。

沒有得逞的和珅心有不甘,他在乾隆耳邊嘀咕了幾句。

緊接着乾隆對劉墉說:“劉愛卿,朕記得你今年也有34歲了吧?”

劉墉一聽趕忙回答說:“回稟皇上,臣確實34歲了。”

皇帝自顧自的說:“你和朕同庚,肯定也屬馬。對了,劉愛卿,你會騎馬嗎?”

劉墉剛想說“會騎”,卻發現和珅在一旁緊握拳頭,眼睛盯着自己,好像就在等着自己的回答一樣。

劉墉心思急轉,這才發現其中的端倪。心想:如果自己說會騎馬,那不等於是在騎皇上嗎?好險,好險!

然後他眼珠一轉,說道:“皇上,臣上朝從來不騎馬,只坐轎。再有臣也不屬馬,屬驢。”

乾隆被氣笑了,說道:“既然同歲,爲何朕屬馬,你屬驢?”

劉墉說:“皇上,您身材勻稱,英明神武,一看就是千里馬;而微臣相貌普通,還是個羅鍋,根本不是馬,頂多算頭驢。”

此話一出,惹得乾隆開懷大笑,然後說道:“這羅鍋,就算是朕封賞的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