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忙越亂陷入情緒困擾,怎麼辦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手頭上的事情越積越多,完成時間越來越來越近,你越着急完成,卻越沒辦法集中注意力,最後陷入狂躁,什麼都沒完成。

越忙越慌是很多人的通病,就像腦子裏面有着一個隱形的炸彈,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爆炸,但爆炸時卻威力驚人且後果很嚴重。

或是這樣的情況

躺在牀上自責,明明很多事情沒做卻感到昏昏沉沉,既沒有力氣起來做事,又焦慮得無法入睡,只好通過看視頻和玩遊戲轉移注意力,試圖讓自己不再焦慮。

第二天醒來渾身疲憊更加自責。

大腦被內疚和焦慮佔據,情緒低落,身體疲乏,進入了什麼也沒做卻累得要死的惡性循環。

很多人經歷過這樣的日常:每天忙碌卻非常疲憊,瀏覽非常多的資訊,有空就刷朋友圈、微博,生怕錯過什麼消息,然而,回憶起來卻常常不記得看了什麼或做了什麼。

這樣看似什麼都沒做,但實際上大腦一刻也沒有停下來。


有時,虛度光陰會讓人更加疲憊,因爲當你什麼都沒做時,反而會給大腦充分的空間充分運轉。

爲何什麼都沒做卻總感覺自己渾身疲乏、效率低下?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我們“低效高耗”?

怎麼辦

遇到這些情況,我們需要先穩住自己。

讓大腦快速恢復清醒,然後冷靜下來思考對策,以便作出準確的行動。

而要儘量避免這樣的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事情開始的時候,就把它們寫下來,用“分割術”去把需要做的事情切割好。

有些事情,如果一天之內無法完成,那麼安排在未來一個可控的日期裏(比如一週)也沒關係。

把事情進行詳細的分割,設計好具體流程,這樣有些事情,可以交給別人去辦。

即使只有自己一個人做,也會讓你的思維方式發生一些改變。

同時,對細化了的事項進行記錄,我們可以在回頭反思的時候,看到哪些做得好,哪些還不夠完善,那麼在下次再做類似的事情的時候,就不用花費太多時間。

養成這樣的細化方式,我們就能從“無事忙”的徒勞中解放出來。

一天結束後,回顧當天的工作,會發現因爲分解的步驟小,可能就完成了很多項的任務,這樣就不會有辛苦了一天卻看不到任何成果的沮喪感。

我們也會有一些明明十分緊迫,卻騰不出手來做的事情,其實,這也是我們因爲不清楚要做什麼、從哪裏開始以及到底怎樣來做這件事。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通過對相關內容的細化,我們就能大概預測事物發展的軌跡,哪怕有些事情一天不能全部完成,大概也能知道完成度。

比如,一週看一本書,這本書一共240頁,那我們就可以把它細分爲一天看40頁。

這樣我們的自我認同感會大大提升,體會到今天完成了一件大事的收穫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