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忙越乱陷入情绪困扰,怎么办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手头上的事情越积越多,完成时间越来越来越近,你越着急完成,却越没办法集中注意力,最后陷入狂躁,什么都没完成。

越忙越慌是很多人的通病,就像脑子里面有着一个隐形的炸弹,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爆炸,但爆炸时却威力惊人且后果很严重。

或是这样的情况

躺在床上自责,明明很多事情没做却感到昏昏沉沉,既没有力气起来做事,又焦虑得无法入睡,只好通过看视频和玩游戏转移注意力,试图让自己不再焦虑。

第二天醒来浑身疲惫更加自责。

大脑被内疚和焦虑占据,情绪低落,身体疲乏,进入了什么也没做却累得要死的恶性循环。

很多人经历过这样的日常:每天忙碌却非常疲惫,浏览非常多的资讯,有空就刷朋友圈、微博,生怕错过什么消息,然而,回忆起来却常常不记得看了什么或做了什么。

这样看似什么都没做,但实际上大脑一刻也没有停下来。


有时,虚度光阴会让人更加疲惫,因为当你什么都没做时,反而会给大脑充分的空间充分运转。

为何什么都没做却总感觉自己浑身疲乏、效率低下?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我们“低效高耗”?

怎么办

遇到这些情况,我们需要先稳住自己。

让大脑快速恢复清醒,然后冷静下来思考对策,以便作出准确的行动。

而要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事情开始的时候,就把它们写下来,用“分割术”去把需要做的事情切割好。

有些事情,如果一天之内无法完成,那么安排在未来一个可控的日期里(比如一周)也没关系。

把事情进行详细的分割,设计好具体流程,这样有些事情,可以交给别人去办。

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做,也会让你的思维方式发生一些改变。

同时,对细化了的事项进行记录,我们可以在回头反思的时候,看到哪些做得好,哪些还不够完善,那么在下次再做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就不用花费太多时间。

养成这样的细化方式,我们就能从“无事忙”的徒劳中解放出来。

一天结束后,回顾当天的工作,会发现因为分解的步骤小,可能就完成了很多项的任务,这样就不会有辛苦了一天却看不到任何成果的沮丧感。

我们也会有一些明明十分紧迫,却腾不出手来做的事情,其实,这也是我们因为不清楚要做什么、从哪里开始以及到底怎样来做这件事。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通过对相关内容的细化,我们就能大概预测事物发展的轨迹,哪怕有些事情一天不能全部完成,大概也能知道完成度。

比如,一周看一本书,这本书一共240页,那我们就可以把它细分为一天看40页。

这样我们的自我认同感会大大提升,体会到今天完成了一件大事的收获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