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曲声声歌故园

1/

"金灿灿的丝哟, 银灿灿的网,我爱你中国的丝网之乡。"作为一个网乡人,一个丝网行业打拼了多年的经营者,每当听到这首歌,感觉格外亲切。而当我知道,词作者是我们家乡的文联主席王彦博先生时,不由心生感慨。

多年前,我在一家工厂做会计,常常会在报纸上看一些有关家乡的通讯报道和其它方面的消息,因为喜欢文字的缘故,自然也会关注文章的作者。久而久之,一个常常在报纸上看到的名字渐渐熟悉了起来,而这位多产、文笔好,文章常能上得大报的作者也让我自此记在了心里。

国家级大报时常有文,地市报纸更是屡见不鲜,即便做丝网时忙忙碌碌,还会从不同的平台留意先生的文章,记得在丝网商会的信息报上,常有先生的文章刊载,我是从不间断,每篇必读。

随着信息的发达,网络的便捷,越来越多地看到了先生的文章,尤其加入县作协以来,随着接触的增多,了解的深入,知道了《岁月风华》《岁月当歌》《故园如歌》三本散文集的出版面世,知道了《孙犁百年诞辰纪念集》《博陵古韵》《时代新歌》等多卷本的结集成册,知道了诗词创作、书法作品的精彩纷呈。这些充分显示出了先生的多才多艺和出类拔萃。对很早就曾羡慕其文笔出众,才华横溢的先生,愈发有了敬佩和敬重。

中国散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书法艺术研究会、河北省作家、戏剧家、评论家协会等众多国家和省级会员资格,亦说明了先生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成就和高度。

2/

一则喜欢的歌曲《我爱中国的丝网之乡》经专家评审,入围由全国总工会组织评选的"喜迎党的二十大一一唱响新时代"歌曲征集活动100首,而且是衡水市唯一的一首,让为先生高兴的同时,又有一丝惊羡沁入脑海。

情深意切、感人至深,浑然天成、大气磅礴。笔走龙蛇、行云流水。先生在散文、诗词、书法上的优秀和成就印象深刻,但对先生在作词谱曲方面的热爱和坚持则知之甚少。

或许是我的孤陋寡闻,其实先生早在1985年就曾在《衡水日报》发表过自己作曲的《光荣属于你一一辛勤的园丁》,以热情欢快的曲风,表达了人们对教师对教师的景仰敬佩之情,也得到了先生当时所在的衡水教育学院和社会各界的赞扬。

阅读先生的文字,不难发现,小小少年时,便显露出他在表演、器乐、音乐,尤其是曲谱识唱、写记等多方面的敏感和天赋。十一岁考入县文艺宣传队,为父亲作词哼唱的京剧选段记成简谱。为舞台剧的唱词配曲和调,用一天的时间,为评剧小演唱《阶级兄弟亲更亲》撰词作曲。人生的每个阶段,无不显示出先生对音乐的喜爱。

多年以来,先生从未间断过对歌曲的喜爱,或作词、或作曲、抑或词曲兼为,创作了一大批人们喜爱的歌曲。其中,《我爱中国丝网之乡》《感恩》《安平中学校歌》《圣姑情》《网乡美》《常常想起你》《相约你和我》《方向》《安平多娇》《向幸福出发》《婆媳夸》等歌曲、戏曲作品深受好评,有些被制作成MTv在全国各地广为传颂经久不衰。

"金灿灿的丝,银闪闪的网,我爱中国的丝网之乡。风雨五百年,奇葩鲜又亮,网乡的儿女编织好春光。""父母的养育情一辈子说不完,儿女们都应有报恩的心愿。江河流天地转时光匆匆过,孝父母敬长辈是我们的永远。""常常地想起你,我的乡亲孙犁,想起你就难忘记 ,深深的情谊,常常地想起你,文学大师孙犁,想起你就如看到浩瀚的文集。"身边人,身边事,像邻里间唠家常,如朋友间讲故事,在娓娓动听,宛转悠扬的歌声中,让人沉醉其间,流连忘返。

3/

无论散文、诗词、歌曲,先生的作品始终充满着正能量,与时代的发展脉络同频,作为文联主席,他认真履行着一位文学艺术界领头人的神圣职责。以一颗真心,满腔深情,不遗余力地为家乡的宣传和建设摇旗呐喊,擂鼓助威,组织、策划、实施了无以计数的群众文化活动。

脚踏实地,俯首躬耕,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坚持精益求精、勇攀艺术高峰,为时代书写,为人民放歌,持身守正,德艺双馨。无论是创作实践、还是为人做事,都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不愧为文艺工作者学习的楷模。他是家乡文学艺术界的领路人,更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多年服务于政府工作,他对这座城市充满了热爱,对这座城市的人们充满了深情,他用真诚热烈,朴素平凡的撰词,歌颂着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和欣欣向荣,他用积极向上,明媚欢快的曲调,赞美着无数个普普通通的人所创造出的骄人事迹和精神风貌。

先生为人真诚,幽默风趣,让人有一种天然的亲近之感,先生精神抖擞,朝气蓬勃,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家乡的文化建设,先生情系故园,无私奉献,为宣传家乡,建设家乡不辞辛苦,竭尽全力,先生多才多艺,造诣颇高,却低调谦和,甘为人梯,发现并扶持了一大批先进的文学艺术精英和人才。

没有阳春白雪,没有晦涩难懂,无论写人写物,写景写情,他的撰词谱曲通俗易懂,真实真诚,赞的是平凡人的事迹,唱的是普通人的心声,并在这种真实真诚中,让人们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享受,正因为此,他的作品深得人们的喜爱,广为流传。

4/

一次闲谈中,知道先生还会谱曲时,我的脸上挂满了惊讶的表情,是的,当时确实惊讶到了自己。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才华出众已经很优秀了,而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却绝非易事。

想起多年前在央视一档知名栏目中看到过先生的一期访谈,我忽然有些明白,正是代代相传的文脉延续,成就了先生在文学艺术界的多才多艺和出类拔萃。

祖父是清末民初方圆知名的民间艺人,他作词谱曲的“过春节”“元宵节”等多首“家歌”,被当做“家产”一代一代地传承开来。父亲吹拉弹唱样样通,剧本创作也闻名四邑,四哥被推进了“文艺兵”解放军革命熔炉。于先生,由于天资聪慧,悟性极高,更是深得父母喜爱。母亲一个不顾全家人的不满、只允许这个五儿可随时扣听耳机、听歌学戏的决定,便淋漓尽致地诠释了这种爱的炽烈和坚定。

家风的薰陶,文脉的传承,加之天赋之外的刻苦学习,勤奋努力,先生不负厚望,成为了父母期待的样子,成为了家庭家族故乡的骄傲,无论在职时的兢兢业业,还是退休后的尽力而为,他始终如一,不忘初心,让自己的人生熠熠生辉,成为这座城市闪耀着光亮的人。

曾经在一篇文字里说过,"无论是面对面的请教聆听,还是其它形式的学习交流,又或多次拜读先生的文字,我看到了真诚,我看到了热爱、我看到了深情、我看到了眼量和胸襟,我更看到了先生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此刻再次摘录于此,是因为这是我对先生最清晰最真切的感受,正是先生的心之滚烫,爱之炽烈,才之出众,才有了文字的深情,诗词的瑰丽,书法的精练,才有词曲的深情和悠扬,才有了广泛的传唱和赞颂。

越来越多的了解,越来越多的敬佩。从1985年1月25日发表在衡水日报《光荣属于您-辛勤的园丁》,到多年后《我爱中国的丝网之乡》入选全国总工会评选的优秀作品100首,其间的很多次作品,是他用一颗赤子之心写就的一支支心歌,是他用满腔热情唱出的一曲曲心声。那跳动的音符,那灵动的节拍,那一字一句的精雕细琢、那一调一拍的反复哼唱,是他毫不保留地对家乡裸露出的一片深情。

5/

文字写到这里,欣闻先生又谱新曲,是的,《美丽大安平,我为你放歌喉》,滔滔滹沱水,滚滚向东流,那时而得安若明镜 、缓缓流淌 ,如先生撰写的一段段精词妙句,爱意绵绵,情深意长,那时而得碧波荡漾、波光粼粼,如先生谱就的一支支美韵佳音,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曾听先生说过,有作品能够入选全国总工会评选的全国优秀100首,也觉获得了努力后的幸福。正是一种自觉的、真诚的、朴素的、挚热的故园情怀,让他在家乡的宣传、推介工作中不遗余力,并在这种努力中获得一种愉悦和自豪。

一腔衷肠诉深情,一曲心声颂故园,愿先生在歌曲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顺畅,愿先生的艺术生命常青,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老百姓喜欢的歌曲,愿饱含着先生一片深情的歌声在博陵大地余音不绝,响亮悠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